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细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病原细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封面图

病原细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张兆山,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介绍了细菌的结构、新发和复发细菌体病原体、可能作为生物的病原菌及其预防措施,抗菌药物及耐药性,病原细菌研究中的前沿领域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病原细菌概述

第一节细菌与病原细菌

一、一个充满细菌的世界

二、病原细菌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细菌形态与超微结构

一、细菌形态

二、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细菌特殊结构

第三节细菌毒素

一、细菌内毒素

二、细菌外毒素

参考文献

第二章病原细菌与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病原细菌与细菌性疾病的复发

一、埃尔托弧菌与霍乱

二、鼠疫杆菌与鼠疫

三、马尔他布鲁菌与布鲁菌病

四、鼠伤寒沙门菌以及其感染与流行

五、白喉暴发与免疫失控

六、人-猪链球菌的感染与流行

七、百日咳杆菌与百日咳

八、脑膜炎奈瑟菌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九、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病

十、细菌与性传染病

十一、立克次体与战壕热和恙虫病

第二节20世纪后期发现的重要病原菌

一、嗜肺军团菌与军团病

二、莱姆螺旋体与莱姆病

三、幽门螺杆菌与胃炎及胃肠溃疡

四、霍乱弧菌0139与霍乱

五、大肠埃希菌0157:H7与出血性肠炎

六、金黄色葡萄球菌TSST-1毒素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七、埃里希体与人埃里希病

参考文献

第三章病原细菌的生物危害

第一节病原细菌的生物危害及防护对策

一、病原细菌的生物危害

二、病原细菌的防护对策

三、重要病原细菌的生物危害性及防护对策

第二节细菌毒素的生物危害及防护对策

一、细菌毒素的生物危害

二、细菌毒素的防护对策

三、重要细菌毒素的生物危害性及防护对策

参考文献

第四章病原细菌的抗菌药物及其耐药性

第一节抗菌药物的分类

一、基本概念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细菌的耐药性

一、耐药性分类

二、耐药性的机制

第四节针对耐药性的对策

参考文献

第五章细菌致病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致病相关的遗传物质

一、染色体

二、质粒

三、噬菌体

四、致病岛

第二节细菌间基因的水平转移与致病性

一、质粒介导的基因转移

二、噬菌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三、致病岛在病原茵间的转移

第三节基因转移与细菌进化

一、质粒的获得与进化

二、噬菌体转导与进化

三、致病岛在细菌毒力进化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六章细菌的分泌系统

第一节Ⅰ型分泌系统

一、Ⅰ型分泌系统的特征

二、Ⅰ型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三、分泌蛋白的特征

四、Ⅰ型分泌系统的分泌信号

五、Ⅰ型分泌系统的应用

第二节Ⅱ型分泌系统

一、Ⅱ型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Ⅱ型分泌系统的分泌信号

第三节Ⅲ型分泌系统

一、Ⅲ型分泌系统的主要特征

二、Ⅲ型分泌系统的组成成分

三、Ⅲ型分泌系统的分泌机制假说

第四节Ⅳ型分泌系统

一、Ⅳ型分泌系统的结构和组装

二、Ⅳ型分泌系统的分泌信号

三、Ⅳ型分泌系统与感染性疾病

第五节V型分泌系统

一、自转运分泌系统(Va型)

二、双伴侣分泌系统(Vb型)

三、Vc型分泌系统

参考文献

第七章病原细菌基因组研究策略

第一节病原细菌基因组研究进展

一、基因组测序简介

二、基因组测序战略及基因组注释

三、基因组学研究重点

第二节病原细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策略

一、致病岛研究

二、膜蛋白和分泌蛋白预测

第三节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策略

一、未知功能基因的鉴定

二、药物靶位及疫苗抗原研究

三、致病性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八章病原细菌的分子诊断技术

第一节基因探针技术

一、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二、基因探针

三、基因探针的标记方法

四、核酸分子杂交方法

五、基因探针技术在病原茵检测中的应用

第二节聚合酶链反应

一、PCR引物的设计

二、PCR反应条件优化

三、PCR衍生技术

第三节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分析技术

一、DNA芯片技术

二、蛋白质芯片技术

第四节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SELEX技术

二、肽核酸诊断技术

参考文献

第九章研究病原细菌基因功能的新方法

第一节重组工程及其在细菌遗传学中的应用

一、传统的体内同源重组

二、噬菌体重组酶与重组工程

三、重组工程的基本技术

四、重组工程的应用

第二节蛋白质组学在研究病原微生物基因功能中的应用

一、在病原微生物遗传变异中的基因功能研究

二、比较蛋白质组学对不同生理状态下病原微生物基因功能的研究

三、在病原微生物致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四、病原微生物的亚蛋白质组学研究

五、免疫蛋白质组学在病原微生物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六、在病原微生物药物抗性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体内表达技术及其应用

一、体内诱导基因的早期研究

二、体内表达技术

三、体内诱导基因的研究进展

四、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章细菌性疫苗研究的新策略

第一节细菌性疫苗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细菌性疫苗研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细菌性疫苗保护性抗原及其表位筛选技术

一、B细胞、T细胞抗原表位的选择

二、保护性抗原的筛选与鉴定

第四节细菌性疫苗研制新技术

一、基因工程疫苗

二、DNA疫苗

三、治疗性疫苗

四、联合疫苗

五、黏膜免疫

六、植物疫苗

七、独特型疫苗

第五节逆向疫苗学

一、逆向疫苗学的诞生

二、逆向疫苗学的范例

三、逆向疫苗学在其他细菌疫苗中的应用

四、逆向疫苗学在病毒疫苗中的应用

五、传统途径和基因组途径疫苗研究的比较

六、展望

第六节抗原组学在疫苗学中的应用

一、小片段肽库的建立

二、建立合适的展示系统

三、人血清筛选抗原

四、揭示病原微生物的抗原组

五、从抗原组中筛选疫苗抗原

六、展望

第七节细菌菌蜕在疫苗学中的应用

一、细菌菌蜕的形成和生产

二、菌蜕疫苗的研制概况

三、细菌菌蜕作为药物递送体系的应用

四、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病原细菌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病原细菌的研究则是医学细菌学的主要内容和精髓所在。本书对病原细菌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介绍了细菌的结构、新发和复发细菌性病原体、抗菌药物与耐药性,以及病原细菌研究中的前沿领域等,旨在将一些有关病原细菌研究的新进展介绍给大家,从而帮助人类抗击危害健康的传染病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  近年来,新的病原生物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对全球医学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完善和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病原生物研究及其相应临床工作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诊断治疗病原疾病的理论和技术。  本分册的要旨在于介绍一些有关病原细菌研究的新进展,以提供人类抗击病原细菌危害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本书共分个章,前四章扼要介绍了细菌的结构、新发和复发细菌性病原体、可能作为生物恐怖的病原菌及其防治措施、抗菌药物及耐药性;后六章重点突出病原细菌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主要涉及病原细菌的基因组学、细菌的分泌系统、致病细菌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致病菌基因功能的新方法、细菌性疫苗的新策略等。内容丰富、新颖。  本书可以作为病原细菌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病原生物学和医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用书。作者简介:  张兆山男,1943年出生。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现任职于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分子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疫苗,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和军队医学重点课题。其中,作为主要研究成员研制的预防由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的幼畜基因工程疫苗,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个基因工程活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被评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作为负责人和主创人员主持的国家“863计划”课题预防婴幼儿腹泻和旅游者腹泻的人源肠毒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和预防肠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工程疫苗目前已完成中试研究。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曾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18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5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病原细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病原生物学丛书
9787122002952
如需购买下载《病原细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病原细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7.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37 的主题关于 病原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