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封面图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雷颐, 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解读李鸿章奏折,来反映官场中的李鸿章的内心世界,同时反映大清帝国衰落的历史场景。

作者介绍:

雷颐,1956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当农民数年。然后当兵,后又复员当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

书籍目录: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为官:大臣何以成为大臣 从曾氏门生到方面大员——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做官须用自己人——空降巡抚的用人之道 该抗旨时就抗旨 升任两江总督——李、曾的政治命运初现端倪 首次严重政治危机 该敷衍时且敷衍——从吴棠案看李氏的做官经 痞子手段与曾李政治命运——接近权力中枢的关键一跃 第一总督——妥处与“老首长”关系 晚清时局中的曾李关系 出国欧游 维新变法中的李鸿章 老臣厄运与再起外交:一生秋风糊裱匠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为官:大臣何以成为大臣 从曾氏门生到方面大员——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做官须用自己人——空降巡抚的用人之道 该抗旨时就抗旨 升任两江总督——李、曾的政治命运初现端倪 首次严重政治危机 该敷衍时且敷衍——从吴棠案看李氏的做官经 痞子手段与曾李政治命运——接近权力中枢的关键一跃 第一总督——妥处与“老首长”关系 晚清时局中的曾李关系 出国欧游 维新变法中的李鸿章 老臣厄运与再起外交:一生秋风糊裱匠 1861:朝廷的新国策——从“仇夷”到“联夷制乱” 巡抚曾经心狠手辣——杀降事件和戈登辞赏 “常胜军”的终结 太平天国洋兄弟之死 从理藩到外交——外交对清政府的重大意义 近代中日外交的开端——中日外交一 台湾事端初次交锋——中日外交二 一次难得的强硬外交——保护秘鲁华工案 马嘉理案:中国边疆危机的大爆发 马嘉理案的“威八条”——弱国外交家的两难处境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琉球——中日外交三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朝鲜——中日外交四 中国边疆危机之新疆——中俄外交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越南——中法外交洋务:被打出来的近代化 亦开风气之先——请设上海广方言馆 “发威马齐”:中国军队的近代化 “阿思本舰队”事件——中国的近代海军梦 穷则变,变则通——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一 从求强到求富——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二 开天辟地第一页  后发国家的困境——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三 在洋商与华商之间——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四 “戴红帽”企业的困境 电报与“忠”“孝” 铁路贵姓——晚清建造铁路的大争论 挨打之后的进步:海军建设 遇到红灯绕道走:近代铁路海军造备忘:晚清政局中的象征性事件 曾李联手:“地方”派的崛起 最高的文化接轨——跪拜礼仪之争 一桩官场丑闻:大工程里好赚钱 海防塞防战略大讨论 外交史上的荒唐一页——郭嵩焘刘锡鸿之争 太后嘴上的传统 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 臣子都是替罪羊附录 李鸿章大事简表

内容摘要:

官场“李鸿章模式”:当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敢于做事而疏于自保,下场往往很惨;精于自保而不做事,只是滑头和饭桶。而李鸿章则是既敢于任事、开创新事业、又精于自保,善于经营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奏折是最危险也最神奇的应用文,可以因之高官厚禄,也可以人头落地。奏折是台面上的东西,本书透过“台面”看“台下”,透过奏折的“说什么”,看其真正目的“要什么”。方寸之间,有被忽略了的历史。  一个人和一个帝国: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李氏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者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

编辑推荐:

“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 全国图书媒体共同评选 第九届深圳读书月重点推荐 2008年度十大好书 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给朝廷打报告的艺术,改革家的风骨,痞子手段与外交荣辱。既要做官,又要做事,既要维新,但首先是自保。这才是李鸿章。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3059684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太原出版单位山西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10 印数 8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是山西人民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52 ,K252.06 的主题关于 李鸿章-1823~1901-人物研究 ,中国-近代史-史料-清后期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