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地权流动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地权流动

赵金龙,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分析了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程和脉络,得出维持“耕者有其田”局面是我国土地制度演进的轴心。并认为“耕者有其田”的实现是有条件的,按市场规则配置土地资源是必然趋势,农村地权必将流动起来。农村土地产权的流动主要包括农地的 产权流动、建设用地的产权流动、征地过程中的产权流动和综合整治中的产权流动。本书分析了各种地权流动的规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

第一节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

一、从夏商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权逐渐由模糊转向清晰

二、新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变——由清晰到模糊再到清晰

第二节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核心——耕者有其田分析

一、“耕者有其田”含义辨析

二、“耕者有其田”制度分析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功能演变及政策适应性分析

一、农村土地功能的界定

二、中国农村土地功能的演变

三、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四、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功能的适应性分析

五、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未来走向

第二章 农用地流转

第一节农用地流转研究现状

一、对农地流转政策演变的研究

二、对土地流转政策体系的研究

三、对农地流转配套政策的研究

四、对某种具体农地流转政策的研究

五、对中外农地流转政策的比较研究

六、对相关政策对农地流转影响的研究

七、对农地流转政策绩效的研究

八、农地流转政策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

第二节农地流转的必要性

一、当前农地利用中的问题

二、农地产权流转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流转政策的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允许自由流转的阶段(1949—1952年)

二、逐步消除流转产权基础的阶段(1952—1978年)

三、流转产权基础逐渐形成但政策禁止流转阶段(1978—1983年)

四、流转政策逐渐开禁但法律尚不允许阶段(1984—1987年)

五、禁止农地流转的法律条款废止与流转政策规范阶段(1988—2002年)

六、法律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阶段(2003—2007年)

七、支持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阶段(2008年至今)

第四节 农地流转的现行规定

一、农用地流转管理的规定

二、农地流转方式的规定

第五节 农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一、农户自主流转模式

二、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三、反租倒包模式

四、土地换社保模式

第六节农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

一、农地流转的障碍问题

二、农地产权流转中存在的风险

第七节完善农地流转的措施

一、农地流转中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二、农地流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三、完善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第一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概述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意义

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的完善

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流转模式分析

第二节宅基地的流转

一、宅基地流转的含义

二、我国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演变

三、宅基地流转现状

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争论及评析

五、各地方试点的宅基地流转模式

第三节乡镇企业占地的流转

一、现行的乡镇企业用地管理制度

二、乡镇企业的异化对乡镇企业用地的影响

三、乡镇企业用地制度的改革探索

四、乡镇企业占用的集体土地流转的原则和要求

第四章农村土地的征收

第一节 中国征地制度的演变

一、1953—1982年中国的征地制度

二、1982年以来中国的征地制度

第二节土地征收制度演进的特征

一、始终存在强权征地现象

二、征地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第三节 当前征地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征地中存在不对等性

二、征地补偿的分配不合理

三、某些改革措施难以实施

四、征地程序欠规范

第四节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征收

一、城中村的形成与特点

二、城中村改造中地权的处理方式

三、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

四、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完善

第五章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土地调整

第一节土地综合整治中地权流动的历史考察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土地整治中地权关系的处理

二、1949—1999年中国土地整治中地权关系的处理

三、1999年以来中国土地综合整治中地权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土地综合整治中地权调整的原则和程序

一、土地综合整治中地权调整的原则

二、土地综合整治中地权调整程序

第三节各类土地整治中的地权调整

一、耕地整治中的地权调整

二、居民点整治的地权调整

三、未利用地开发中的地权调整

四、废弃工矿地复垦中的地权调整

内容摘要:

《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地权流动》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地权流动》从土地产权制度的演进入手,分析了其演进历程和演进的核心脉络,得出“耕者有其田”是我国土地制度演进的轴心。历代王朝似乎都崇尚“耕者有其田”,但笔者认为这个制度只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才是最优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资产结构的多样化,这种制度已不再是最优的。土地制度的演进必须与土地功能的变化相配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土地制度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农村土地资本功能的加强,土地产权不断流动将成为一种必然。所以,剖析土地产权流动(包括市场性流动和非市场性流动)的规律、探究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也许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关键。农村土地产权的流动主要包括农地的产权流动、建设用地的产权流动(具体又分为宅基地的产权流动和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流动)、征地过程中土地的产权流动(包括耕地的征收和城中村土地的征收)和综合整治中土地的产权流动。笔者对各种情况下的土地产权流动进行了分章论述。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地权流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9177505
如需购买下载《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地权流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农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地权流动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13.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21.1 的主题关于 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国 ,农村-土地所有权-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