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战争封面图

战争

(法) 克莱齐奥,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战争》摒弃了传统小说里最起码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着眼点仅在物质的世界。人对物质的欲求已经超过了这个世界所能负开载的程度,这就是战争爆发的根本缘由。

书籍目录:

前言

我和勒.克莱齐奥

再版前言

“在夏日的灼热里,在这碧蓝的天空下,她感到有那样一种幸福,那样一种盈溢了全身,简直叫人有点害怕的幸福。她尤其喜欢村庄上方那一片绿草萋萋的山坡,斜斜地伸往天际。”

当《流浪的星星》(袁筱一译,花城出版社,1997)中的这段文字映入我们眼帘时,勒.克莱齐奥,这位如今头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熠熠光环的大作家,就这样亲近而温和地与我们的视野相拥。他的文字是那样的波澜不惊,却又隐隐地空灵着,恬淡、醇厚。在媒体如火如荼的“勒.克莱齐奥热”之外与这样的文字相遇,我们心底最柔和的地方也许会漾起一丝涟漪。与这一份感动相比,一切渲染和宣扬似乎都会因空洞而变得多余。本来,对于任何艺术的完整和精湛,唯有内心的尊敬和升华才能够报偿。文字的世界是充盈多彩的,其中的力量远非言说可以传递,唯体会是真。对于勒.克莱齐奥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关注弱小灵魂的观察者,一个以纯文学为创作宗旨、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和思考的作家,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动,进而变得更加宽厚和清醒,相信这一定是给予他的极大荣耀。我也正是在这样的阅读、理解和感动中,走进了勒.克莱齐奥的世界。

初次接触他的作品,是在1977年。那时我还在法国留学,当时读到他的成名作《诉讼笔录》,其荒诞的气氛、深远魄哲理寓意和新奇的写作手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80年,勒.克莱齐奥的《沙漠》(Desert)问世,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设立的首届保尔.莫朗奖。我和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林森先生得到此书后,就推荐给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这部作品的中译本问世,书名为《沙漠的女儿》。这本书我开始读的时候,发现写作手法与传统的不一样,两条主线分别展开,语言既简练又优雅,故事乍看上去不是特别吸引人,但仔细品味,越发觉得其中别有深意。书中勒.克莱齐奥把非洲大沙漠的荒凉、贫瘠与西方都市的黑暗、罪恶进行对比和联系,把那里的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与主人公拉拉反抗西方社会的种种黑暗的斗争交织在一起,不仅在布局谋篇上显出匠心,而且非常有思想深度。在八十年代初,我们选定这样一部作品来翻译,一方面诚然和小说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意识形态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深深地折服于小说的文学魅力,它独特优美的语言和主人公拉拉的形象让人无法释怀。在翻译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法国的出版社与勒.克莱齐奥取得联系,他不仅细致地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还为我们的中译本写了序,为他的作品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表示感谢,并在序中就小说的主题作了精要的解说。

再度与勒.克莱齐奥结缘,是在1992年。这一年,我译的《诉讼笔录》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作为勒‘克莱齐奥初期作品的代表,在形式上有着与六十年代法国兴盛的新小说派类似的追求和革新,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在对形式的过分追求中忽视其思想的表达。书中主人公亚当.波洛离家出走,“寻找与大自然的某种交流”。在世人眼中,他只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在海滩、在大城市中流浪的人。他常常和狗一起四处游荡,又擅自住入了一所无人居住的房子,最后因在大街上发表“怪诞,,的演说被警方视为‘‘精神病人”而送入病院与世隔离。《诉讼笔录》从亚当原始化、非人化、物化的奇特感觉方式出发,准确地表达了亚当对现代文明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文明的深刻反省。可以说,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倾向和对现代社会过度物质化的激烈批评。这种情怀和精神一直贯穿于他的创作中。其作品,不论是早期的锋芒还是后期的遁逸,在优美纯净的语言背后,总有一种坚韧而宽厚的人性力量在支持。

《诉讼笔录》中文版出版一年后,我与这位神交已久的法国作家终于有了第一次见面的机缘。1993年,法国大使陪同勒。克莱齐奥夫妇来南京与我会面,我们有机会在一起谈他的作品,谈翻译,他对我非常支持,不仅认真解答我提出的问题,还予以我极大的信任。后来,他每有新的作品问世,都会第一时间寄给我,如我指导的研究生袁筱一、访问学者李焰明翻译的《战争》、《流浪的星星》,都是他寄给我的。因为我读了很喜欢,所以就希望有人分享,让学生译出来。在我们那次谈话中,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颇为感动:“你翻译我的作品,就等于参与我的创作,我给你一定的自由。”作为一个研究文-9翻译理论出身的学者,听到自己欣赏并译介的作家对于自己的翻译活动如此尊重和信任,我内心的那种欣慰和感动是难以言喻的。面对勒.克莱齐奥,如果说一个普通的读者可以用阅读、理解和感动来回馈他呕心沥血的创作,那么既是读者又是译者的我,在阅读、理解和感动之外,又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使阅读、使理解和使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了一个近乎神圣的使命让勒.克莱齐奥在中国“再生”(本雅明),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使命,让我面对勒.克莱齐奥作品中近乎完美的语言和深邃悠远的气度时,不禁又多了一份焦虑和困惑。勒.克莱齐奥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在现实中感受到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宽厚和包容。

从1983年勒.克莱齐奥的作品首次为国人阅读开始,到如今他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媒体再度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这之间已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也许我们并不能说勒克莱齐国内读者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他的作品却始终以其严肃的文学追求和坚守的人文立场在中国文坛上受到好评。今年1月份,他获得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品是他的《乌拉尼亚》。在致中国读者的信中,他说,“我写《乌拉尼亚》是为了纪念战争岁月。……正是在那时,为了克服焦虑,我们创造出一个国度……决定给那个国家取个天上的缪斯的名字:乌拉尼亚。”“我们因此排解了不少忧愁。几年后,在墨西哥的米却肯洲生活时,我发现一个印第安人自治村庄……采用的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模式。那是一次建立理想社会的尝试,致力于消除等级与贫富差别,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各自的手艺和学识。当然,那个乌托邦最终落空了。但是,米却肯洲的印第安人依然怀念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抗着在美国影响下的现代社会无节制扩张的资本主义势力。正是这种经历使我萌生了写一本现代版《乌托邦》的想法……我并不想借此批评当下的墨西哥,也没有给我的小说赋予什么社会意义。我仅仅希望通过这本书,使那曾经给哥哥和我以勇气,帮助我们度过艰难的战争岁月的幻梦获得重生。”我之所以长篇引用勒.克莱齐奥的这段话,还是缘于一种感动,感动于作家的务实和平和。是的,勒.克莱齐奥是一个批判者和反思者,但他深沉却并不犀利,他的批判有力却不流于抽象。也许真的像有的论者所说的那样,他并不是以反抗者的姿态出现的,他更像个孩子,一个美丽的金发男孩。他把批判转化为对孩童的心灵一样脆弱灵魂的关注,让这些最易受伤的灵魂用最细腻的感触来言说对这个世界的不满,这貌似无力的背后,深藏的是怜悯的无限力量。

瑞典学院在颁奖词中形容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为“新的断裂、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从精神追求上看,我认为勒.克莱齐奥实际上是继承了拉伯雷以来法兰西作家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传统。读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我们发现他对于底层的人,对弱小的生命,对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刻的关怀。他的关怀不是昆德拉所说的带有宗教意义的“怜悯”,而是本着一种人文主义的立场,以了解为基点,去感受他们,去理解他们,去揭示他的命运。在三年前,我有机会向瑞典学院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我就推荐了勒.克莱齐奥,推荐的理由中有一条就是勒.克莱齐奥继承了法兰西的人文主义传统,关注弱小的生命,关注他们的灵魂与命运。除此之外,还有他对现代文明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批判,以及对文学有着独特的追求,远离商业,在纯文学创作中体现了对美的向往和真的揭示。如今,我还想加上一条,那就是他以清醒的意识,关注他者,关注失落的文明,关注入的存在。这几点,如果说不上伟大,至少他是个清醒的作家,一个严肃的作家,是个对人类命运有着独特理解的作家,一个在冷静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作家。

记得在今年1月28日,我与在北京的勒.克莱齐奥通话,祝贺他获得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在通话中,我还谈到他迟早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回答很平静,说:“什么都是很可能的,但最终要的是要写作,要写好。”他还说:“我努力地在写作,至于获不获奖,不是我所关心的。”这就是勒.克莱齐奥的回答。对于他来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读者“对他的一种回应”,却决不意味着文学生命的终点。对于人性的无尽挖掘和关怀,才是勒.克莱齐奥内化进生命的一种需求,而这也应该是诺贝尔文学奖所昭示的一种永恒的维度。

许钧

2008年10月14日

内容摘要:

  法国人编的《理想藏书》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仅收入《战争》。克莱齐奥总是说,他书中的人物还没有在地球上诞生。《战争》的最后一句话是:而我自已,我也实在说不准我是否已经诞生。本书里,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人物,也没有事件,就是说没有一切传统小说所需要的最起码的要素。一定会有人问,那它到底是一部具有何等面孔的作品呢?而我语气坚决地告诉你,我不知道,只有你读了才能知道。  《战争》摒弃了传统小说里最起码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着眼点仅在物质的世界。作为有着独立精神、存在于万物之外的人早己不存在。他们对物质的欲求已经超过了这个世界所能负载的程度,这就是战争爆发的根本缘由。每个人的内心都被由欲望而生的贪婪、饥渴、失望、仇恨、绝望挤得满满而终至爆炸。战争无所不在,不但在物质中发生,还在时间中发生,还在灵魂深处精神世界里展开。人类非常可怜,他们几乎无处可逃,物质挤压了他们站立的空间。  在《战争》中,作者的敌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词语。它无所不在、无法把握,细微得不可触摸,庞大得不见首尾。词语还是他的武器。每一个词语都有自己的力量,在挣扎,在跳跃,在杀戮,不需要复杂的语法结构,不需要严谨的篇章布局。“无所不在的词”,在扼杀思想,在挑起战争,在充当先知,在书写现代的《创世记》。【作者简介】  勒.克莱齐奥LeClezio(1940),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新寓言”派主将。在1994年法国《读书》杂志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已出版三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他的早期作品,诸如《诉讼笔录》、《战争》等,多寻找一种空灵与寂静,人物时常在形式、色彩与物质的海洋中摇摆不定,人和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而他的后期作品,诸如《淘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则更关注心理空间,向着自然与人这两个“宇宙”同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索。他的作品充满人性及多元文化。他始终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格外敏感,人类的灵魂似乎在遥远的异乡找到归宿。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战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4707336
如需购买下载《战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译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战争是译林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5.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法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