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
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封面图

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

熊海燕,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0.0

书籍简介:

犯罪是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然而人们在解读犯罪的时候,却总是试图回避犯罪的社会根源。事实上,犯罪不是个体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学视角理解犯罪问题应当是一种通常的研究路径,这种研究路径一般被称为“社会犯罪学”。社会犯罪学是结构的犯罪学,但犯罪学正逐渐远离原先的结构焦点而趋向个体主义。西方犯罪学最为中心的三个问题在于: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导致犯罪率的差异问题;种族、族群、阶级和性别作为结构性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指标,导致犯罪率的差异问题;法律对于犯罪的反应,以及如何受到种族、族群、阶级、性别和其它非法律因素影响的问题。这三个犯罪学的中心问题是其它学科无法回答的,只能够求助于社会学。社会学与犯罪学的密切关联,可见一斑。

作者介绍:

熊海燕,女,1978年生,湖北襄阳人,澳门大学犯罪学博士(PhD),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亚洲犯罪学学会监事、澳门犯罪学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法学、犯罪学、法社会学、司法制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出版专著1部,参编、翻译法学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联合国课题、区际合作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学与犯罪学

第一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学的想象力

第二节 社会学的犯罪学

第三节 犯罪与合法性

第四节 多元、共识与冲突

第五节 结构焦点与个体主义

第二章 社会结构理论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与犯罪

一、现代化与犯罪

二、经济与犯罪

第二节 社会解组理论

一、早期理论

二、社会解组理论的复兴

三、对社会解组理论研究现状的批判性总结

第三节 失范理论

一、失范的定义

二、失范理论

三、机构性失范理论

四、相对贫穷理论

五、一般紧张理论

第四节 文化偏差理论

一、亚文化理论

二、差别机会理论

三、暴力亚文化理论

第三章 社会过程理论

第一节 社会学习理论

一、不同交往理论

二、差别强化理论

三、中和理论

第二节 社会控制理论

一、自我观念理论

二、越轨遏制理论

三、中和理论和漂移理论

四、社会联系理论

五、自我控制理论

六、控制平衡理论

七、强制控制理论

第三节 生命历程理论

一、紧张控制理论

二、互动理论

第四章 社会反应理论

第一节 标签理论

第二节 冲突理论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理论

一、多元并存的合法语境

二、犯罪性的私有化与自我控制

三、合法性的非合法化

四、位置性与后现代的不满情绪

第六章 女性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内容摘要:

《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全面阐述了社会犯罪学有关犯罪原因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社会结构与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犯罪学、犯罪与合法性、共识与冲突、结构焦点与个体主义、经济与犯罪、现代化与犯罪、社会解组理论、失范理论、亚文化理论、社会过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生命历程理论、社会反应理论、标签理论、冲突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类、社会学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法学类、社会学类、犯罪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的教学用书,对党政机关、司法系统从事刑事法律研究与管理的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囊括了西方社会犯罪学的主要原因理论,对于社会结构方面的深层次罪因及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作了深刻说明。书中的一些提法,如社会结构与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犯罪学、犯罪与合法性、共识与冲突、结构焦点与个体主义,涉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用来解释社会犯罪学的犯罪原因理论,既新颖又颇为恰当。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3029247
如需购买下载《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社会犯罪学的原因理论是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5.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17 的主题关于 犯罪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