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8.0
本课题以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的建构为研究对象。课题在中国电影理论从传统向现代、后现代转型以及数字技术背景下,从历时演进和共时建构的双重把握中,通过重点考察电影研究的范式嬗变和对象转换的基础上,透视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建构中的现代、后现代内涵,揭示新时期以来电影理论建构中电影性与非电影性之间的张力关系;以此探寻新世纪电影理论重建的路标。
导论
一 电影理论与电影美学
二 中国电影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
三 中国传统电影理论的基本特征
四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的基本形态及特征
第一章 从电影语言现代化到影像本体论
第一节 电影语言现代化与审美标准的确立
一 从内容到形式:“电影应该电影化”
二 积累与创新:“电影语言应该多样化”
三 现代化与现代派:电影形式的选择
第二节 电影和戏剧、文学关系的讨论与电影意识的觉醒
一 电影与戏剧:“丢掉戏剧的拐杖”
二 电影与文学:“电影就是电影”
第三节 阐释巴赞与电影本体建构
一 巴赞理论的介绍与传播
导论
一 电影理论与电影美学
二 中国电影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
三 中国传统电影理论的基本特征
四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的基本形态及特征
第一章 从电影语言现代化到影像本体论
第一节 电影语言现代化与审美标准的确立
一 从内容到形式:“电影应该电影化”
二 积累与创新:“电影语言应该多样化”
三 现代化与现代派:电影形式的选择
第二节 电影和戏剧、文学关系的讨论与电影意识的觉醒
一 电影与戏剧:“丢掉戏剧的拐杖”
二 电影与文学:“电影就是电影”
第三节 阐释巴赞与电影本体建构
一 巴赞理论的介绍与传播
二 影像本体论的接受与重新论述
三 巴赞真实观的客观化误读与改写
四 长镜头的泛化性接受与风格化
第二章 娱乐与商业:电影功能属性的再体认
第一节 电影娱乐功能的合法性证明
一 从理性到感性:电影主要是感觉的艺术
二 从精英到大众:电影是一门大众化艺术
三 娱乐与启蒙:娱乐意识是启蒙的重要内涵
第二节 电影商业属性认识的三种话语立场
一 商业化立场: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
二 重申启蒙: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
三 第三种立场:意义再生
第三章 电影跨学科研究与批评理论的多元化
第一节 语言学与电影:电影符号学及其接受与批判
……
第四章 数字化时代电影特性的解构与重建
结语 方法与边界:重建电影研究
附录 中国电影市场化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
后记
本书以学科分化/自律与去分化/他律为视角,在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研究范式嬗变和对象转换的基础上,透视了其建构中的现代、后现代内涵,揭示了其中的电影性与非电影性之间的张力关系。认为,新时期初期中国电影理论现代性转型之后,由于研究范式的多样性与研究对象的扩大化,所确立的理论自律被逐渐消解,由此也导致关于电影的知识远离电影本身。因此提出,电影理论应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关于电影的知识序列,重新厘定研究电影的方法与对象,重返电影之所以为艺术、之所以为电影的研究,为关于电影的知识找回真正的根基。以此为新世纪中国电影理论建构的路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转型与延伸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494461 如需购买下载《转型与延伸》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转型与延伸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0 的主题关于 电影理论-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