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论新释
两汉文论新释封面图

两汉文论新释

王守雪,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系作者在博士后出站报告《两汉思想的文学视域》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对两汉文论的重要命题和范畴进行探究、辨析和梳理,以思想史为基础,参考近代以来相关研究成果,兼用解释学的方法,展示两汉文论的基本内容和独特价值。两汉时期,是中国文化整体规模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学及理论整体规模形成的重要阶段。文化心灵的不断丰富和开拓,形成两汉文论的核心。深入探讨两汉文论,对于重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学的特色,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守雪,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出版专著2部,合作编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人心与文学——徐复观文学思想研究》获省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科研项目若干。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淮南子》:“道”、“事”兼举

一 “辩博善为文辞”的淮南王

1.刘安传世的作品

2.“刘氏之书”与诸子思想的整合

3.刘安的思想

绪论

第一章 《淮南子》:“道”、“事”兼举

一 “辩博善为文辞”的淮南王

1.刘安传世的作品

2.“刘氏之书”与诸子思想的整合

3.刘安的思想

二 《淮南子》中的“道”与“事”

1.“道”论:从本体论到历史哲学

2.“事”论:《春秋》精神的折射

3.道、事兼举与中国文论范式

第二章 董仲舒:天人合一

一 《贤良对策》与政论传统的建立

1.儒家文化方向的确立

2.儒生论政与“言天征人”

3.历史意识与“以古验今”

二 天人合一思想隐含的文论因素

1.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解释

2.天地精神与创作观念

3.“气”观念向文学的渗入

三 董氏《春秋》学的文学意义

1.董氏的《春秋》学

2.《春秋》精神的再解释

3.《春秋》与“辞”

第三章 司马相如:赋家之心

一 汉赋:多重思想文化之结晶

1.赋与“诗”

2.汉赋与楚辞、楚赋

3.赋的分类及思想意义

二 司马相如与汉赋精神

1.文化心灵之表现

2.文化意识之发展

3.专制政治对汉赋的局限

三 “赋心”说

第四章 司马迁:发愤为作

一 从孔子、董仲舒到司马迁

1.司马迁的作史动机

2.司马迁的文化精神

3.司马迁的天道观

二 “空文”与“行事”

1.表达愿望与“行事”的重合

2.材料对表达愿望的限制和激发

3.表达愿望对材料的照亮

三 如何理解“发愤为作”

1.“发愤”:以感为体

2.“发愤”:思想人格总的呈现

3.“发愤”:生命精神的扩充和升华

四 如何理解《史记》的“义法”

1.古文家对《史记》“义法”的改造

2.价值理性是“义法”的根源

3.“义法”在表现方法上的典范意义

第五章 扬雄:心画心声

一 知识型人格与学力型作家

1.扬雄“知识型”的人生形态

2.扬雄的人性论及知性主体的建立

3.知识人格与文学心灵的渗透

4.疏离政治、道德之间的纠葛

二 扬雄的文学思想

1.从推崇司马相如到推重“诗人之赋”

2.扬雄对屈原精神的领会

3.“心声”、“心画”之说

三 《法言》人物批评及其文学意义

1.拟《论语》更拟《春秋》

2.人物评鉴:显示思想主干

3.从人物批评到文学批评

四 余论:知性主体与文学主体

1.“天才的想象”和“学力的思索”

2.“学力的思索”工夫要深透

3.学力型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一系

第六章 刘向、刘歆:古学新义

一 追问本源:疏解经学今古文之间的纠葛

1.往古一民间一圣道三维一体

2.古学乃经学的新变

3.古学与王莽新朝

二 古学在东汉的发展

1.尚博通与“贵文章”

2.今古文之争及古学的转变

3.经典解释的知识客观化与汉代经学的总成

三 环绕《诗》学的诸问题

1.四家《诗》义之贯通

2.《诗》由“古事”成就其文化意义

3.《毛诗序》的作者

4.“本义”:历史中形成的解释方向

第七章 王充:以才论文

一 以文合儒:王充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

1.对“文”的重视

2.“文儒”之说

3.以文对士的品评

二 貌合神离:漂浮的文学观

1.王充对《春秋》精神的偏解

2.平面化:文学根据的缺失

3.世俗化:王充对文学功用的认识

4.王充对“文体”的认识

三 尽气尽才:文与儒的才士化

1.才与“博”

2.才与“力”

3.才与“气”

四 王充文学思想的有限意义

结语

附录:心物关系解释中的曲折——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论《文赋》

一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二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三 “应感之会,通塞之纪”

四 综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两汉文论新释——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论为基础》系作者王守雪在博士后出站报告《两汉思想的文学视域》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对两汉文论的重要命题和范畴进行探究、辨析和梳理,以思想史为基础,参考近代以来相关研究成果,兼用解释学的方法,展示两汉文论的基本内容和独特价值。两汉时期,是中国文化整体规模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学及理论整体规模形成的重要阶段。文化心灵的不断丰富和开拓,形成两汉文论的核心。深入探讨两汉文论,对于重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学的特色,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两汉文论新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99268
如需购买下载《两汉文论新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两汉文论新释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2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古典文学-文学理论-汉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