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40.0
本书重点论述车辆安全通信协议,安全,隐私等前沿问题。全书共涉及22章节,研究领域主要是将人的因素集成到车载系统上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本书为增强驾驶员注意力以及防止道路事故提供了新的方法,使用传感器和无线技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介绍了将DSRC技术应用到自适应汽车、车载对话系统、人机界面、以及车载语音系统等方面。
第1章 交通安全
第2章 汽车安全技术进展
第3章 车辆结构
第4章 车联网
第5章 专用短程通信
第6章 WAVE的物理层
第7章 WAVE的媒体访问控制层
第8章 DSRC的数据速率
第9章 WAVE的上层
第10章 车路协同安全应用
第11章 车车协同安全应用
第12章 DSRC扩展(DSRC可扩展性)
第13章 安全与隐私威胁及需求
第14章 加密机制
第15章 车辆网络公钥基础设施
第16章 隐私保护与共享证书
第17章 短期独有证书的隐私保护
第18章 群签名机制下的隐私保护
第19章 针对认证授权中心的隐私保护
第20章 隐私保护证书管理方案对比
第21章 IEEE1609.2安全服务
第22章 4G技术在车辆安全通信中的应用
词汇表
要想实现以上描述还有着很复杂的技术性问题,《车用安全通信:协议、安全及隐私》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基础。此书内容包括了车内信息传送和处理的体系结构,以及车辆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此书的主题通过几个层面进行讨论,清晰地阐述了影响车辆安全的因素。这些主题包括:车辆交互的总体方案,以及利用信息连通性实现各种功能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交互技术的解释性说明和如何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延迟、延迟抖动、可扩展性要求。此书对于计算和仿真的过程都进行了详细描述,使得读者能够理解其中各细节。《车用安全通信:协议、安全及隐私》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是对安全和隐私的深入探索,以及建立加密和密钥/证书管理的基本机制。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车用安全通信:协议、安全及隐私》的正确思想引导,该如何建立智能汽车的基本控制系统。同时,要明白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找到难以满足通信要求的核心原因。最后,虽然我们可以理想化一些概念,并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安全系统,再对其进行仿真研究,但是这仍然不如根据实验和典型实际场景进行研究。作者阐述了该领域已经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车用安全通信:协议、安全及隐私》对于从事车车交互系统的研究人员以及想要了解这方面潜在技术的人员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参考书。
(德) 拉都·波佩斯库-泽雷廷 (Radu Popescu-Zeletin) , (德) 伊尔贾·拉都什 (Ilja Radusch) , (德) 米哈伊·阿德里安·里贾尼 (Mihai Adrian Rigani) , 著
金纯, 林金朝, 陈前斌, 柳兴, 徐洪刚, 编著
吴翰奋, 翁昶泓, 编著
郗传宾, 主编
刘家佳, 主编
郑鲲, 等著
李卫, 林海波, 单琪奇, 主编
姜文科, 主编
崔胜民,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