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5.0
书籍简介整理中
创新探索
从东亚环流突变到全球变化研究叶笃正院士毕生耕耘不息/高登义
天地奥妙
黑洞/苏宜
恒星的一生与赫罗图/卞毓麟
空间和空间天气/王水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王谷岩
光与生命/王谷岩
热与生命/傅亚珍
蛋白质、水与生命/傅亚珍
森林功能知多少?/胡舜士
北极的奥秘/刘嘉麒
探源究理
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李竞
用树木阻挡能治理“沙尘暴”吗?/蒋高明
善事之器
测量太阳辐射功率的故事/林元章
与噪声作斗争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陈佳圭
前瞻溯望
提丢斯-波得定则的故事/马星垣
魏格纳和“大陆漂移说”的故事/张少泉
温带的“萨王那”中国未来最大的野生动物乐园/蒋高明
α射线的研究和原子核的发现/沈慧君郭奕玲
航天员选拔中的科学思维/李龙臣
科学现在时
谈谈外来物种的入侵/钱迎倩
在城市里创造自然/蒋高明
淀粉,我们的糖源/孙万儒
氢能本世纪的新能源/尹冬冬
警示与反思
戴上口罩才想起环保?/蒋高明
体验与启示
看见原子/张开逊
发明高温传感器/张开逊
小明求知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宋心琦
请不要责备道尔顿/宋心琦
荧光棒的妙用/宋心琦
蜡烛在人造卫星上燃烧得更快些还是更慢些?/宋心琦
行万里路
珠穆朗玛峰现代环境变化/高登义
读万卷书
“B模式”的启示《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简介/刘静玲
馆长导游
走进海淀公共安全馆/闫新民
前言
小学、初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关系到“科教兴国”的基础,是目前我国教育和科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两年前在一次科学家茶话会上,几位科学家提出:面对这样的任务,科学界能够做些什么?自己能够做些什么?经过几番讨论,有了一个构想:编写一套适应高小、初中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以阐明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的科普丛书。
目前,高小、初中阶段的科学素质教育,仍是一个需要积累经验、力求完善的课题。为此编写的教材和以介绍博物知识为主的科普读物,一直得到重视并不断有所增益。而以阐明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的读物,尽管更加贴近素质教育,却相对薄弱。本套丛书的目的就是尝试使这个薄弱的方面得到一些加强。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有理念的乃至哲学的一面。而实践体验,则必须结合具体的“一事一物”。这使得这方面的科普不同于系统知识和博物性质的科普。但是,科普的内容归根结蒂是出自科学家的工作,而科学家的工作研究科学,正是针对着“一事一物”运用其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过程。因此,一个科学家,特别是“身经百战”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很好的普及。
于是我们把编写的方式定为“科学家讲科学”,并以此作为丛书的名称。这种构思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支持。我们陆续组织了不同学科、热心于青少年科普的科学家们草拟结构、分工编写,邀请同行们参加撰稿,并于2004年出版了第一辑作为实验本。现对第一辑进行修订,与其后组织的稿件一同出版,共结成5辑。每辑包括30余篇适于中小学教师使用,并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科普短文。文稿的编撰原则是每篇讲述一项科学知识和过程,并在正文之外加旁注和跋作为导读,着重阐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究。
书中文章各自独立,一事一讲,互不牵制。不同学科之间在篇数上保持大致的平衡。文章分两类,一类是新的创作,是主体;另一类是若干科普佳作的直录。两者的正文均保持作者自己的风格,作者以及编者利用旁注和跋以实现导读和提示。
思想和方法都是发展的。我们希望帮助读者领悟,但更重要的是启发读者思考。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都是用于科学问题的处理,而处理问题的途径从来都不会是独一无二的,都必须依靠判断和选择。所以我们主张在导读中不但不去回避,而且要尽力表达不同的观点。有了分歧和比较就有了更加宽阔的思考空间,而往往是从思考碰撞出的火花中人们找到了发展的种子。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科学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对教师队伍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性劳动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奋斗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乐于相携、便于咨询的伙伴。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往往是生活中真善美的现场,好奇、怀疑和智慧运行的疆域。长期以来,那么多人让自己停留在动人的科学探索现场之外,多么遗憾!恒星的一生与赫罗图、黑洞、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戴上口罩才想起环保?蜡烛在人造卫星上燃烧得更快些还是更慢些?……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尽在其中! 一个科学家,特别是“身经百战”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思想和科学方法很好的普及。于是我们把编写的方式定为“科学家讲科学”,并以此作为丛书的名称。计划自2004年开始分辑出版。每辑准备刊载30篇左右适于中小学教师使用,并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科普短文。每篇讲述一项科学知识和过程,并在正文之外加旁注和跋作为导读,着重阐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究。 书中文章各自独立,一事一讲,互不牵制。不同学科之间的篇数上保持大致的平衡。文章分两类,一类是新的创作,是主体;另一类是若干科普佳作的直录。两者的正文均保持作者自己的风格,作者以及编者利用旁注和后跋以实现导读和提示。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科学家讲科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4014292 如需购买下载《科学家讲科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科学家讲科学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8.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34.73 的主题关于 科学知识-中学-课外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