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68.0
本书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老子把它叫做“道”,佛祖把它叫做“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自己的,也是整个宇宙的,人人都可以认识。佛者,觉也。佛性即是人的“能够觉悟之性”,它不是迷信,而是真理。人有佛性,即能觉悟生命之本来,宇宙之真相;即能洞悉万物之幻相,三世之因果。一切一切,了然于胸。一句话,本书即是要告诉你宇宙中有大道,而人是能够悟得大道的精灵。作者认为禅与道有相通之处,用禅宗的公案和禅门经典来与道德经融会贯通,其中穿插许多故事,对《道德经》进行了全面解读。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读来很有启发。
第一章大道之门?
第二章不立二边?
第三章无为而治?
第四章一合之相?
第五章如如不动?
第六章寂然观照?
第七章天长地久?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功成身退?
第十章为而弗有?
第十一章无为体用?
第十二章五蕴皆空?
第十三章度诸苦厄?
第十四章大道无形?
第十五章微妙玄达?
第十六章至虚守静?
第十七章功成百省?
第十八章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泯却二边?
第二十章孔德之容?
第二十一章无我至功?
第二十二章道不远人?
第二十三章道法自然?
第二十四章静处超然?
第二十五章天无弃物?
第二十六章复归婴儿?
第二十七章去大去奢?
第二十八章果而弗矜?
第二十九章慈悲不杀?
第三十章虽小弗臣?
第三十一章不失者久?
第三十二章终不为大?
第三十三章用之不既?
第三十四章柔弱胜强?
第三十五章知足以静?
第三十六章至德无德?
第三十七章下为高基?
第三十八章善始善成?
第三十九章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负阴抱阳?
第四十一章至柔者坚?
第四十二章知足不辱?
第四十三章寡欲蕴德?
第四十四章弗为而成?
第四十五章为道日损?
第四十六章圣人无心?
第四十七章性无死地?
第四十八章生而弗有?
第四十九章清静为正?
第五十章盗竽非道?
第五十一章善建不拔?
第五十二章物壮则老?
第五十三章和光同尘?
第五十四章无为自化?
第五十五章光而不耀?
第五十六章长生久视?
第五十七章道莅天下?
第五十八章大者为下?
第五十九章万物之主?
第六十章道恒无为?
第六十一章终无败事?
第六十二章玄德大顺?
第六十三章莫能与争?
第六十四章无欲而朴?
第六十五章为而弗争?
第六十六章弗敢为先?
第六十七章善战不怒?
第六十八章哀者胜矣?
第六十九章易知难行?
第七十章不知者尚?
第七十一章去彼取此?
第七十二章疏而不失?
第七十三章民不畏死?
第七十四章道贤贵生?
第七十五章柔弱居上?
第七十六章天道张弓?
第七十七章柔弱胜强?
第七十八章天道无亲
读本书能得到什么??禅是不可言说的,言说不是禅。自古以来,禅宗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你还写个什么禅解?是的,佛说:“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谛”,这句话是对的,但不能反过来说。你可听到佛陀什么时候说过“第一义谛不可用言说文字”吗?三藏十二部经典,哪个离开了文字呢?禅也一样,不立文字,不等于不用文字,文字起到标月之指的作用,得月忘指可也,但标月还需用指。所以,读本书你不要妄想得到什么,你什么也得不到,因为你从不曾欠缺过什么,不曾少过什么,但是你却不知道你不曾缺少的那个存有,本书是努力地想告诉你那个存有就在那里,与你同在,从来不曾丢失,仅此而已。?本书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老子把它叫做“道”,佛祖把它叫做“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自己的,也是整个宇宙的,人人都可以认识。佛者,觉也。佛性即是人的“能够觉悟之性”,它不是迷信,而是真理。人有佛性,即能觉悟生命之本来,宇宙之真相;即能洞悉万物之幻相,三世之因果。一切一切,了然于胸。一句话,本书即是要告诉你宇宙中有大道,而人是能够悟得大道的精灵。?其三,公案怎么读??禅宗发展到今天,已经和古时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是面目全非。本来在禅宗建立之初,祖师大德们都是用各种手段,直指你的本来面目的,从来不拐弯抹角,所以产生了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慈明骂等等朴实自然、但却效果显著的接引学人的方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禅宗的弊端也就越来越显现出来了。?本书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老子把它叫做“道”,佛祖把它叫做“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自己的,也是整个宇宙的,人人都可以认识。佛者,觉也。佛性即是人的“能够觉悟之性”,它不是迷信,而是真理。人有佛性,即能觉悟生命之本来,宇宙之真相;即能洞悉万物之幻相,三世之因果。一切一切,了然于胸。一句话,本书即是要告诉你宇宙中有大道,而人是能够悟得大道的精灵。作者认为禅与道有相通之处,用禅宗的公案和禅门经典来与道德经融会贯通,其中穿插许多故事,对《道德经》进行了全面解读。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读来很有启发。【作者简介】李群伟 流行病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男,196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后)。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年11月来泰山医学院工作。2001年晋升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科研处处长。科研方向为生物毒素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地方病的防治与科研。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绿青霉毒素(CTT)与克山病关系研究”、卫生部“西部地区大骨节病病情及防治研究”、山东省自然基金课题“真菌毒素与骨关节炎发病关系研究”等16项科研课题,并参加5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并与人合作著有专著《地理流行病学》,主、参编著作5部。 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山东高校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等科研奖励13次。 荣获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个人、卫生部地方病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现任国家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委员,《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委等职,是山东省医药卫生系统重点中青年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