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8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本书作者在梳理黄仁宇先生的著作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对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历史方面的研究及观点进行了全新的整理与阐释,以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黄仁宇先生的思想和观点,进而更加深彻地了解中国历史。
前言
第一章 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
影响统一的主要因素:地理条件
文化凝聚力不可夸大
中国社会演变的动力:均田制
中国古典的政治模式:官僚主义
第二章 中国历史发展的轮廓
制度与文化的奠基:从周公到孔子
确定中国历史的主调:第一帝国
社会的重新整合:长期的分裂
尝试货币改革的失败:第二帝国
收敛与退缩:第三帝国
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革命:中国长期革命
第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封建制度的确立者:周公
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孔孟思想的流变
计划经济的原始风格:李悝变法
第四章 第一帝国——秦汉(上)
开创中国政治的早熟:秦始皇
并非商人参政:汉武帝
外戚的最高典范:霍光
第五章 第一帝国——秦汉(下)
毕竟是书生:王莽
最成功的人士:刘秀
瓦解汉朝的工具:党锢之祸
第六章 长期的分裂——魏晋南北朝(上)
乱世枭雄有局限:曹操
以军统民的失败:西晋
长期分裂的确立:淝水之战
第七章 长期的分裂——魏晋南北朝(下)
与自然力量对抗:南朝北伐
中国再统一的工具:孝文帝改革
文教体系的产生:分裂中的积极因素
第八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上)
不了解自己的地位:隋炀帝
帝王将相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史学家的为难处:武则天
沉重的隐患:开元盛世
第九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中)
两种体系的冲突:安史之乱
新旧交替的代价:藩镇割据
推动历史的工具:黄巢
政治与国防重心的东移:五代十国
第十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下)
权力的重塑:赵匡胤
财政税收商业化:王安石变法
农业国家的现代化困境:贾似道买公田
第十一章 第三帝国——明清(上)
文化冲突的尴尬:忽必烈
彻底的“复古”:朱元璋
被夸大的改革:一条鞭法
明清无“资本主义萌芽”
第十二章 第三帝国——明清(下)
弥补中国的缺陷:清军入关
中央集权的巅峰:康乾盛世
不明智的退缩:闭关锁国
第十三章 未完成的长期革命
长期革命的准备阶段: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
高层与低层的脱节:辛亥革命
悲剧性的过渡人物:蒋介石
创造新的低层:土地改革
第十四章 世界资本主义
商业系统=资本主义
简单化的数字管理:威尼斯的经验
进取与保守的统一:荷兰的兴起
改造英国的高层:光荣革命
附录 传记及著作概述
黄仁宇小传
黄仁宇学术著作概述
参考书目
黄仁宇先生的书并不是一般的历史著作,也不只是给学者专家写的,而是写给大多数中国人看的,时代感特别强,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改革者中,也拥有最多的读者。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作者以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为基础,深度解析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集中勾勒了黄仁宇“大历史观”里面关于中国文明的源流、统一与分裂、均田制以及官僚体制的特征等理论问题。书中还附有黄仁宇先生的小传及其著作概述,可以让读者更全面了解黄仁宇先生的历史思想与精髓。
黄仁宇,著名历史学家,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他的著作近年来在海峡两岸颇受欢迎。
通俗历史市场大。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观”为其思想核心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走出殿堂,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书斋中“玩物”。以现代史学大家钱穆先生“不知一国之史则不配作一国之国民”的标准来看,黄仁宇先生对于中国“国民历史性格”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他一个真正的“平民学者”。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12055936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合肥 | 出版单位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