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构图
法治构图封面图

法治构图

季卫东,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9.0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为四辑,即:(1)中国秩序原理新诠,(2)程序公正与解释共同体,(3)司法权:体制转型的关键,(4)民主法治的条件和形状。

作者介绍:

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终身正数授。1991年至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自2008年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兼讲席教授至今。曾经被遴选为社会学国际协会法社会学研究委员会(RCSL)指定理事,现兼任神户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法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学术委员、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上海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和比较法学。主要著作有《超近代的法》(京都:密涅瓦书房,1999年。获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奖)、《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东京:日本评论社,2001年)、《宪政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2005年)、《法律程序的意义》(文库本,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增订版,2011年)、《中国审判的构图》(东京:有斐阁,2004年)、《正义思考的轨迹》(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秩序与混沌的临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中国秩序原理新诠

第一章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文化传统的解读与反思

一、应该怎样理解法治?

二、对中国秩序原理的反思之反思

三、民主的法治离中国人并不遥远

第二章 法治与普遍信任--关于中国秩序原理重构的法社会学视角

一、对问题状况的界定

二、传统的秩序原理与信任观

三、当代社会科学关于信任的分析框架

四、对信任与法治秩序的重新定位

五、并非结论的结束语

第三章 中国司法的思维模式及其文化特征

一、公议和舆论对审判的影响

二、正义的双轮:查清事实与追究责任

三、与西欧式现代司法的比较

四、关于法律推理的不同学说

五、对中国经验的理论分析

第四章 宪政的规范结构--对两个法律隐喻的辨析

一、引言

二、外部根据、等级性以及循环

三、在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反思

四、宪政的本质是试错的制度化

五、宪法解释和宪法改正的区别

六、从矛盾论到法治对抗轴

七、围绕抵抗权的程序安排

八、结语

第二辑 程序公正与解释共同体

第五章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

一、引言:作为制度化基石的法律程序

二、现代法律程序的含义和基本特性

三、法律程序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

四、中国法律程序的问题

五、结语:中国法制的程序化

第六章 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

一、绪言

二、为新程序主义立场辩护

三、社会正义的实质性判断与程序性条件

四、法律程序、论证理由以及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五、从追踪管理和满意度看到的中国式程序设计

六、结论

第七章 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

一、现代国家中的职业法律家群体

二、科举信仰与法律家的地位

三、法律教育和学识的价值

四、管理体制改革的起点--司法权合理化

第八章 法律解释的真谛--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条道路

一、两种法律解释观

二、关于议论的法学理论

三、怎样解释中国的法律解释

四、结束语:分析判决理由

第九章 现代市场经济与律师的职业伦理--法律人文主义话语的比较分析

一、经济伦理、法治以及律师的职业信念

二、法务市场中的二律背反

三、中国律师事务所国营化的逻辑

四、共同体自律与伦理的话语空间

五、结束语:多样性的伦理观与合法性的正义

第三辑 司法权:体制转型的关键

第十章 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

一、司法审查的由来和意义

二、制度设计的不同类型及其条件

三、从司法解释到司法审查

四、中国设置宪法法院刍议

第十一章 再论合宪性审查--权力关系网的拓扑与制度变迁的博弈(修订稿)

一、引言

二、合宪性审查在中国的条件和经验

三、权力关系网中的互动过程

四、对违宪的判断标准与政策性选择

五、组合最优化的设计思路

第十二章 最高人民法院的角色及其演化--另类分权制衡与司法独立的悖论

一、责任制、司法解释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的组合功能

二、从法庭规则的细节到司法审查实践的风波

三、司法改革必须突破体制的“瓶颈”

第十三章 电脑量刑辩证观

一、绪言:用鼠标点击出的自动化判决

二、排除裁量权的镜像原则与司法的精密化指向

三、关于电脑制裁应该缓期执行的四项理由

四、结语:量刑指南不同于量刑软件的本质性特征

第四辑 民主法治的条件和形状

第十四章 原罪意识、财产权以及法治的道德性

一、不得不正视的两种原罪问题

二、从财产权看“免费搭车”心理效应的强化和突破

三、从权力到货币:难免的原罪及其危险性

四、对社会信用和担保物的理论反思

五、治罪,免罪,还是赎罪?--在法律和伦理以及人情之间的公共选择

第十五章 风险社会的法治

一、问题的界定

二、风险社会对法治的挑战

三、探索依法的风险管理之道

四、依法的风险管理与信息系统重构

五、风险法制研究的展望--代结论

第十六章 中国法治向何处去?

一、正在浮现的执政合法性危机

二、被误导的民主化将造成事与愿违

三、重新认识中国推行法治的问题状况

四、法治的起点:切实贯彻审判独立原则

五、审判独立以及能动司法的关键在于违宪审查制

六、促进律师对权利话语的演绎、表达以及整合

七、构建法治秩序的思想基础以及核心价值的重构

第十七章 中国:通过法治迈向民主

一、在民主政治的理想和现实之间

二、从“依法治国”到民主选举

三、企业与国家的权力结构改造

第十八章 自决权与宪政理论

一、法治与自决之间耦合的可能性

二、人民自决的三个发展阶段

三、限制对外自决权的国际法规范

四、有关对内自决权的宪政设计

五、自决权与公民投票制

六、结语:从自决到共创

第十九章 网络社会中的有限宪政革命

一、网络中的个体与新宪政论的思路

二、信任和契约:关于权力正当化的六项工具性概念

三、互动关系中的合意与强制以及政治改革的方式

四、组合最优化与国家决策中的竞争机制--有限宪政革命的三部曲

五、结束语:重温法律程序的意义

……

内容摘要:

法治已经成为新世纪的中国共识。为了把这种共识变成现实,还应该在思想和制度的不同层面描绘具体的作业图,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法治构图》就是对当今社会的这种迫切需求的回应,主要尝试解答以下两个基本问题:我们究竟要建构什么样的法治秩序?我们怎样才能达到现代法治国家的目标?
  实际上,作者季卫东从198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在思考和阐述上述问题的答案,并把研究的心得陆续形诸文字发表,以期有益于点点滴滴法制改革的实践。《法治构图》就是对相关的代表性论稿的梳理和总结,可以理解为从正当过程到实质价值、从法治到民主的新程序主义建构法学观点的集大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法治构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文丛
9787511835741
如需购买下载《法治构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法治构图是法律出版社于2012.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0.4 的主题关于 法律-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