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尽头是民国
晚清尽头是民国封面图

晚清尽头是民国

思公,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讲述近现代不寻常人物的命运的通俗历史读物。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龚半伦、赛金花、秋瑾、宋教仁、袁世凯、张作霖、王国维、章太炎、陈寅恪、胡适、叶公超、袁寒云……他们异于常人的作为,足以令读者唏嘘不已。语言机智、洒脱,无说教气;故事生动曲折,吊人胃口,可读性强。配有25幅历史老照片。

书籍目录:

民国篇

辑一

章疯子五骂

名士袁寒云

叶家叔侄

好人胡适

王国维的自沉和陈寅恪的自隐

北大莫忘鲁思义

备受冷落的赛珍珠

辑二

袁世凯枪毙北京市长

歪鼻子段祺瑞

五四运动中的曹汝霖有点冤

张作霖杀李大钊

“岂有此理”吴稚晖

汪精卫会见溥仪后的哭声

胡适对汪精卫的情结

辑三

刺杀新民国:宋教仁谋杀案之谜

一宋教仁之死

二离奇的破案

三凶手武士英

四青帮应桂馨

五阴人洪述祖

六解读密电函

七袁世凯嫌疑

八赵秉钧嫌疑

九陈其美嫌疑

一○系列连环案

一一谋杀新民国

晚清篇

成败林则徐

伟哉曾国藩

李鸿章的马关之耻

状元宰相翁同繇

漫谈龚半伦

刺杀慈禧未遂案

赛金花救慈禧

应给明恩溥立个碑

十葬秋瑾

近代国歌词话

后记

本书是关于历史方面的。提起和历史的缘分,想起一个人原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的黎澍主编,说来话长。“文革”开始时,我在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上学,中断学业。1970年,十五岁分配到工厂。这和黎澍这个大学者怎么联系得上呢?可能受家庭影响,从小爱看书,所以在工厂八年,常背个大书包,与一些好读书的朋友交换看,有头没尾的,无头有尾的,杂七杂八,什么都读。“文革”结束,父母平反,萌发想调个工作的念头。从电话本上知道有了社科院,下面好多所,觉得自己有点历史知识,想一试。正好母亲有熟人认识黎澍,就找到他家。

黎家那时在建外灵通观,进他家首先看到房间墙壁全是从地板到天花板的书柜,是他自己找人专做的,好多小门,很少见。写字台上也全是书籍和稿件,旁边一个条案也如此,这在老干部家很少见。黎个子不高,完全秃顶,戴黑框眼镜,湖南口音很重。记得他问我读了些什么书,我答了,还说想考大学,工厂三班倒,离家远,不方便。简单谈了谈,黎就说社里需要个通信员,发取文件,邮寄稿件和杂志等,如同意,可调来。这样1977年我就调到社科院《历史研究》,由于工作关系,几天就要到建外院部取文件,常搭上接黎澍的小上海车,见面机会多,但黎平时沉默少言,我去他家,常是徐滨阿姨和我聊。

黎澍在杂志社威望很高,极受尊敬,因为他是“文革”后第一个从反封建专制主义角度批判“四人帮”的,也是最早提出为吴晗平反者之一。他在1977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封建主义思想、帝王思想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重现,实可谓反动之极。”他毫不客气地批判“四人帮”“是封建反革命专政,与广大人民群众为敌,为谋取自己狭隘阶级利益为目的,所以只能依靠常常是极端残暴的高压政策来维护自己……”在当时,黎的文章影响非常大,是理论界思想解放的先驱。那时,在办公楼走廊里,常能听到从会议室里传出黎澍高昂的湖南腔的慷慨陈词。《历史研究》杂志社也由于黎的存在而备受关注。我以小小工作人员的身份都能感觉到,对历史更产生了极大兴趣。

我在《历史研究》工作仅一年多,考入大学,选了历史专业,毕业留校,当了两年助教,后得到奖学金去澳洲国立大学读研究生自走进《历史研究》到硕士毕业整整十年。也许最后用英文写论文写伤了神,1988年底回国便弃学进了公司,,脱离学术圈,也不再动笔。幸读书之习未全弃,业余翻阅史卷,杂览百书,不时有所思也有所得。直到年近半百,接触网络,看着看着手发痒,也写点小文,后在搜狐开了博客,陆续写下几百篇文章,发发议论,聊做情趣。也许不在其业,心情反而松弛,没有压力,从读者反应看,文章较受欢迎,我的博客点击超过三百万次。

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部分关于晚清和民国历史的一些文章整理成集,权作本人热爱历史的一点结果。出版之际,想起黎澍先生,先生于我有恩,无以为报,问心有愧,有负先生当初爱护之意。此书就当给先生的一件遥寄之礼了。

内容摘要: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辛亥革命的那一群时代精英。他们超越自身利益的信念、以书生之躯披坚执锐的勇气、审时度势的睿智乃至个人深厚的学养,都令人刮目相视。他们埋葬了沿袭两千多年的家天下专制王朝时代,为中国开民主共和的历史新声。  他们是书生,却舞刀枪、扔炸弹。睽诸历史,历朝历代没有一个书生群体有这样的胆识与勇气。仅此一点,他们就将随日月而不朽。他们不是改朝换代的附庸与工具,而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他们不耽于言论,而是果绝地行动。贤者如蔡元培,也曾入暗杀团制造炸弹;博者如章太炎,也坦然入牢监;名者如汪兆铭,誓以一死之搏为革命领袖层正名。  他们首开了一个历史先例:以谈判而不是暴力完成一次变更政权的革命。不是一方的投降,不是对一方的彻底消灭,而是寻求共识,达成妥协。这充分展示这一代人的政治智慧(包括当时的袁世凯)。  旧时人事,在今日寻常百姓看来,别有一番清新面目。  三千年未有之时代大变局下,奇人物遭遇怪命运:民族英雄林则徐轻率禁烟,中兴名臣李鸿章忍辱负重,状元宰相翁同稣清谈误国,鉴湖女侠秋瑾十度迁葬,宪政之父宋教仁上海遇刺,第一总统袁世凯北京反贪,民国大公子袁克文落拓尘世,燕大副校长鲁思义奔走筹款,有学问的革命家章疯子五骂惊世,“我的朋友”胡适之温雅待人……一口气读下来,似乎熟悉的人物显得陌生,陌生的人物变得生动。【作者简介】  思公,本名彭红,北京人。1955年生。1970年起在北京某工厂做工八年。198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硕士学位。先后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光大集团等。年近半百接触网络,看着看着手发痒,也在搜狐开了博客写点小文,陆续写下几百篇文章,发发议论,聊作情趣。不靠此业吃饭,心情反而松弛,没有压力。文章很受欢迎,博客点击量超过三百万次。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晚清尽头是民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3389643
如需购买下载《晚清尽头是民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桂林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 280 印数 10300

书籍信息归属:

晚清尽头是民国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0.5-49 的主题关于 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中国-近代-通俗读物 ,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中国-现代-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