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85.0
本课题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实地勘察的第一手资料,努力解决生土建筑在建造,以及设计规划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同时,借助艺术设计学科优势,从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化学、美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厘清生土建筑作为历史发展的脉络及其生态价值。并将其仿造中亚和东亚地区的广阔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论展开新的科学分析,以期得到有广泛指导意义的结论。尽管有些结论未免粗糙,但作为生土建筑的理想形态虚构,形成该学科有特色的科研内容之一,依然是一项基础性的必要工作。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新疆生土建筑历史沿革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
第三节 历史遗存
一、尼雅遗址
二、楼兰古城
三、交河故城
四、高昌古城
第四节 西域族群衍变历史进程
第五节 宗教文化回溯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新疆生土建筑历史沿革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
第三节 历史遗存
一、尼雅遗址
二、楼兰古城
三、交河故城
四、高昌古城
第四节 西域族群衍变历史进程
第五节 宗教文化回溯
第二章 新疆生土建筑构成体系
第一节 民用型生土建筑
第二节 宗教型生土建筑
一、寺庙
二、清真寺
三、墓壕
第三节 防御型生土建筑
一、烽燧
二、屯营
三、城郭
第四节 商务型生土建筑
一、驿站
二、商栈
三、巴扎
第三章 新疆生土民居分布区域
第一节 传统民居分布区域
一、东疆地区
二、北疆地区
三、南疆地区
第二节 传统民居分布类别
一、干旱区生土建筑群落-
二、山地生土建筑群落
三、沙漠、戈壁生土建筑群落
四、草原民居群落
五、绿洲生土建筑群落
第四章 传统生土民居构建模式
第一节 民居建造材料类型
一、原生土建造材料
二、全生土建造材料
三、半生土建造材料
第二节 生土民居建筑构筑方式
一、密径笆子墙
二、泥石混合墙
三、掏挖实体墙
四、夯筑实体墙
五、土坯砌筑墙
第三节 屋顶构成范式
一、穹窿顶
二、拱顶
三、平顶
第四节 生土民居构筑模式
一、减地模式
二、穹窿模式
三、土拱窑式
四、筒拱式
五、柱梁模式
第五章 生土民居空间场景组合
第一节 内部生活空间组合
一、土窑式与筒拱空间
二、平顶式与爬坡式
三、下沉式与旋梯式
第二节 外部生活空间组合
一、米黑曼哈那式与阿以旺式
二、回廊式与高棚架式
三、高台式与过街楼式
第三节 聚落场景空间组合
一、自然围合
二、迁移式围合
三、朝拜地围合
第六章 防护技术与常用工具
第一节 防护技术
一、通风与采光
二、保暖与防寒
三、抗震与防潮
四、防盐碱与防腐
第二节 常用工具
一、坎土曼
二、抬巴子
三、塔哈尔
四、辘轳
五、坯模
六、打夯机
七、铁镞
第七章 生土居室审美意象
第一节 装饰的象征意味
一、装饰语汇
二、装饰方法
三、装饰因素
第二节 审美形态感知意向
一、气、场、体
二、象、结、瓮
第八章 民居生态建筑的再生设计
第一节 再生的意义与可持续性
一、生土建筑的缺陷带来的居住困境
二、抗震
三、地域居住环境的发展前景
四、城镇化开发
五、商业性开发
六、旅游资源开发
七、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
八、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能源体系
第二节 生土民居测绘图示
一、中庭式组合
二、横列式组合
三、十字形廊带组合
四、新的建筑形制语汇
第三节 吐鲁番生土民居生态设计构想
一、还原历史生成为主导
二、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是一个重要轴心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参赛获“铜奖”——作品之一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参赛获“铜奖”——作品之二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参赛获“铜奖”——作品之三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参赛获“铜奖”——作品之四
“为中国而设计”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回执及版式要求
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获“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奖——作品之一
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获“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奖——作品之二
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获“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奖——作品之三
2007级本科毕业创作——生土民居再生设计作品一
2007级本科毕业创作——生土民居再生设计作品二
2007级本科毕业创作——生土民居再生设计作品三
2007级本科毕业创作——生土民居再生设计作品四
2007级本科毕业创作——生土民居再生设计作品五
参考书目
后记
《新疆生土民居》主要针对新疆生土民居建筑进行了深入研究,《新疆生土民居》共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节阐述了新疆生土民居建筑产生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第二、三章节论述了通过实地调研理清新疆生土民居的建筑形态,区域分布和基本类型;第四、五章节重在研究新疆生土民居的建造和构筑模式,其以减地式、穹窿式和柱梁式等技术手段为主,以及少数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状态、意识形态、伦理观念、生活行为对其民居建造的影响;第六章则以时间线索纵向推移,研究了通风与采光、保暖与防寒、抗震与防潮、防盐碱等防护技术。第七、八章节以新农村节能型住宅设计研究为课题,以当代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审视传统的生土民居建筑,探索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改造现存生土建筑居住形式,结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兴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新式民居。
《新疆生土民居》可提供相关专业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为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旅游爱好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