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8.0
本书基于国家创新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在前日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概念模型,将其划分为“创新主体”、“创新支撑”、“创新环境”三个子系统。本研究丰富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也提供了测量效率、分析影响因素的方法工具。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思想及理论基础 1.4.1 微观——企业、技术层面 1.4.2 中观——产业、区域层面 1.4.3 宏观——国家、全球层面 1.4.4 创新主体间链接机制涉及的相关理论第2章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特色 2.1 技术与创新活动的早期学术研究 2.1.1 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技术与创新活动的早期研究 2.1.2 演化经济学派关于技术与创新活动的早期研究 2.1.3 创新学派关于技术与创新活动的早期研究 2.1.4 国内技术经济学派关于技术与创新活动的早期研究 2.1.5 本节简要评述 2.2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2.2.1 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内研究现状 2.2.3 其他相关创新体系研究 2.2.4 本节简要评述 2.3 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方法 2.3.1 创新体系的传统(定性)研究方法 2.3.2 创新体系的定量研究方法 2.4 现有研究总结及本研究特色第3章 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及其机理分析 3.1 研究定位与概念界定 3.1.1 研究定位 3.1.2 概念内涵 3.1.3 概念外延 3.2 国家创新体系的要素及结构分析 3.3 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过程及机制分析 3.3.1 系统运行过程 3.3.2 竞争协同机制 3.3.3 路径依赖机制 3.3.4 动态演化机制 3.4 本章小结第4章 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假设及检验方法 4.1 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影响因素假设 4.1.1 假设提出的思想及理论依据 4.1.2 创新主体子系统对创新体系效率的影响 4.1.3 创新支撑子系统对创新体系效率的影响 4.1.4 创新环境子系统对创新体系效率的影响 4.1.5 创新链接活动对创新系统效率的影响 4.2 实验设计及方法 4.2.1 研究方法的选取 4.2.2 DEA.Tobit两步法简介 4.3 本章小结第5章 国家创新体系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数据分析 5.1.1 样本和资料来源 5.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分析过程 5.2.1 样本组l: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 5.2.2 样本组2:我国创新体系20年来的发展 5.3 效率评价结果及讨论 5.3.1 样本组1: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 5.3.2 样本组2:我国创新体系20年来的发展 5.4 假设检验结果及讨论 5.4.1 创新主体子系统与创新体系效率之间的关系 5.4.2 创新支撑子系统与创新体系效率之间的关系 5.4.3 创新环境子系统与创新体系效率之间的关系 5.4.4 链接机制与创新体系效率之间的关系(补充假设) 5.5 本章小结第6章 我国创新体系的历史演进分析 6.1 我国创新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 6.1.1 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1859年) 6.1.2 晚清政府时期(1860—1911年)——国家创新体系孕育期 6.1.3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国家创新体系萌芽期 6.1.4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8年)——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期 6.1.5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一)——国家创新体系的转型与重建期 6.2 我国创新体系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 6.2.1 我国创新体系概念模型的佐证 6.2.2 我国创新体系效率影响因素的佐证 6.3 本章小结第7章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7.3.1 本研究局限性 7.3.2 未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附录A 各国(或地区)创新活动指标统计附录B 创新体系定量研究主要文献列表后记
本书由张俊芳著。正当人们在为我国科技创新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欢欣鼓舞之时,本书的作者却从历史的视角冷静地思考繁荣的背后,为什么一些曾经拥有创新资源较多的国家,经过了一段时期后,许多重要产业落后了;而另一些创新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却走到了前面?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各项创新能力指标都明显提升,但科技成果仍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比较美、英、印、日、韩等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历程,作者发现,“效率”是影响这一问题的核心,那么,影响国家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又在哪里?本书凝聚了作者在博士期间的一些思考,通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作者分析比较了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创新体系效率的关键因素,揭示了我国创新体系发展的特性与共性,提出了整体观察我国创新体系动态演进的新视角和很多具有学术与政策价值的新观点。【作者简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系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事科技创新方面研究。
(美) 尼尔森, 主编
盛明明, 著
王晓蓉, 著
《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编写组, 编著
仲伟俊, 梅姝娥, 黄超, 著
王元, 张先恩, 主编
(瑞典) 克里斯蒂娜.查米纳德, (丹) 本特-艾克.伦德瓦尔, (丹) 莎古芙塔.哈尼夫, 著
(德) 施莫河 (Schmoch,U.) , (德) 拉默, (德) 雷格勒尔 (Legler,H.) , 编著
邓久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