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爪文辑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鳞爪文辑

王水照, 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52.8

书籍简介:

王先生是复旦大学中文系首席教授,本书便是其读书、教书、写书生活中精神调节的产物,其中不少文章曾在《新民晚报》的专栏登载过,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颇有可读性。

书籍目录:

卷一钱学拾零

记忆的碎片

缅怀钱锺书先生

《对话》的馀思

记钱锺书先生的闲谈风度

《宋诗选注》的一段荣辱升沉

祝《宋诗选注》走出国门

《宋诗选注》日译本序

钱锺书先生与宋诗研究

初读《宋诗纪事补正》

读《钱锺书手稿集》札记

批评的隔膜

钱锺书先生的《西游》情结

钱锺书世界的文化阐释

读《钱锺书传》有感

《毛选》英译内情点滴

卷二学人剪影

深切的怀念

何其芳先生印象

科学美学的不倦追求

追思蔡仪先生

精神.风格.境界

缅怀朱东润先生

三副笔墨铸诗魂

朱东润先生的宋代文学研究

我向唐圭璋先生通信问学的一段经历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叶嘉莹先生八十华诞志贺

红氍毹上的加藤君

卷三文史断想

鹅湖书院前的沉思

《日本刀歌》与汉籍回流

寻觅“甲寅字”

苏轼“禁书外流”奏札与东北亚文化交流

苏轼的高丽观

苏轼文集初传高丽考

宋代文学研究的思考

北宋名臣文集五种出版感言

余靖使辽与“蕃语诗”致祸

千年叩问:欧阳修的两次文字风波

蔡襄的“忠惠”与“买宠”

陈绎曾:不应冷落的元代诗文批评大家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考源与探微

西施的公案

杨贵妃之死

宋太祖“不用南人作相”辨

雍正帝的殊批谕旨

想起了张荫桓

“落苏”与避讳

《孟德新书》与荆公《兵论》

“孙行者”与“胡适之”

“鲁迅型”与“鸥外型”

研究方法谈片

重提“内藤命题”

关于佛学与文学关系的几点想法

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学科建立的条件

卷四考论杂谭

《花间集》命名之由

《滕王阁序》的原题与主旨

《辨奸论》真伪之争

“老泉”非苏洵之号补证

第一部《中国文学史》

《历代词人考略》今存何方?

欣托燕翼递学讯

关于《汲古阁未刻词》知圣道斋钞本的通信

从《先君墓表》到《泷冈阡表》

欧阳修修改文章一例

国色天香说花王

牡丹诗话

说“止酒诗体”与“同字相犯”

说“吞吐诗体”

“杨花覆茹”何堪疑

读《杜甫研究》

读中华版《家世旧闻》

跨越海洋的纪念

喜读《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

《赵志集》研究的新进展

读《国宝72》等有感

我读辛词《菩萨蛮》

永远的《唐诗三百首》

文献渊薮词翰宝库

《全宋文》出版感言

卷五字词天地

沈俭期《独不见》之“独”

《师说》“圣人无常师”段辩惑

名篇求疵

谈《秋声赋》“其容清明”句

“烟霏云敛”别解

从“泉香而酒洌”谈起

茶话:与君共听水沸声

“淡妆浓抹”与“睛”“雨”

“泰山”与“鸿毛”

“徘徊于斗牛之问”释疑

“一蓑雨”和“一犁雨”量词的妙用

卷六序跋集萃(上)

《宋词艺术技巧辞典》序

《唐宋词审差观照》序

《唐宋人选唐宋词》序

《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1999)卷首语

《宋诗三百首》序

《苏诗研究电稿》序

《苏轼研究史》序

《苏轼诗词艺术论》序

《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序

《宋诗体派论》序

《宋代散文研究》序

《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序

曾巩的历史命运

《曾巩研究专辑》代序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序

《北宋诗学》序

卷七序跋集萃(下)

走近“苏海”

《苏轼研究》自序

《苏轼论稿》自序

《苏轼其人与文学》日译本自序

《唐宋文学论集》后记

《宋代文学通论》后记

《宋诗一百首》前言

《古文精华》前言

《唐宋散文精选》前言

《宋词三百首》前言

《新宋学》(第一辑)卷首语

《日本学者中国词学论文集》前言

《日本学者中国文章学论著选》前言

影印朝鲜活字本《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前言

苏轼的状貌与画像

《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后记

欧阳修的体弱早衰与性格命运

《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后记

卷八人文记游

在王仁纪念碑前

皇家“秘阁”,珍本渊薮

日本最大的汉籍中心

“丽宋楼”旧藏别来无恙

孤本不孤,影印传布

坐拥书城意兴浓

中国文学研究在日本

培养汉学家的摇篮

记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

东京大学校园漫笔

舜水风范,长留东瀛

唐朝古乐,扶桑独奏

东京新岁话“初诣”

台岛学界一瞥

一份课程表及其他

已圆和未圆的“东坡梦”

“堵车”的启示

又圆“东坡梦”

摩耶育大千,梅丘寄乡魂

台北市“摩耶精舍”小记

香港购读《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记

卷九雪鸿印痕

我和宋代文学研究

《唐诗选》编注工作的回顾

1955:叩开北大之门

前言

这部“文辑”是我的学术论文以外的单篇文章结集,最初起因于1997年我在上海《新民晚报》设置的《半肖居笔记》专栏。《新民晚报》是上海一张影响广泛、历史悠久的报纸,被誉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市民中间流行过“夜饭吃饱、新民‘夜’报”的俗语,甚至已成为人们每日晚间的例行阅读活动。晚报副刊《夜光杯》的编者为了活跃版面,普及我国传统文史知识,约我写点短小文章,其要求:一是字数限在千字左右;二是论题不能生僻,而文笔却要生动;三是每篇有点新意,或发新议论,或绍介新材料,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这要求不算高,但实行起来很难,对我是个挑战。断断续续搞了近一年,后来以这批短文为主结集成《半肖居笔记》一书,由东方出版中心于1998年4月出版,在一定的读者圈内产生过一定的反响。

近10年来,我在从事本职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暇,仍然写过一些与“笔记”性质相类的文章。由于不受“专栏”篇幅的严格限制,却受到写惯学术论文之用笔习惯的潜在作用,文字越写越长,有的与学术论文界限模糊。承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好意,建议把新旧两部分文字(这两部分字数几乎相等)合编成集出版。如果再用“笔记”做书名,似乎名实未符,理应另拟书名。

近阅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一书,怦然心动。此书是他在双目几乎失明的状况下所作,全书突出一个“忆”字。他写道:

惟涉笔追忆,乃远自余之十岁童龄始。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其在记忆之外者,足证其非吾生命之真。非有所好恶高下于其间,乃凭记忆而自认余之生命。

他返观学术人生,惟有记忆所及且能用文字记述者,才是对一己生存发生过实际作用,算得上真正的生命轨迹;凡是已被遗忘者,“足证其非吾生命之真”。他又写道:

故凡余所述,皆属一鳞片爪,而已费九牛二虎之力。但既到老不忘,则可确证其为余生命中之重要部分,务求叙述真实,亦属余对生命之自惜。纵属一鳞片爪,在余则弥自珍重。

这本薄薄的双“忆”之著,比之钱穆先生逾千万字的学术著述,自然分量不重;但其心理重量却无法估计,不仅视之为自己生命的一份真实记录,而且从中可以令人感到“国家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至于“一鳞片爪”,自然是谦词亦复确言,我们期待有更详尽的钱穆学术评传问世。

我的这本小书,所述无非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文本,或追忆师长身影,描述异地游踪,记录亲历往事;或评议历史上的“人物思想学术”,以及阅读古代作品时的一些体验和经验,也算得广泛意义上的“忆”吧。至于散乱无序,长长短短,于“一鳞片爪”倒很贴切。因借钱穆先生之语,命名为《鳞爪文辑》。

此书编排,大致依《半肖居笔记》之旧,再加损益变化,从八卷增为九卷。原来的卷一“学人剪影”,只收我回忆钱锺书先生文章一篇。自1998年钱先生逝世后,我又陆续写了七八篇文章,故别析出“钱学拾零”为卷一。卷二“学人剪影”也补进几篇纪念几位学术前辈的文字。卷三“文史断想”、卷四“考论杂谭”、卷五“字词天地”,标日未变,均属半学术性的札记,与“笔记”、“随笔”的性质较为接近,但分类并不严格,这三类之间,容有交叉。“序跋集萃”是为朋友或自己的论著所写的前言和后记,虽不免为“命题作文”所困,自信还是借此机会表达个人的一些学术观点与信念;但篇目较多,因而依照为人、为己分为两卷(即卷六、卷七)。卷八“人文记游”,仍保持《半肖居笔记》的原貌,而卷九“雪鸿印痕”,则是这次新编的,所收三篇文章均为1998年以后所作,都是应邀在不同场合下介绍自己的学术履历,带有自传因素。我的这些东鳞西爪的文字,其内蕴,其文采,均不足以承载“生命之真”;惟愿生命不止,笔耕不辍,戒怠务勤,继续以文字安顿自己的人生。

王水照

2007年9月10日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的学术论文以外的单篇文章结集。全书共分九卷:卷一“钱学拾零”;卷二“学人剪影”;卷三“文史断想”;卷四“考论杂谭”;卷五“字词天地”;卷六“序跋集萃(上)”;卷七“序跋集萃(下)”;卷八“人文记游”;卷九“雪鸿印痕”。这些文章或追忆师长身影,描述异地游踪,记录亲历往事;或评议历史上的“人物思想学术”,以及阅读古代作品时的一些体验和经验。  我的这本小书,所述无非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一文本,或追忆师长身影,描述异地游踪,记录亲历往事;或评议历史上的『人物思想学术』,以及阅读古代作品时的一些体验和经验,也算得广泛意义上的『忆』吧。至于散乱无序,长长短短,于『一鳞片爪』倒很贴切。因借钱穆先生之语,命名为《鳞爪文辑》。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鳞爪文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大家小品丛书
9787224082319
如需购买下载《鳞爪文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2.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 462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鳞爪文辑是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