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本书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研究中国早期神话,走的是由约入博,再由博返约,以约御博的路子,实现了广博与专精的结合,较好地处理了神话研究中虚与实的关系,做到了考和论的有机结合,既有扎实的基础,又有一定的深度,并妥善地解决了材料运用与观点阐发之间的关系。
总 序序 导 言 第一章 神话的部族文化内涵 一、姜螈弃子与殷周的关系 二、夸父逐日与社祭 三、息壤与西南古族的石崇拜 四、《山经》草药地理分布与炎帝部族的迁移 第二章 《庄子》神话的生命内涵 一、万物以形相禅 二、“神人”之来源 三、从赤子到神人第三章 《离骚》与昆仑山之变迁 一、昆仑风貌之变迁 二、屈原对昆仑神境的构建 三、《淮南子》昆仑与《离骚》之渊源 第四章 《列仙传》与仙话之诞生第五章 神话思维及其文学演绎参考文献后记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是具有历史积淀的优势学科,前辈学者汤擎民、陈芦荻、郑孟彤、艾治平、李文初、洪柏昭、王景霓等教授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学科于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由邓乔彬教授领衔的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为暨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本学科梯队结构合理,成员主要是30一50多岁的中青年博士,年富力强,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高职称的特点。本学科科研成果突出,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15项,其中邓乔彬教授、程国赋教授主持的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获评为优秀等级;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 学科成员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重视文献学、文艺学与古代文学相结合,有意识地在文化学的视野中探讨古代文学,目前已形成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诗词学研究、儒释道与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作者简介】 宋小克,1979年1月生,河北省曲阳县人,文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王昕教授、李炳海教授,攻读古代小说、先秦两汉文学方向;2010年毕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暨南大学中文系工作,现任古代文学教研室讲师,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教学研究工作。在(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论坛》、《中州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