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5.0
本书认为博学鸿词是清朝文治的一个重要举措,而诗坛的整饬是文治背景下的产物,诗歌领域的变化是清朝文化权力整合的一个结果,这既有诗歌内部发展的因子,也是政治干预诗坛的一个产物。透过诗歌领域内的变化反映文化整合,同样是本文的一个目的。该书属于文学史中诗歌史研究,侧重于诗坛整体风貌的演化,同时论述诗学理论的演化,也属于文学理论中的诗歌理论研究,力图通过细致的考察与个案研究,从发生学角度考察康熙年间诗歌史演化的脉络。
序
绪论
一 康熙诗坛风貌研究现状
二 研究目的、对象、内容、方法与意义
上编
第一章 冯溥的资历、素养与早期诗学活动
第一节 冯溥的家世
第二节 宦途、素养与人望
第三节 康熙十七年前的交游与诗歌创作
第二章 帝王的得力助手——博学鸿词科中的冯溥
第一节 博学鸿词科参与者
第二节 使命与天性:冯溥与博学鸿词
第三章 冯溥——诗坛整饬者
第一节 冯溥的诗学观念
一 儒家实用主义诗歌理论
二 冯溥的诗学观念
第二节 整饬诗坛的活动
一 儒家实用主义理论正统的失坠
二 整顿诗坛的开始与动机
三 提倡温柔敦厚,呼吁盛世之音
下编
第四章 宋诗风运动中的王嗣槐
第一节 拜谒冯溥与备受礼遇
第二节 对诗坛的认识与整饬
第三节 向宋诗倡导者发难
第五章 迷茫中走向坚定——宋诗风运动中的徐嘉炎
第一节 唐风转入宋调
第二节 重返唐诗
第三节 呼吁诗教,倡导唐诗
第六章 毛奇龄:坚定的呼应者
第一节 无奈的征士——康熙十七年前的政治倾向
第二节 哀怨离歌——康熙十七年前的诗歌创作与诗学观
一 诗学经历
二 风雅正变观
三 壮气蒿莱渐无声
第三节 从敌对到拥护——毛奇龄政治立场的变化
第四节 诗学变化
一 诗歌乃“喉咙”
二 呼吁唐风,反对宋调
三 声韵研究的教化意义
第七章 康熙年间“穷而后工”的反驳与话题转换——以方象瑛、徐乾学、曹禾为中心
第一节 穷而后工的渊源与影响
第二节 空前挑战
第三节 时代因素与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康熙博学鸿词科是清代诗学演变一个转捩点,自此形成的和平雅正诗风逐步演化为康乾盛世主导风格。《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选取博学鸿词科为主要事件,着重考察康熙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冯溥在京师的社会活动与诗坛整饬行为,通过其间诗歌领域的诗风与诗学评论的考察论述博学鸿词与诗歌演变的关系,展示清朝和平雅正诗风出现的具体过程。博学鸿词是清朝文治的一个重要举措,而诗坛的整饬是文治背景下的产物,诗歌领域的变化是清朝文化权力整合的一个结果,这既有诗歌内部发展的因子,也是政治干预诗坛的一个产物。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00950 如需购买下载《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清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