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传
丁甘仁传封面图

丁甘仁传

杨忠, 著

出版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在对丁甘仁生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收集的基础上,以传记的形式,记述丁氏学医、行医的全部经历。

书籍目录:

第一章孟河开篇

第二章蒙学乡里

第三章近朱者赤

第四章初学岐黄

第五章苏州行医

第六章贵人相助

第七章不解风月

第八章上海福地

第九章名震申城

第十章抵制美货

第十一章中医胜擂

第十二章杭州避难

第十三章振臂一呼

第十四章呈文当局

第十五章办学之初

第十六章励精图治

第十七章锲而不舍

第十八章鞠躬尽瘁

第十九章著作等身

第二十章后继有人

篇余

丁甘仁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一刻。可总有一些名字却始终名垂医史,万古流芳。孟河医派传人丁公甘仁先生,乃孟河四大家之一,丁家的代表人物。他勤学深研不问寒暑,早年从业于马仲清、丁松溪和一代宗匠马培之先生,对马氏内外两科之长(包括喉科)能兼收并蓄;后又转至姑苏开业,兼蓄吴门医派温病之长,最早提出伤寒、温病学说一体论,开中医学术界伤寒、温病一体之先河;中年在上海开办中医专门学校,勇立于近代中医药学校教育之潮头,造就了大批中医药人才。想必丁公的名字也应归入不能被后世遗忘之列的。然令人遗憾的是,遍览各大书店,书架上始终未见有丁公的传记,心里不免有几许怅然。

前些日,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杨忠先生找到我,邀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新作《丁甘仁传》作序,我心头一振,便欣然应允。

拿到书稿,花了几个晚上拜读,觉得兴味满纸。当我读完全书时,心中除了欣喜,更多的是感动。一来,感动于本书的主人公丁甘仁先生,一生坎坷跌宕,从他生命轨迹中折射出一代中医大家的人格魅力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这份感动足以令吾辈等后世中医人奋马扬鞭,不敢停歇。二来,感动于本书的作者杨忠先生,一位从事临床30年的西医工作者能对中医事业产生如此浩然的兴趣,且一发不可收拾,他在茫茫史海中泛舟,寻觅被岁月滤过的碎片,串联成文字,其间的艰辛与心血非常人能想象。这份感动始终鼓舞并鞭策着我们这些从事孟河医派研究工程的中医人。

就在我捉笔涂鸦以上这段文字的时候,从北京传来消息,我院申报的课题《孟河医学流派传承规律与传承模式的研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杨忠先生之前辛劳付出的价值以及本书的史料参考价值会越发得以体现。同时也相信和我一样有幸拜读此书的广大读者,能够从书中找到岐黄薪火得以绵延数千年的原因所在,能够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执著前行。

有书在手,有路在前,此行不枉,此生不虚。

也算是序。

张琪

2007年8月18日

于常州孟河医学研究所

后记

大约2004年冬,我被安排到了一个新工作岗位,即专职从事市中医药学会工作。之前,我一直从事西医,有着30年的医龄。

中医或者说中医行政工作,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既没有激情,也没有挑战,即便如此,我还是要感谢这个岗位,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医的人和事。这种机缘与巧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改变了我,也得以展示人生的另一种价值。

从那一刻起,我与中医结下了“缘”,可以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看书。古人日:“近朱者赤。”这期间,我对中医面貌有了大致的了解,览读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等等中医经典,结识了一些古今中医人物,如张仲景、孙思邈、叶天士及裘沛然、朱良春、席德治等等。第一次知道孟河四大家,亦对一些学派、学术有了肤浅的认识。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我忽然发现了一些过去从来不知道的东西,那就是中医魅力和承载的人文内涵。

阅读之余,掩卷沉思,久而久之,心开始悸动不安起来,尤其是在这个“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寒冷”季节,中医的“春天”在哪里?职业的敏感,责任的驱使,感觉到有种强烈的难以抑制的欲望创作。

说实话,写这部传记,目的性太强,又似乎带有一些情绪和针对性,那就是,迄今,书架上还没有一部关于中医人物传记的出现(至少我没有看到),与其他洋洋大观之比较,中医方面几乎是空白,难道他们“不值得写”?或者“没什么可写”?心中不免有几许愤然。众所周知,神农,以尝百草救生灵;岐黄初萌,中医崛起,无疑是中华传统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而我们惟缺的是一种敬畏之情和一颗虔诚之心,难道不是吗?!

作为中医文化积淀深厚,孟河医派发轫地的常州;作为孟河四家丁甘仁的同乡故里,除了骄傲、自豪、感动,还有内疚、遗憾、思考。前辈传承的中医精髓,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我们在敬畏之余,除了学术上,似乎还欠缺些什么,那就是没有一人能为他们树碑立传(指文艺类),这是中医人的遗憾,更是常州人的遗憾,加之“废止中医”的悖论日趋嚣狂等原因,更激起我创作热情,这就是我创作《丁甘仁传》的初衷。

在我看来,“传”是很难写的文体,而创作又是如此艰难,难在没有他(丁甘仁)的历史资料(或者说很少),同时,自己与传主之间隔了一个时代,对他的生活既缺乏具体的认识,又缺乏感性的体验,加之本人从未学过中医,势必给传记的真实性带来影响。即便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出了本《名医摇篮》里有他的一些情况,也最多是一些抽象的年谱和他后期办学的经过,不足以串连他一生的内容。所以在很长时间里,迟迟没有动笔,总感觉到准备不充分,酝酿不成熟。

于是,我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在一定范围内去寻觅、收集。在那些日子里,图书馆抑或书市,节假日成了我必然的去处。一个面包、一瓶矿泉水伴我在书山文海里游弋,用最原始的方法,去抠挖哪怕一丁点蛛丝马迹或只言片语;另一方面,以快餐式饕餮中医典籍,汲取、恶补必需之元素。

多次往返于杭州、上海、苏州、孟河,冒寒暑,忍风雨,来去匆匆,沿着传主的生命轨迹去探寻。多少次与老乡交流谈心,如浪人一般一遍遍乞讨岁月的残羹,索取仅存的历史信息;长久徘徊于时过境迁、人非、物非的街头;领略前辈沐浴过的风雨;感受曾经的沧桑和烟云。就这样如痴如醉,来来回回走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夕阳西下暮色压顶。

2006年,一个隆冬的午后,在飘飞于江南的那一场雪之中。我只身前往孟河嘉山,去丁公的坟冢拜谒。纵然山路崎岖,阡陌难寻,这苦恋般的心结,仿佛与我前世有缘。一束菊花、一腔热忱、一个深深的鞠躬,带去一个时代的敬仰与问候,面对一丘黄土、一地枯草、一方冰冷的石碑,不顾山坳寥旷、冷瑟,久久伫立于凛冽的风中,默默凝视,用心灵去倾诉、去交流、去感悟。看着孑然静默、阴阳两隔的丁公,抖一抖身上的积雪,仰望空蒙的苍穹,潸然泪下,一声叹息:“归来兮!”道出创作的艰辛与困惑,又觉不忍去搅动那份永恒的宁静与安详。其实,只要到这里就足够了,一切疑问都会得到释然,也会读懂所有的历史与细节,更会得到丁公的庇佑,这或许就是禅悟吧?

孟河医派传人、开拓者丁甘仁,在近代中医史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得益于以教学为载体,最有效、最直接地传承了中医国粹,无疑是孟河医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一生大部分处于清末,他身上的时代特征是鲜明的,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澜人生,也没有引人入胜的传奇经历,但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给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实,作为本书作者而言,虽写的是丁甘仁,却同样是怀着对无数中医前辈的敬仰之情,更是对博大精深中医文化的崇拜,使我自然而然地以一种后来者的虔诚之心,去尽可能还原他的历史形象,让后人解读一个世纪前的医人生涯。

写这部作品,看似一种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多年来,我一直试图挖掘自己的文学潜质并结合自身的职业,写一部中医人物传记的作品,偶然的机遇,恰当的时间,都契合于必然之中,亦了却我久蓄于心的夙愿。

看过《丁甘仁传》初稿的人,褒贬有之,见仁见智。他们大多是业内人士或最有发言权的人。乃如,上海中医药大学谢建群(党委书记),张如青、潘朝曦等教授;丁甘仁四世孙丁一谔先生;丁氏姻亲席德治前辈;南通市道恒长寿研究所丁恒山所长;常州孟河医学研究学者(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夏亭先生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夏亭先生为本传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照片;丁氏姻亲席德治老前辈,耄耋之年的他还为本传欣然题跋,这些均令我甚为感动。

那些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给了我许多建议和第一手资料,尤其是那些在稿子上的批注和提出的宝贵意见,给予我很大启发,使我在困顿中有了醍醐灌顶、峰回路转的感觉。当然,对那些谁也说不清的人和事,没有必要刻意去考证或质疑,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说,只要符合人物基本特征和历史规律,没有原则性出入亦不违背逻辑的话,是可以被“激活”的,难怪乎席德治老先生看后,在书跋中说“……本文以章回小说形式,既是传略,又是传奇,手法独特新颖。”我想,与其在争论中被岁月湮灭,不如在创作中复活。所以本传手法技巧上,更多倾注于创作性,或称之为“传记小说”也未尝不可!

当然,本传的主轴,在“大事”上,以正史为基础,野史作补充,在“小事”上,则遵循历史逻辑,发挥艺术想象。由于手头资料有限,仍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未被挖掘。感叹今去古已远,遗珠之恨,恐怕难见天日,也成为永远的遗憾。

创作中,深感困难重重,心身疲惫,曾有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咬牙挺过来了。在反复推敲,数易其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样子。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自感丑得不得了,羞于见人,不知“公婆”(读者)能否认可,我一直忐忑不安。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所以,舛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丁氏后人或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斧正赐教,并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经过两年多的创作,这部20余万字的《丁甘仁传》,终于在2007年夏完成了。原本想写得更长些,包涵内容更广些、更丰富些,实在是江郎才尽,文思枯竭,加上素材匮乏,只好就此作罢!

当键盘敲下最后一个字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交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付梓。在我看来,惟有他们是这部书最理想的归属,倘若丁公在天有灵,亦是如此,似乎有种“完璧归赵”非她莫属的感觉。天遂人愿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在第一时间爽朗应允,欣然接受。

至此,我有种如释重负之感,多年的心血倾注其中,总算没有白费。当然,“传”还不成熟,总觉笔力不够,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推敲。即便如此,至少目前《丁甘仁传》的问世,使中医人物在书架上有了立锥之地,欣慰看到孟河医派人物,亦能走出学术跻身于文学传记行列,也算填补了为“中医人”树碑立传的空白,为此而感到自豪。就我而言,也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或者说笨鸟先飞,从此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中医人物文学作品问世。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常州市卫生局朱雄华局长、蔡忠新副局长和中医药学会领导,以及不少朋友、同仁的鼓励和帮助。尤其是,我单位常州市中医院院长张琪女士,在百忙中为本传作序,使该书增色不少,除此之外,还为本书出版提供了帮助。如果没有众人支持和帮助,本传的完成、出版是很难预料的。不得不带一笔的是,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当我伏案夜深,为我续茶煲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凡此种种,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杨忠

2007年10月于常州

内容摘要:

  孟河医派传人、开拓者丁甘仁,在近代中医史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得益于以教学为载体,最有效、最直接地传承了中医国粹,无疑是孟河医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本书介绍了丁甘仁先生的生命轨迹。他一生坎坷跌宕,荣辱不惊。从孟河学医到苏州悬壶,再到上海开业,一步步从逆境申走来,最终成为一名名声显赫的医生。本书向读者展示丁甘仁先生的人物特征,还着重介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未民初)中医生存面临的危机,亦揭示了社会各界为保存中医国粹的抗争历程。本书是迄今面世的首部以文学体裁讴歌孟河医派人物传记之作,对当今中医药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传共分20章,介绍了丁甘仁先生的生命轨迹。他一生坎坷跌宕,荣辱不惊。从孟河学医到苏州悬壶,再到上海开业,一步步从逆境申走来,最终成为一名名声显赫的医生。中年以后,他面对“欧风美雨”以及北洋政府歧视中医的不艮困境,顶住压力,倾其所有,与上海中医界有识之士一道,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为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无疑是我国中医教育的先驱。  本《传》向读者展示丁甘仁先生的人物特征,还着重介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未民初)中医生存面临的危机,亦揭示了社会各界为保存中医国粹的抗争历程。  作者独辟蹊径,文笔独到,手法新颖,怀着敬畏之情解读丁氏的内心世界。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又兼顾创作的艺术规律,再现并激活了一代宗师丁甘仁的歧黄人生。  本文是迄今面世的首部以文学体裁讴歌孟河医派人物传记之作,对当今中医药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读来兴味盎然,令人卷不释手。【作者简介】  杨忠,1957年10月1日出生,祖籍江苏无锡。医师,从事西医,临床数十年,供职于江苏常州市中医医院(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曾在省、市杂志、报刊发表散文、诗歌若干,并多次得过征文大赛奖。没有大喜大悲的人生经历,也没有可圈可点的光辉业绩。平凡但不平庸,就像阳光灿烂的小草。自叹:为医无名,从文缺才;平素不炒股、不跳舞、克己本分,惟读书寻乐,别无所求。面对物欲纵横的世界,却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持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的心态。没有什么比写作更惬意的事,即便是劳命伤财毫无结果,至少,让我享受了过程,体验了快乐,足矣!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丁甘仁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11210927
《丁甘仁传》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219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丁甘仁传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6.2 的主题关于 丁甘仁(1865~1926)-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