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14
定价:40.0
本书首先着眼《满洲评论》创刊经历,论述了刊物两大灵魂人物橘朴与小山贞知的生平和刊物之间的密切关联,从殖民文化移植的角度,求证了刊物诞生初期的思想源泉。其次,以《满洲评论》的自身构成为核心,通过对时事评论栏目的分期研究,考证了刊物编撰人员的变迁历程,梳理了杂志在各时期的关注重点与主张。同时对刊物特辑进行了总体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并附有《满洲评论》大事纪年及与之关联的伪满大事纪,以用作全书的比照。本书对《满洲评论》的拆解与归类整理方式,较之传统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同时关注刊物中殖民与军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倾向两种力量的抗衡,并科学合理地将其进行区分对待;对满洲青年联盟和协和会与刊物之间的关联、刊物中的文学要素和移民问题报道等方面的整理与研究,为国内相关领域提供了补充;特别是对《满洲评论》特辑与单行本的挖掘、佐藤大四郎与中国东北农村运动的考察以及“龙溪书舍事件”的叙述,都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尚未完整开掘的部分。具备了充实伪满文献资源、丰富伪满报刊研究等意义。
序章 《满洲评论》的历史认知价值
第一章 《满洲评论》风波
第一节 《满洲评论》的创刊
一、办刊方针与期刊立场
二、征稿基准与杂志倾向
三、对其他介质的取舍
第二节 龙溪书舍事件始末
一、战后出版界的一个异常
二、杂志翻印的隐形效应
三、事件始末及历史内涵
四、对伪满研究的启迪
第三节 满洲评论社事件
一、小泉吉雄手记
二、日本史学界的对峙
三、史实何在的迷茫
第二章 满洲评论社的同人们
第一节 主编橘朴的“满洲”模式
一、在华的主要文化轨迹
二、早期的中国研究实绩
三、主编刊物与“方向转换”
四、葬身“满洲”的夙愿
第二节 法人代表小山贞知
一、生平与时代及个性因素
二、关于刊物的话语权
三、战后的人生之路
第三节 文艺专栏编辑大内隆雄
一、个人的文学追求与风格
二、文艺栏目的声响与色彩
三、日本人作家的文坛定位问题
第四节 佐藤大四郎与合作社运动
一、新重农主义”的建树
二、合作社运动的实践者
三、一个左翼文化人的归宿
第三章 《满洲评论》的现时解读
第一节 《满洲评论》的坐标系
一、发行情况与两个基准
二、期刊及其周边关系
三、不同发展时期及认定准则
第二节 核心内容的重点剖析
一、焦点话题类别
二、总体侧重与主张
三、时期梳理与关注
第三节 特辑号与例行期刊
一、特辑号的杂志史定位
二、特辑号样式与分类
三、特辑号的内容解析
第四节 出版物的相关语境
一、从《宣传手册》到《丛书》的嬗变
二、体系外的满洲评论社出版物
三、满洲评论社的出版发行机能
第四章 《满洲评论》侧写
第一节 对“满青联”与“协和会”的宣传
一、殖民教化的个案
二、满青联”时期的文字遗存
三、改组过程中的互动态势
第二节 《满洲评论》的国际视野
一、近代殖民主义的原生态
二、世界性目光的个性方式
三、两种关注与一个落脚点
第三节 《满洲评论》记述下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一、文学的“国境纠纷”
二、大会实况与历史原貌
三、期刊的新闻反思与暗讽
四、“流浪的昭和文学”
第四节 《满洲评论》诺门罕系列报道
一、事件”还是“战争”?
二、舆论操纵与日本史学界的反思
三、报道的核心与边缘内容
第五节 《在满日系共产主义运动》与《满洲评论》
一、关东军宪兵队的机密文件
二、同人体制与编辑委员会
三、《满洲评论》的共产主义倾向解读
赘语:时代与杂志性格
参考文献
后记
《及其时代》首先着眼《满洲评论》创刊经历,论述了刊物两大灵魂人物橘朴与小山贞知的生平和刊物之间的密切关联,从殖民文化移植的角度,求证了刊物诞生初期的思想源泉。其次,以《满洲评论》的自身构成为核心,通过对时事评论栏目的分期研究,考证了刊物编撰人员的变迁历程,梳理了杂志在各时期的关注重点与主张。同时对刊物特辑进行了总体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并附有《满洲评论》大事纪年及与之关联的伪满大事纪,以用作全书的比照。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满洲评论》及其时代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丛书 | ||
9787100089296 如需购买下载《《满洲评论》及其时代》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商务印书馆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满洲评论》及其时代是商务印书馆于20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39.296 的主题关于 伪满洲国(1932)-期刊-新闻事业史-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