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封面图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邓广铭,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9.8

书籍简介:

北宋中期积弊至深、内忧外患扰攘之际,政治改革的领袖人物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速之言就足恤”的精神,一身任天下之责,推动富国富民强兵为宗旨的变法革新运动。作者邓广铭先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倾注了巨大心力,历经半个世纪四写王安石,体现了一个史学家的时代眼光与严谨精神。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当国执政以前的王安石

第一节从童幼到青少年

一王安石诞生的时间、地点

二王安石的父母

三王安石青少年时期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进士及第和初入仕途

一本是合格的状元

二在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厅公事任上

三在知鄞县任上

第三节王安石愿作地方官“以少施其所学”

一做舒州通判

二在江东提刑任内的一些事

第四节王安石再到北宋朝廷供职

一勉强就任三司度支判官奏进长达万言的《言事书》

二参加了是否续行榷茶法的讨论

三参与相度牧马监变革问题的商讨

四为王安石的《明妃曲》辩诬

五王安石畅论理财为治国先务

六径迁知制诰

七辞官归江宁守母丧收徒讲学

第二章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王安石变法革新

第一节任翰林学士期内的王安石

一王安石劝说宋神宗做大有为之君

二王安石愿助宋神宗大有为

第二节王安石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变法革新

一变法的终极目标是富民、富国和强兵

二摧制豪强兼并

三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视和积极性的调动

四崇尚法治

第三节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精神支柱“三不足”精神

一“天变不足畏”

二“祖宗不足法”

三“流俗之言不足恤”

第三章王安石入参大政时治国安邦的两大抱负

第一节向大自然讨取财富的为天下理财之法

一“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主张的提出

二与司马光关于理财问题的争论

第二节王安石吞灭西夏契丹统一中国的战略设想

一北宋建国百年内对契丹(辽)政策的几次改变

二王安石的二次罢相非因吕惠卿的“发其私书”

第三节略论宋神宗、王安石二人间的关系

一思想境界和战略设想的差距使宋神宗-王安石的关系日益疏远

二神宗依然运用要使执政大臣“异论相搅”的那条家法

第七章宋神宗的逝世与宋廷政局的大变

第一节宋神宗的逝世和保守派人物的当政

第二节章悖就役法问题对司马光进行严厉驳斥

第三节新法全被废罢

第四节司马光、文彦博等人弃地与敌

第八章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第一节这次变法是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问的一场激烈斗争

第二节为天下理财的成效:发展了生产,扭转了积贫的局势

第三节新法的被推翻不等于新法的失败

第九章王安石的暮年和身后

第一节十年的退休生涯

第二节身后的冷落

附志

编后

前言

我现在刚刚把那本撰写于70年代的《王安石》的修改工作进行完毕。这次修改的幅度是比较大的。

这次之所以对《王安石》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虽有不少原因,但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则是因为,在近十多年内,我一直置身于改革开放的宏观政治气氛之中,经历了思想战线上的一次拨乱反正的大辩论,更加明确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治国、治事、治学、治史的正确导向;而随时随地出现在神州大地上的“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万千现实事例,更使我受到启发,加深了对王安石发动于11世纪的变法革新事业的理解和认识。

我当然知道,王安石发动于九百年前的那场变法革新政治运动,是不可能、也不应当与当前的改革开放相提并论的,也不能把二者进行任何类比和比附。但是,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人体解剖对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我重写此书的道理也正在于此。我是从现实政治经济的飞腾活跃的改革场景的体认,得到了启发,加深了对于王安石变法革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了要重新改写《王安石》一书的意念。

……

历史实践证明,在用人问题上,自来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或任人唯贤,或任人唯亲。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章悖“不以官爵私所亲”,必然就是以“选贤与能’作为他选用人员的原则,这不正是很正派的路线吗?而《宋史》的作者竞把这种正派作风作为“穷凶稔恶”的一种表现。在《吕惠卿传》和《曾布传》中,也都有不少这样的议论。对于这样一些荒唐悠谬的记载,是极应予以澄清、加以纠正和批判的,然而我在这本书中也全未涉及。但愿今后能有机会,再就诸如此类的问题写一些补充的篇章出来。

一九九七年三月九日

后记

四传二谱(即《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岳飞传》、《陈龙川传》、《辛弃疾(稼轩)传》与《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六部著述,是先父邓广铭宋代人物传记系列的代表作。这几位杰出人物,依其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顺序来讲,是王安石(1021-1086)、韩世忠(1089-1151)、岳飞(1103-1142)、辛弃疾(1140-1207)和陈亮(1143-1194);而就先父个人的研究而言,则是自陈亮(龙川)开始而延展至辛弃疾(稼轩),又至韩世忠、岳飞和王安石的。

自青年时代起,先父即对历史上一些建立了大功业、具有高亮奇伟志节的英雄人物有着无限憧憬之情;受罗曼.罗兰《贝多芬传》等传记题材的文学作品影响,他发愿要把文史融合在一起,希望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以自己的文笔去书写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以宋代历史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撰著宋代杰出人物谱传作为治学生涯的重要内容,这一学术道路的选择,与先父求学期间所居处的人文环境、时代思潮、国家民族的现实境遇以及他从之受业的硕学大师密不可分。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先父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正值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南宋的爱国志士例如“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陈亮,“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一世之豪”辛弃疾,“精忠报国”而战功卓著、襟怀雄伟的岳飞,相继引起了他的注意,震撼着他的心灵。在胡适先生的指导下,从《陈龙川传》出发,他终于走上了谱传史学的路子。而到90年代后期,已届九十高龄的先父,最终修订成就了《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书,完成了他笔下最后的一部人物传记。

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是先父至高无上的学术理想。在他一生中,许多著作都经过反复的修订、增补乃至彻底改写,仅就四传二谱而言,《辛稼轩年谱》改写过一次,《岳飞传》改写过两次,《王安石》修订和改写了三次。按照他的计划,原准备在有生之年把四部宋人传记全部改写一遍,惜因疾病而未竞其志。

先父辞世前,曾经吟诵辛弃疾祭奠朱熹的文字:“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段沉郁而又慷慨的话语,正是先父倾尽毕生之力抒写刻画的宋代历史人物共同形象的概括,也体现着他心之所思、情之所系的不懈追求。

由衷感谢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当年对于先父修订宋代人物传记工作的宝贵支持,使四传二谱今天得以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邓小甫

丙戌岁杪于北京大学朗润园

内容摘要:

  北宋中期积弊至深、内忧外患扰攘之际,政治改革的领袖人物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就足恤”的精神,一身任天下之责,推动富国富民强兵为宗旨的变法革新运动。苏轼说:王安石才识“名高一时,学贯千载”,“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其魄力“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王安石“三不足”的境界,使他成为当时思想界的先进人物,同时也成为脱离了广大知识阶层的人物,加上政治风云的变幻,倾泻于王安石身上的污泥浊水,始自生前,至南宋则愈演愈烈,几近千年而未得涤清。邓广铭先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倾注了巨大心力,历经半个世纪四写王安石,体现了一个史学家的时代眼光与严谨精神。本书铺展出颇具特色的熙宁变法改制图景,凸显出一个抖落掉污染、误解和扭曲的政治改革家形象,使王安石以其本来的风度和丰采,再现于读者面前。【作者简介】  中国历史学家。字恭三。1907年3月16日生于山东临邑。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毕业论文《陈龙川传》,深受指导教授胡适的赞赏。留校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史学系助教。先后发表《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等,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正》作序。1943~1946年,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撰写了《岳飞》一书,把岳飞传记的写作提高到学术研究的水平。1950年起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在此期间,修订出版了《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先后两次重写了《岳飞传》,并写成《辛弃疾(稼轩)传》、《王安石》等书。同时还发表了《唐代租庸调法研究》、《唐宋庄园制度质疑》、《南宋对金斗争中的几个问题》等论文。60年代初,执笔撰写了《中国史纲要》中宋辽金史部分,成为高校文科的首选教材之一。从1954年起,先后担任北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1981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北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1346686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441 的主题关于 王安石(1021~1086)-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