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由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领衔,前往美国华盛顿、纽约等重要城市,采访包括美国新一届政府、经济界等要人,同时深度观察美国在经济危机后的政治、社会和民生,带着中国民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疑问,将一个真实、深刻的美国展现在读者面前。
平视美国(代序)
黄色的特权
自由穿行
走进风暴眼专访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CEO约翰.麦克
最糟糕的时刻专访美国花旗银行高级副董事长威廉.罗兹
谁是肇事者
附:标普房价指数发明者:目睹危机就像眼见火车相撞
车轮上的城市底特律
60天大限专访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韩德胜
等待机会专访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
艰苦的工作专访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
共同的挑战专访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洛瑞智
附:中国在G20
比赛决定一切专访美国NBA总裁大卫.斯特恩
好学生爱体育
枪:是矛还是盾
公共卫生的承诺专访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副局长默里.拉普金
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后记走得快,也要等等灵魂
前言
看美国,是一次被提前的电视行为,使之提前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对新闻人来说,新闻就是发令枪,于是,美国进入视线。
在看日本之后,我们一直按着自己的节奏来为下一个目的地而进行准备。俄罗斯与印度都在计划之中,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改变了一切,从2008年11月份开始,美国,成为最新的目的地,经过几个月的准备,3月底我们启程。
计划再完美,也赶不上变化的速度。
经过15个小时漫长的空中旅程,终于到达纽约的国际机场。当我们正疲惫地排队出关时,头上的电视机,正播放着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通用汽车公司的讲话:原计划不被接受,再给通用60天时间;通用CEO瓦格纳辞职……
天哪,瓦格纳正是我们已经联系好的采访对象,而通用,也正是我们重要的采访目的地,可是,刚踏上美国的土地,变化就立即出现,这时候,我们真的明白了金融危机的含义!这可不是游戏,而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残酷的现实。
制止焦虑与不安的最好方式,就是最快地融入美国之中,而不再做一个游客般的旁观者。于是走出机场,将时差放到一边,不回旅馆,而驱车直奔新闻的两个现场“9.11”废墟和与它一街之隔的华尔街,这是美国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两个最大新闻的发生地,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两个废墟,只不过,一个看得见,而另一个看不见,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
到达现场,“9.11”的废墟依然让人感慨万千,虽然悲剧已经过去七年多时间,但它依然像一个巨大的伤口,留在美国人也留在世界其他国家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个伤口。不知是何原因,原本应当重建的工地现场,没有任何动工的迹象,周围车来车往的工地上,是一种悲壮的安静。
而只经过一两百米的距离,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上那面巨大的美国国旗依然鲜艳,而不远处,美国两任伟大的总统正用视线注视着这面国旗。一个是华盛顿的雕像,一个是林肯的大照片。特殊的时代与特殊的心情,让这种注视,具有了一种深深的历史感:危机中的美国,将走向何方?而危机中的世界,又将走向何方?
这正是我们这次看美国,要寻找的一部分答案。
四
当然,这并不是我们看美国所要寻找的全部答案。危机总会过去,生活还会回到正常的轨迹之中,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确立了我们看美国的方向。
除去必然涉及到金融危机的话题,要采访金融政界的大腕们,常态美国那些有价值的选题依然要下大气力关注。也许从文化的角度看,美国文化并不是我最喜欢的文化,但从制度建设与法律制定与执行的层面看,美国值得尊敬。于是,一些与此相关的选题也就浮出水面:美国如何进行食品药品监管?枪文化的背后,美国人怎样面对着权利与代价的博弈?为什么美国政府多年以来,下那么大气力,用校车送一代又一代美国孩子上学放学?而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又为何一百多年前就明白了“公共”的真正含义,始终让人自由穿行?
我知道,这样的一些选题并不热,也可能不太娱乐甚至会使我们失去一些收视率,但我更知道,这其实是目前中国需要的,而更是未来中国需要的。还是那句话,表面上,我们是在看美国,而其实,依然是在通过美国看中国,看中国的未来。
五
其实,十多年前的时候,我也曾去过美国采访,从西到东,穿越的距离也很壮观,然而与这次比,就有差距啦。有人问我:看台湾,用心用嘴用鼻子;看日本,用脑子用勇气;那么看美国,用什么?
我的回答并不雅:用屁股。
美国太大,近20天的采访,除去空中的多次航程不算,仅坐在车上行走在路上,就跑出近20万公里的路。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奔波,让我们更近距离更深入地靠近了美国,也才有了一点自信,把节目与文字展现到您的面前。
十多年前去美国,或多或少地带着仰视的心态,并经常念叨那句: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美国,因为那儿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美国,因为那儿是地狱。
这次去不再仰视,而是平视。不仅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还因为更近距离的靠近。但是这种平视,不仅对应着过去的仰视,还有另外的一种含义,“9.11”和金融危机之后,周围的人群中,似乎升腾起一种极其乐观和高傲的情绪,俯视美国的文字与话语也时常见到。仰视不对,俯视就对吗?其实,不管走得多快、走得多远,平视永远是正确的,不管是对一个国家还是面对另外一个人。
美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它和很多国家一样,是一个五味杂陈的人间。
后记
离开美国,最让我感慨并最让我羡慕的是那一辆又一辆黄色的校车。
不知有多少中国人知道: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孩子,是被一辆又一辆黄色校车负责接送的,早上他们从家门口上车,下午,校车把他们从校门口送到家门口。为此,每年在每个学生的身上,政府要投入500美元,而特殊的学生,则要投入2000美金。
那一天早上,我陪着两个美国母亲和他们的孩子,在他们的家门口,等着黄色的校车,而当校车准时到达,孩子上车并和妈妈再见之后,一身轻松的妈妈牵着狗去散步了。我突然明白:美国的妈妈,一天26个小时,多出的那两个小时,是因不用接送孩子而省下的。
也因此,在那期节目的结尾处,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校车,不仅接送着孩子、陪伴着他们成长,还运送着温暖与责任。
回到国内,有人问我:你希望节目有怎样的收视率?我的回答是:如果有一天,在中国的乡村,也能开出一辆又一辆的校车,那才是最高的收视率。
在最初,对于看美国是否要看公共图书馆,我是有些犹豫的,但当真正了解了何为公共图书馆后,我成了必须做这期节目的坚持者。
1846年开馆的波士顿图书馆是全美最早的一家公共图书馆,当我们到达它的门外,看到大门上一行100多年前留下的文字:“FREEToALL”,可以直译为“免费进入”,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我为它进行了我认为更传神的翻译:“自由穿行”。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并不受歧视地进入图书馆,哪怕只是避寒。采访的当天,我就看到有几位无家可归者,正在图书馆里吃早餐看报纸,周围人来人往,一切正常。
失业的人们利用图书馆内免费的电脑,来为自己找工作,越是经济危机,公共图书馆的抚慰与帮助作用就越大,难怪过去一年,全美公共图书馆的人流量又增加了近60%。
公共图书馆还属于附近的社区,我们的镜头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英语教师在图书馆内,正免费为新移民们补习语言。
当然,自由穿行的含义还包括很多,比如,几乎没什么障碍就立即可以办一个借书证,而还书甚至可以在图书馆外的某一个回收木桶内完成。
在美国,全球金融危机的话题自然无法回避,更何况,还有那么多肉眼就可以看得到的触目惊心。
商场里到处是降价的字样,然而依然顾客稀少;
看到多处空空的房子,还有很长时间也卖不出去的新楼以及焦虑的售房人;还有底特律,像极了一座荒废的城市。一个失业率达到35%的城市,似乎已不适合人们居住,即使白天,这里都安静得令人生疑。不过,我几乎没有看到悲观,我也没有感受到美国人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无论是默多克,还是摩根士丹利的老总,无论是危机中通用的CEO,还是百年老店花旗银行的负责人,谈到金融危机,既用“应对”这个词,更用“改变”这个词,他们都坚定并乐观地告诉自己,要从危机中学习,不仅应对,而且要变得更强并且走出危机。这里的“改变”,不是奥巴马竞选时漂亮的口号,而是在很多美国人血液里的东西,面对挫折与挑战,不仅不倒,还希望能借此教训快速调整然后变得更强。这种信念,其实,正是软实力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看到表面的挫折,还要看到挫折背后的一种力量。四想象中的美国,应当是诱惑无数,光怪陆离,类似于24小时不夜城的现代国度。然而身在其中,却时常感觉时光倒流,现代正走向古典。时间一过晚上七八点钟,不管都市还是乡村,绝大多数地区都变得安静,再晚些,想找到吃饭的地儿都不易,不过当地入会告诉你,唐人街彻夜不眠。从早到晚,城市里到处是跑步的人;人们眼神中,纯真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走进一个又一个办公场所,几乎每个员工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和家人的照片,亲情之重,在美国无处不在。这,这是美国吗?是的,这就是美国,在现代的道路上,一直把传统价值细心守护着。从某种角度说,在很多层面,变化中的中国,更现代更混乱更光怪陆离更脚步匆匆也更让人焦虑。也许,是因为太短的时间,太长的路,而我们只能走得太忙,于是,灵魂被丢到了后面。到了该等等灵魂的时候。五美国太大,看一次不过是走马观花。这是一个太应当让中国多看几次的国度,所以,下一次出发,依然会让我们好奇。不过,即使仅仅是第一次,也该真心地说声“谢谢”谢谢我的同事们,那些过去是我的同事而后生活在美国却自愿加入“看美国”团队的姐妹兄弟,还有这次并肩作战的新朋友们,以及为“看美国”细致安排行程的老兄们,还有那些接受了采访的美国各界朋友们,没有你们,“看美国”就是盲人骑瞎马,只会成为让人恐惧的笑话。但最该感谢的,还是您,不管是作为观众还是读者,没有你们,我们的出发,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相约下一次!
在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及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前往美国华盛顿、纽约等重要城市,采访美国新一届政府团队和政治、经济界要人,同时深度观察美国在经济危机后的政治、社会和民生,带着中国民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疑问。将一个真实、立体的美国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校车平等下的特权 美国的校车制度不仅仅反映了美国教育制度的一个侧面。而且还反映了美国的基层民主生态。 FDA美国的“进口”问题 美国FDA中国办事处已经在中国挂牌,中美两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上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通用危机一美国的“轮子瘪了”? 底特律的衰败远在这场经济危机发端之前。造成其衰败的原因产业升级与淘汰、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基地的转移、污染的控制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的问题。 枪支枪杆子里面出什么? 美国宪法第二条修正案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这是美国人持枪合法化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这个修正案通过至今已经200多年。美国因此成为世界枪械大国,数据显示,40%的美国家庭拥有至少一支枪械。私人共持有两亿支枪械。占全世界私人持枪总数近一半。 房子你属于什么阶层 一美元房产,该买进了吗?中国抄底团赴美,该出手了吗?美国的房产发生了什么?欠贷怎么会欠出个经济危机?“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岩松看美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2521889 《岩松看美国》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华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