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性
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性封面图

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性

郑鹏, 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2.0

书籍简介:

刘再复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了“文学的主体性”,并且引起很大的论争。至此,主体性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常见的词汇之一。本书试图以主体性问题的提出为中心和契机,以能够连贯起两个时期的作家的主体概念为线索,部分地描述和解析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面对主体性问题的时候所处的境遇和选择,也希望能避开历史的间隙,寻找连贯当代文学历史与研究思路的方向。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主体”?

二、什么是“主体性”?

三、中国当代文学与主体性问题的相遇

第一章 话语的变迁与主体问题的兴起

第一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向

第二节 人道主义的思潮中“人”向主体的过渡

第三节 文学的技术与主体的构造

第二章 主体性:深刻的变革

第一节 当代文学的主体抉择

第二节 异化的主体,还是“社会主义新人”?

第三章 再反思:文学的主体性

第一节 个体主体性:黑格尔背后的康德

第二节 整体主体性:康德背后的黑格尔

第三节 一种模式,两次论争

第四章 主体性的文学景观

第一节 “小说愈来愈有可写的了!”:新主体与新世界

第二节 “你不可改变我”

第三节 知青主体的浪漫与失落

第五章 主体性的衰落

第一节 “文学家”的消失

第二节 切近自我:面向个体的“写作”

第三节 90年代后文学中的后政治主体

第六章 主体的新空间

第一节 城市的形式与主体的形式

第二节 最后的能动性:主体性的道路

余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性》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常见的词汇之一,恐怕也是最为多义和含混的词汇之一,它以其歧义丛生的复杂性不断牵动着人们反叛和辩论的神经;与此同时,这个哲学化色彩异常浓厚的术语却也已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长中的核心关键词。从基本哲学内涵上说,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比较明确的,首先,它意味着在主客二元对立中主体所具有的某种性质;其次,它描述了主体所处的某种存在状态。然而一旦用在文学领域,这种哲学的清晰性却变得面目全非。人们总是习惯在不同的语境和含义上去使用这个词,却并不急于给它一个明晰的定义,它是哲学的,同时更是实用的。理论家与评论家刘再复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它涵盖了作家、评论家、读者、文学作品等多重含义,武断地在人物、文学系统、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创新、文学的独立性等各种对象上来使用这个概念。从此以后,对文学的主体性的界定和使用就显得更为混乱和随意。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脉络以及文学的主体性问题在其中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我们有必要重新认真审视这个习焉不察的术语,给它更严谨而合身的限定,对它进行专题性的梳理,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中,重新赋予它新的、更有力的界说和更充实的内涵提供基础和准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4904845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郑州出版单位河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性是河南大学出版社于2011.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