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经济史的趣味
西洋经济史的趣味封面图

西洋经济史的趣味

赖建诚,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2.0

书籍简介:

本书首次以深入浅出,饶富学理兴味的生活实例,勾勒并探求西洋经济史的发展图像,为一般读者开启丰富而有趣的探索途径。开放性的阅读终点,却是新的知识起点,令人回味无穷。25短文集结,由历史事件重新解读、剖析,读起来兴味盎然。为什么计算机键盘不依ABCD排列?股市的红绿与天气晴雨有关系?为什么1866~68年芬兰饥荒会饿死十万人?这些事件跟经济都有很大的关系,令人意想不到。作者以幽默感风趣的笔法,带领我们进入西洋经济史的世界。

书籍目录:

绪论为什么要读经济史?

1为什么电脑键盘不依ABCD排列?

2为什么国际标准轨宽是143.5厘米?

3环境与身高

4天气晴雨和股市红绿

5法老王的怪梦解析

6为什么1866~1868年芬兰饥荒会饿死10万人?

7铁路对美国早期的经济发展帮助不大?

8蒸汽机对英国的工业革命帮助不大?

9英国是工业革命的龙头?

10为什么欧洲要杀害巫者?

11为什么欧洲的教堂要盖这么大这么久?

12罪与赎:天主教炼狱说的经济诠释

13经济闭关自守能撑多久?

141918年流行感冒的深远影响

15战争与国家的形成

16有用的战争

17扩大内需是日本经济成长的关键?

18为什么犹太人会被抄家?

19为什么阿米什人的经济表现较差?

20金本位是传递大萧条的元凶?

21谣言.盲从.挤兑

22马铃薯是吉芬物品吗?

23经济增长对英文的影响

附录

郁金香情结

黄金的魔力

布罗代尔的《地中海》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导读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

前言

1984年8月台湾清华大学设立经济系,在登报征求师资:我从欧洲写信应聘经济史教师,竟然收到赵冈教授的回信。我早就拜读过,他在台北联经公司出版的《中国棉业史》(1977)和《中国土地制度史》(1982),也正好在期刊上读到《中国土地制度》英文版(1985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的摘要。可以想见收到他的回信时有多么惊奇。他也写过《红楼梦研究新编》(1976)、《花香铜臭读红楼》(1979),直到《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2005,联经)才封笔。能和他在同一个系上工作,必然相当有意思。

赵冈当时约56岁,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是身高六尺的博雅绅士;夫人陈锺毅女士高雅内敛,是他多本中文书的合著者。我对清华l的工作机会,完全没有说No的条件。20多年后回想起来,这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选择,决定了我的长期工作,全家人的生活,甚至连儿子都在清华人文社会学院读大学部。

1985年1月我到清华报到时,是经济系的第二位教师。赵冈告诉我聘用的原因,是规定的必修科目,包括西洋经济史、西洋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他知道不容易找到教这几门课程的人,只好聘用我。他说得委婉,但我立刻感觉到:这三科是必修课,必然会让学生反感,会用对待三民主义、孙中山思想的态度来看待我。

我竟然以这几项科目,作为研究专业领域,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部”撤回必修科目的主导权,改由各校系自由决定,我的感觉才转好。20多年后回想这件事,如果当初没有这项规定,我怎么有机会找到这么好的工作?

那时台湾还在戒严时期,不准外出观光,学生对欧洲充满了好奇。我在法国和比利时住了5年多,就靠着穿插欧洲的生活、风景、思潮、制度来诱引注意。那时清华对外打的招牌,是要走数理计量经济路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经济史和思想史没有数学模型,也不能用严谨的方式证明,根本就是在垃圾中制造垃圾。我完全没有争辩的能力,充分体会到双重歧视(个人与专业)的滋味。

在教学上我也碰到许多困难,主要是教材上的供需失调。以西洋经济史为例,当时在台湾能找到的中文教材,和我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接触的差不多。周宪文先生在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了好几册西洋经济史文选,但都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一来这些题材与内容对我们太生疏,二来笔调沉闷,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直接用英文教科书,又有太多的人名与地名学生跟不上。

中国经济史也有类似的困难,因为主要的作者是历史学界出身,他们关心问题的角度和经济学界很不相同,对学生既无挑战性,又没学到多少经济学的养分。西洋经济思想史就更严重了:都是英文教科书,是写给欧美学生读的,作者假设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熟知欧洲的社会经济背景,许多基本的事情就不交代了,这些对台湾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是天书。

几个学期下来,同学很快就归纳出实用的判断:这三门课将来考研究所时用不上,留学时没有人会关心你这几科的成绩,工作时没有人会问你是否读过这几门课。我是靠这几门课过活的人,不能没有对策。我逐渐体会到两项要点:(1)如果用同一本教科书,从开学讲到期末,学生很快就厌倦。(2)要把这几门课教好,除了教材有趣,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表演能力。也就是在掌握教材的要旨后,举较能理解的例子作模拟,或当作切入问题的楔子;更重要的是,要穿插费心找来的故事和笑话。

教了七年之后,到1992年我去哈佛进修时,我收到前几届毕业生的教师节卡和圣诞卡,说他们偶尔会回想到我在课堂上提过的人物和事情。为什么我能从被轻视的情境,转变到有些人对这几门课还有记忆?关键是找到引人兴趣的教材。那是个还没有电子邮件也没有网络的时代,我广泛翻阅中国和西洋经济史期刊,看到简单有趣的文章就印下来,同时也注意欧美同行的讲义内容。

以西洋经济史为例,在美国大学教这门课,不需顾虑文字的难度和文化背景,只要挑出好文章让学生看,每星期读三篇都没问题。我们的社会条件不同,必须在好文章内,再挑出文字简单、表格众多、图形丰富的有趣题材,每次上课(90分钟)不能超过15页。

在这些约制条件下,我逐渐累积出30篇这类型的文章。我的上课方式是:每周3小时分两次,每次1.5小时,读1篇15页的文章“,若超过20页,就分两次。每学期约有18周,可上35次课,扣掉期中期末考试和假日,大约可上30次,大约就可以读25至28篇。每年都会有新的好文章出现,我就汰旧换新,所以约有一半的文章是近10年发表的,有些好的老文章,还是每年都读。

每次上课前,先找一位同学负责主读一篇或半篇。上课时这位同学报告15至20分钟,我讲解60分钟,最后10分钟讨论。有时其他同学会有不同见解,但大部分的情况。,是我用这10分钟解说下一篇的方向与论点,以及选定下一位报告的同学。

几年下来,这种做法累积了一些口碑。西洋经济史的35人的小教室,有时还会爆满;中国经济史50人的大教室,有时还要抢座位。每学期末学生会在网络上,给各学科教师打评鉴分数,也有具体的建议汇总给教师参考。评鉴的满分是4分,3分以上就不错了;3.5分以上,教务长会写一封恭贺函,有一次我甚至还得到3.8分(上网填卷率88%)。2006年5月,我代表科技管理学院,到学校竞选杰出教学奖,结果得到一张慰勉函,可见清华有不少人教得比我更受学生欢迎。

我挑文章的原则是“三项-ing”。(1)Interesting(读起来有趣),(2)Entel-taining(有娱乐效果),(3)Provoking(具有争辩性)。难得有同时符合这三项原则的文章,只要符合其中一项。故事流畅就可人选了。换句话说,我偏好故事性强、容易转述、启发性高的文章。有些文章技术性较强,故事性较低,不适合在此综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其实是我教西洋经济史的课程讲义大纲,或是“读者文摘”。

选进本书的文章,我认为还是有高下之分。我依三项原则来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1)能增加某个题材的新知识,这类型的文章篇数最多;(2)能提出某项新观念,来分析旧题材而得出新意义,这种文章就少多了;(3)能改变我们对某个题材的认知与理解,这才是上品。我认为本书中有两篇符合第(3)项的高标准。

第一篇为第7章介绍Fogel如何运用“反事实推论法”(counterfactualanalysis),这是研究方法上的重大启发。他提出一项新观念:“社会节省”(socialsaving),用来计算美国铁路的经济效益。结论是:美国铁路对19世纪的经济发展帮助不大,改变了我们对这个题材的认知。

第二篇为第22章介绍JohnDavies对马铃薯的研究,他说明为何在爱尔兰大饥荒时期,马铃薯才有可能成为吉芬物品(Giffengoods)。简略地说,就是当马铃薯涨价后,对马铃薯的需求反而提升,产生正斜率的需求曲线,而非正常状况下的负斜率需求曲线。他提出新观念说:(1)收入必须逼近生存底线时;(2)在没有其他食物可选择替代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吉芬物品。吉芬物品的观念早已超过一百年,如果马铃薯是吉芬物品,为什么你还要去麦当劳排队买薯条?直到现在,大一经济学原理所教的吉芬物品,都没有提到(1)与(2)这两项必要条件。全世界有多少人读过、教过吉芬物品的观念,竟然要等这么久,才让r)avies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

整体而言,这是一本推广型的读物,每章挑一篇主要文章来解说,是初阶的导引。每章最后都会列出所根据的论文出处,如果想对经济史进一步学习,请看“为什么要读经济史?”一文的附录“延伸阅读”。我心目中的读者,是大三、大四经济系和历史系的同学,以及对人文社会问题有兴趣的一般读者。如果高三同学想读,我也不反对。我希望中壮年读者,可以转述有趣的故事给家人和子女。

这本书有个大缺点:我把每项主题限制在(打字稿)5页内,以简洁为主要诉求,以题材的广泛性,来弥补深度的不足,把硬涩的专业论文,改写成能吸引阅读的摘要。我认为比较理想的写法,是要:(1)先综述整个议题的来龙去脉;(2)把焦点聚在争论点上;(3)说明新证据为何能改变我们的认知。要做好这三点,等于是要写一篇小的SUlrvey文章,篇幅必然要加三倍。我退而求其次,只要做到书名所说的“趣味”就满意了。

这些文章大都是生活性的题材。大部分的经济史学者,都在研究更严肃的重要课题,例如经济增长、生产力变动、技术进步、金融制度、农业和工业的竞争力、国际贸易,这些沉重的问题在本书都不会出现,就让更高明的专家去解说吧!我在各章内所提供的,也不是每个主题的最前沿知识,我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兴趣,鼓励读者从“延伸阅读”所提供的数据库、网站、专业期刊,去追寻自己的答案。

本书所挑选的文章,大都轻松有趣,这是从每年成百上千篇论文中挑出来的。我从全世界成千上万位经济史学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得出少数适合大众阅读的几篇。欧美的经济史研究,是一项重要产业,从业人口众多,鼓励发展新颖手法,故事较有趣味。台湾的经济史研究人员太少。历史学界方面,主要分布在“中研院”史语所和近史所,也有些在大学担任经济史的教研工作。经济学界方面,台大经济系有好几位专研中国台湾经济史的教授,清华也有几个人,其余分散在各大学。

1992~1993年间,我常参加哈佛经济系的经济史研讨会,几乎每周都有外宾报告论文,当时哈佛经济系专研和兼研经济史的教授,我算了一下共有六位。哈佛商学院的商业史研究群,隔周有一场研讨会;邻近的MIT经济系,有两位著名的经济史教授,也常举办论文发表会。那一年我常参加这三处的研讨会,见到不少这个领域的高手。

1993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芝加哥大学的RobertFogel教授,以及在密苏里州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的DouglassNorth教授,表彰他们在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贡献。1994年47卷1期的英国经济史学会的官方刊物,在卷首“编辑的话”内有一段贺词:“经济史学会的会员和本刊的读者,很高兴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颁给RobertW.Fogel和DouglassC.North。我们在此恭贺这两位得奖者,同时也很高兴,经济史这个学门能以这种方式被承认了。”从1993年10月起,在诺贝尔奖的光环照耀下,经济史就不再是从垃圾中制造垃圾的学科了。

本书的主体,是介绍23篇他人的研究成果,书末的5篇附录(2篇导读与3篇书评),是我自己的见解,希望能有水果、甜点、咖啡的效果。依照这个学科的成长速度,这本书每5年就要增订,每10年就要新写一册,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与建议。撰写期间得到许多修正意见,在此向诸亲友致谢。

赖建诚

内容摘要:

  如果马铃薯是劣等财、是季芬财,那你为什么还会去麦当劳排队买薯条?本书首次以深入浅出,饶富学理兴味的生活实例,勾稽并探求西洋经济史的发展图像,为一般读者开启丰富而有趣的探索途径。为什么电脑键盘不依ABCD排列?股市的红绿与天气晴雨有关系?为什么1866-68年芬兰饥荒会饿死十万人?这些事件跟经济都有很大的关系,令人意想不到。作者以幽默感风趣的笔法,带领我们进入西洋经济史的世界。  要辩护经济史是否有用,基本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有效的经济学理,是根据事实来提炼出有用的概念,那么现代的经济学理视野,必然会受到观察样本的限制。历史的重要功能,就是开阔认知的可能性。历史能提供许多过去的精彩现象,是眼前所不易观察到或想象到的。  本书首次以深入浅出,饶富学理兴味的生活实例,勾勒并探求西洋经济史的发展图像,为一般读者开启丰富而有趣的探索途径。开放性的阅读终点,却是新的知识起点,令人回味无穷。【作者简介】  赖建诚,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21993)。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专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学术著作:《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1990)、《亚当.斯密与严复:与中国》(2002)、《梁启超的经济面向》(2006)、《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2008)。半学术性的文集:《重商主义的窘境》(1992)、《年鉴学派管窥》(译著,1996,2003)、《绿野仙踪与中国》(1998)、《西洋经济史的趣味》(2008)。译有雷蒙.阿隆《入戏的观众》(1987,1992,2000,2006)、西蒙.波娃《波娃的告别:与沙特的对话))(2002,2006)、《波娃的告别:再见,沙特!》(2002,2006)。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西洋经济史的趣味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8063883
《西洋经济史的趣味》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杭州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185 印数 1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西洋经济史的趣味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50.9-49 的主题关于 经济史-西方国家-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