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的犹大树
开花的犹大树封面图

开花的犹大树

伊寻, 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选集精心选取了31位心理小说家的31篇名作,按照历史形态和内容题材归类,并在每篇前附有精辟导读,期望读者可以通过文学与小说的形式了解心理学,探寻心灵与道德问题的答案。

书籍目录:

前言心理小说:通向心灵的后花园

理性的心理隐秘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舞会以后

士兵之家

使节(节选)

一个晚上(《红与黑>节选)

春天(一位正在康复的病人的日记)

弗洛伊德的文学侧面精神分析小说

少女的忏悔

玫瑰园中的影子

在暖房里

裸泳

开花的犹大树

坐看思绪之河流淌意识流小说

乡村医生

喧哗与骚动(节选)

死于威尼斯

死者

古斯特尔少尉

西西弗斯神话的现代叙事荒诞心理小说

不贞的妻子

恶心(节选)

我们都看着你呢,艾格妮丝

荒唐人的梦

迷失在开心馆中

丘比特的双箭爱情心理小说

爱的荒漠

搭车游戏

罗莎蓓儿惊梦证

埃丽卡.埃瓦尔德之恋

初恋

扭曲了的人性哈哈镜变态心理小说

梦游症患者

恋母情结

肉体

给自己编故事的男人

一只胳膊

前言

人的内心是一个永恒的秘密,自人类萌发自我意识的那天起诞生,历经巫术、宗教、哲学、文学和科学的审视,流经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未被完全解开。人们把这个秘密叫作“心理”(psychology),在拉丁文里的意义则更为直观灵魂学说。19世纪以前,心理学的研究夹杂在对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中,在混沌状态下不自觉地进行着。中国古代医学、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基督教神学都对人类的“心”、“心灵”、“意识”和“人性”等心理学问题做过研究和讨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就已经几乎涉及到了心理学的一切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在冯特发表他的《生理心理学》和建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就像一个流浪汉,时而敲敲生理学的门,时而敲敲伦理学的门,时而敲敲认识论的门,直到1879年,它才确立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定的活动领域,有了自己的名称。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手段日益多样化,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

德国美学家弗里德兰德说:“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的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它虽然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东西,但心理学却总是它首先要涉及的。”在艺术的各个领域中,文学与心理学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心理与文学产生碰撞的过程,与心理学发展的过程几乎同步。西方文化传统中向来更加关照个人的命运,于是心理描述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家着笔甚密的部分,19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传统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重要的创作手段。自18世纪启蒙运动、感伤主义到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以后,表现情感或心灵的文学作品开始为大众所接受,如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新爱洛绮丝》、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他们的著作中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如同手执手术刀一般冷静地剖析人物的灵魂。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小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心理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小说和意识流小说。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深入,已经为理性的现实主义过渡到非理性的现代主义打好了路基。两个时代交替导致了心理现实主义的产生,现实主义作家开始向心理学领域迈进。心理现实主义的作品,明显还具有传统小说的种种特征,比如情节脉络清晰,主人公依然身处于理性时代等。不同的是,作品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已经远远不止为一种手段,而上升为塑造人物的基础材料。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詹姆斯的家学渊源深厚,父亲老亨利.詹姆斯是一位宗教哲学家,哥哥威廉.詹姆斯则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和意识流心理学的创始人,这无疑影响了詹姆斯的文学创作。他后期的作品如《鸽翼》、《使节》和《金碗》,精致细微地描绘了主人公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各种内心感受与心理变化,使故事情节在人物的内心活动中自然展开。此外美国的乔治.霍嗓、俄国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法国的司汤达、福楼拜等作家,也都是心理小说创作的开拓者。19世纪前现实主义中沉重严谨的文学传统已经浸入到这些大师的血液之中,他们对人性的清醒认识,已经超越了现实主义的边界,为之后现代派小说开启了一盏探照灯。

直接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文学或者指导文学创作实践,源于19世纪末期心理学重大发展阶段。美国文学批评家恩.艾德尔曾这样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文学和心理学日益抹去了他们之间的疆界,精神分析学则直接结出了文学创作的累累果实。”在所有心理学理论中,精神分析学说是与文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支,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不亚于进化论之于现代生物学的影响。弗洛伊德出生于摩拉维亚一个犹太商人之家,他4岁时随家人迁居维也纳,并在那里完成了传统的德国小学和中学教育。17岁弗洛伊德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并在1881年取得学位。之后他结识了布雷尔医生。布雷尔有个女病人叫作安娜.欧.病人表现出严重的歇斯底里症状,瘫痪、记忆缺失、精神颓废、呕吐、恶心以及视觉和言语的紊乱等。在催眠治疗过程中,布雷尔发现在催眠情况下通过对病人的多次谈话,启发疏导,病人能够把病呓中所说的话、所想的一切往事,毫无保留地说出来。经过分析,这些都是患者以往的痛苦记忆。这些往事一直被密封、被压抑,很难回想起来。但当病人在催眠状态中说出来以后,便解除了病症。弗洛伊德对这一新方法也很感兴趣,并用于治疗自己的病人,也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后来他们叫作“谈话疗法”或“疏导法”。根据这一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弗洛伊德与布雷尔合写了《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一书,于1895年出版,精神分析学说从此正式问世。1908年,在“心理学星期三聚会”的基础上,他成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1910年发展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他迅速蜚声全欧,并被邀赴美讲学,精神分析学说震动了医学界,并迅速为文艺界所乐道。

精神分析学通过对语言、意象和暗喻的分析把人类的深层动机和人类的特定活动联系起来,拓展了心理小说的内容与技巧,后来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另一位心理学大师荣格当时这样评价精神分析学说将对文学艺术产生的推动力:“心理学与文学的某种内在联系,以及庞大而缺少深度的心理学即将对文学领域侵吞。”正如荣格所说,精神分析理论甫一问世便得到了当时许多作家的注意,而那时这一理论还为正统的心理学界所不齿,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精神分析学说基本命题中的“无意识”理论和“性本能冲动”,打破了理性主义主宰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传统,认为人潜在的意识和性格在人的行为中起到了决定作用。这对于洞察人的精神世界和深层意识具有新的意义,并且正好与现代主义小说的目标相一致。于是无论是后来的意识流小说、荒诞派小说,还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小说,无不被深深打上了精神分析的烙印。

心理小说在精神分析理论下继续前进,意识流小说的产生也就水到渠成。意识流小说是心理小说进入20世纪后的一次自我突破,它大大拓宽了主人公心理世界的宽度和广度,从完全清醒的意识状态到莫可名状的感官印象、潜意识、幻觉、暗示与梦魇。意识在头脑中的流动是瞬间的、跳跃性的和碎片化的,意识流小说力图用文学再现这种琐碎却蕴含生命丰富意义的片断灵光,它自由自在地流淌,不受时序性和逻辑性的禁锢,于是也往往充满怪诞不羁的风格。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量丰富,名家名作迭出,以至于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黑夜与白天》、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法国的马塞尔‘布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及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的《变形记》,都是意识流小说赫赫有名的代表作。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心理小说的典型,它来势凶猛,蔚为大观,后期却因文学技巧的革命过于激进而走向极端,与现实生活彻底隔绝,在近40年时间里就自然而然地解体了。这期间以及之后的日子里,心理分析依然是心理小说一个不可舍弃的创作手段,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虹》,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蝮蛇结》,俄国作家纳博科夫的《普宁》均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法创作的优秀作品。

现在,心理小说已经不再被严格地划分类别,各种创作方式被适时地运用,心理小说作家们力图达到一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的平衡。创作手段的流变丰富了小说阅读者的欣赏层次,但却永远要追随一些永恒的人类情感母题。心理小说是一次对现代人心灵世界的探险,它提供了比传统小说更多、更内在的灵魂奥秘。

美国学者约翰.霍夫曼说:“小说是一种对心理学理论的补充,通过研究小说,我们可以对心理学理论体系有更多的了解,而通过研究心理学理论,我们则可以对小说有更多的理解。”文学与心理学都在努力试图探寻人类的存在与实现、心灵与道德问题的答案,它们必将比肩走到一起,对人复杂的精神世界不断地探寻。本书便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将30位心理小说家的30篇名作,按照历史形态和内容题材归类,并在每篇前附有对作家和作品的导读,期望以文学与心理学作为铺路的卵石,指引读者踏上一条通往人类心灵后花园的小径。

编者

2008年8月

内容摘要:

  《开花的犹大树》作为凯瑟琳.安.波特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是她文学成就中一个辉煌的作品,它建立了波特在文学领域的崇高地位。为什么犹大树会开出华丽的紫红色花?据撒加说,这是由于树的枝干里流动着一个名叫犹大的人的血。将近两千年前,他把自己吊死在一株南欧紫荆上。从此这种花树就有了新的颜色,也有了新的名字。  在这篇小说中,波特向读者展现了丰富的象征艺术。而这些复杂的象征首先隐含在小说的题目《开花的犹大树》中,开花的犹大树是背叛者的象征,同时也是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象征。此外,在小说中的人物劳拉、布拉焦尼和欧亨尼奥身上,也体现出许多象征意义。波特在描述这些人物时,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而是留给读者小说中人物身上许多不被解释的细节,这些细节是有关象征意义至关重要的线索。通过微妙地运用象征艺术,波特不仅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背叛,也使故事的风格更加优美。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开花的犹大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226111
如需购买下载《开花的犹大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华侨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开花的犹大树是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4 的主题关于 短篇小说-作品集-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