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0.0
本论文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跨艺术研究)框架内,借鉴主要先锋派文艺理论,聚焦我国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至1935年抗战爆发前夕新文学与新美术两大领域间的交叉区域,通过较为周密翔实的史实描述和一定的理论观照,勾勒出同期先锋文艺运动在艺术交叉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历史演变。
序(陈恩和)引言 第一节 西方两大先锋派理论与中国先锋文艺研究概述 第二节 比较视野下文学与美术的跨界研究:中国现代先锋文艺研究的一种尝试第一章 1919:《新青年》与一场未遂的“革命” 第一节 “美术革命”的提出:口号与分歧 第二节 美术的功用与价值——蔡元培与鲁迅的不同认识 第三节 奇特的“孪生子”:新艺术运动与新文学运动第二章 三个“艺术学徒”的20年代 第一节 “五四”后的艺术两难选择:文学还是美术 第二节 倪贻德:复归色、形、线的生命跃动 第三节 许幸之:为时代的美术 第四节 叶灵凤:摩登的创造第三章 《艺术旬刊》:一本先锋艺术杂志的短暂存在 第一节 《艺术旬刊》的诞生与宗旨 第二节 编撰核心及其艺术思想 第三节 从改版到蒸发第四章 决澜社与30年代前期上海文艺界 第一节 庞薰栗、倪贻德与决澜社的成立 第二节 “师说”之争——决澜社与普罗派的非正面交锋 第三节 决澜社与《现代》杂志参考文献后记
胡荣编著的《从新青年到决澜社--中国现代先锋文艺研究(1919-1935)》借鉴主要先锋派文艺理论,聚焦我国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至1935年抗战爆发前夕新文学与新美术两大领域间的交叉区域,以人事活动为中心,历时性地撷取和考察活跃其间的先锋文艺运动代表人物、社团和事件。“新青年”同人、创造社跨界人物和美术团体决澜社,分别作为1910年代先锋运动策划发起人,1920年代先锋文艺探索者和1930年代前期先锋美术代表进入本书的研究视野,通过较为周密翔实的史实描述和一定的理论观照,生动勾勒出同期先锋文艺运动在艺术交叉领域的历史演变状况。作者简介: 胡荣,1976年10月生于湖南,2008年获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编辑。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从《新青年》到决澜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丛书 | ||
9787309091649 如需购买下载《从《新青年》到决澜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2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从《新青年》到决澜社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9.6 的主题关于 文艺思潮-研究-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