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9.8
内燃机的循环、性能指标、换气过程及燃烧理论基础,分别介绍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供油系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燃烧室的造型、特征及性能的比较,并按专题介绍内燃机的排放、噪声、增压,内燃机的特性和匹配。
第1章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
1.1 内燃机技术概述
1.1.1 内燃机概述
1.1.2 内燃机技术发展状况
1.2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
1.2.1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与假设条件
1.2.2 内燃机的三种理论循环
1.3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
1.3.1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与各项损失
1.3.2 四冲程内燃机实际循环的工作过程
1.4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与热平衡
1.4.1 指示参数
1.4.2 有效性能指标
1.4.3 内燃机实际循环的近似热计算
1.4.4 内燃机的热平衡
1.4.5 提高内燃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技术措施
第2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1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1.1 换气阶段的划分与换气损失
2.1.2 充量系数与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
2.1.3 进、排气系统的动态效应
2.2 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2.1 二冲程内燃机换气形式的分类与时面值的确定
2.2.2 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的阶段划分及其换气特点
2.2.3 换气质量的评价指标及对扫气效率影响因素
第3章 内燃机燃料供给与调节
3.1 内燃机的燃料及其性质
3.1.1 石油制品燃料及其对内燃机的适用性
3.1.2 柴油的标准和理化性质
3.1.3 汽油的标准和理化性质
3.1 .4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及其性质
3.2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调节
3.2.1 对喷油系统的要求和分类
3.2.2 柱塞泵-管-嘴喷油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参数确定
3.2.3 泵-管-嘴系统喷油过程分析与异常喷射消除方法
3.2.4 喷油特性和喷油规律
3.2.5 燃油的雾化和喷雾特性
3.2.6 调速器
3.2.7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
3.3 汽油机燃油供给与控制
3.3.1 汽油机的燃油供给方式及对混合气浓度的基本要求
3.3.2 化油器式汽油机供油系统
3.3.3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3.4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供给装置
3.4.1 压缩天然气(CNG)供给系统
3.4.2 液化石油气(LPG)供给系统
3.4.3 醇类(甲醇和乙醇)燃料在发动机中的燃用方式
3.4.4 乳化燃料及其使用技术
第4章 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4.1 内燃机汽缸内的气流运动
4.1.1 汽缸内气流运动的作用及形式
4.1.2 各种气流运动的主要特征和评定参数
4.1.3 缸内气流运动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影响
4.2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4.2.1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与特点
4.2.2 汽油机燃烧过程与影响因素
4.2.3 汽油机点火过程与火焰传播
4.2.4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与不规则燃烧
4.2.5 汽油机燃烧室与新型燃烧方式
4.3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4.3.1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与特点
4.3.2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与影响因素
4.3.3 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及影响因素
4.3.4 柴油机不正常燃烧--粗暴现象
4.3.5 柴油机的燃烧室
4.3.6 柴油机新概念燃烧系统
第5章 内燃机工况与运行特性
5.1 内燃机运行工况与运转参数分析
5.1.1 运行工况
5.1.2 内燃机有效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5.1.3 "量调节"与"质调节"
5.2 内燃机运行特性
5.2.1 内燃机负荷特性
5.2.2 内燃机速度特性
5.2.3 柴油机调速特性
5.2.4 内燃机万有特性
5.2.5 柴油机螺旋桨推进特性
5.3 内燃机的功率标定及大气修正
5.3.1 功率标定
5.3.2 内燃机功率、耗油率的大气修正
第6章 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6.1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成分及危害
6.1.1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成分
6.1.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6.1.3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计量单位
6.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2.1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2.2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3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与净化措施
6.3.1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6.3.2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6.4 内燃机排放标准
6.4.1 内燃机排放实验规范
6.4.2 内燃机排放标准
第7章 内燃机的排气涡轮增压
7.1 内燃机增压技术与增压方式
7.1.1 增压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7.1.2 内燃机增压的分类
……
《内燃机原理教程》是内燃机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很深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本教程结合专业发展前景,联系工程实际,翔实、系统地阐述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本教程具有以下特色: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内容新颖,语言流畅,图文配合适当,理论联系实际,易于学习掌握。通过对本教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从而提高专业技能,激发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