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本书中延续了一个单一的主题——贯穿整个世界历史的各不同文化民族间的贸易,从古代世界到商业革命的到来,柯丁教授研究的贸易关系极具广泛性和多样性。他从经济历史和人类史的观点出发,试图远离欧洲中心的历史观,并以一个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整个人类历史热会范畴的观点为基础。事例的选择显示了文化之间贸易关系最为广阔的多样性,开篇两章放眼非洲,随后各章分别论述了古代世界、中国同地中海贸易、东海的亚洲贸易、欧洲人进驻亚洲海上贸易、17世纪亚美尼亚贸易运送人以及北美皮革贸易。
前言
一贸易离散社群与跨文化贸易
贸易离散社群
生命历程:跨越历史的贸易离散社群
商人及其寄主
商人聚居区及其相互天系
文化交融
跨文化贸易的交替模式
二非洲:贸易动机、竞争类型
贸易动机
盐、铁和鱼
骆驼、枣椰子和跨撒哈拉贸易
从沙漠到森林
通向热带非洲海岸的贸易
转口市场
肩并肩的竞争
东非:贸易网络的演变
三非洲:商人与贸易社区
保护费、强迫与国家
从歃血为盟到缔结条约
宗教的排外和包容功能
地主、掮客与商队首领
沿海市场与欧洲商人
四远古贸易
美索不达米亚的贸易
深入安纳托利亚的亚述商人
埃及和地中海东部的古代贸易
希腊人与腓尼基人
哥伦布到达前的美洲贸易
早期交换形式的一种连续?
五新兴的贸易中轴线:从地中海到中国(约公元前200年-公元1000年)
早期的中国贸易与跨越中亚的开始
印度洋西部的海上贸易
对东南亚的早期贸易
罗马覆灭后的地中海:全新的世界帝国
印度洋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六东部海域的亚洲贸易(1000-1500)
宋朝早期的“经济奇迹”
穆斯林地中海的世界贸易(970-1250)
贸易方式:地中海基督徒(1000-1500)
亚洲贸易的重新调整(1250-1500)
东部海域的贸易方式
七欧洲人涉足亚洲海上贸易
葡萄牙商栈帝国
16世纪亚洲商人的对策
北欧人与葡萄牙人的竞争
实践中的联合东印度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
八布吉人、印度商人和中国人:大公司时代的亚洲商人
南苏拉威西岛的贸易离散社群
中国海域的贸易
叛逆者和印度商人
城市网络
九17世纪的陆上贸易:往来于欧洲和东亚间的亚美尼亚运送人
早期商业中的亚美尼亚人
16世纪前的亚美尼亚离散社群
亚美尼亚人与沙法维波斯
从波斯穿越俄国的陆上贸易
亚美尼亚社区的内部关系
亚美尼亚离散社区
十北美皮革贸易
北美环境:流行病和文化
北美环境:地理与海洋通道策略
圣劳伦斯河上的第一阶段(16001649)
哈得孙湾的开放
皮革贸易和协议售价
十一贸易离散社群的衰落
工业主义和易变的平衡
工业时代的遥远映像:非洲的二级帝国
非正式帝国和全新的商栈:新加坡
香港和条约口岸
领事代表
边缘西方化
欧洲统治的工具
参考书目
索引
前言
大多数有关历史的著作倾向于由时间、地点或主题人手,这些分类已为人们所熟悉,而我的研究却有些有违传统。首先,它立足于以历史经济人类学为标志的社会科学中尚未被开发的那片领域。但在历史、经济、人类学这三门学科中,这项研究更关注历史领域。其次,它还立足于“比较世界史”这一较小但具发展势头的领域:“比较”,是因为它概括了与跨文化贸易相关的特定现象,并从中寻找相似点及不同点;“世界”,是因为它力图摆脱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观点,而并非要囊括所有地区的活动;“历史”,是由于它所涉及的是一段相当长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再者,这项研究提出了历史学家应解决的问题:人类社会随时间变迁的方式和原因是什么?而这也涉及到经济学家及人类学家所要研究的那些变迁,当然这一研究也借鉴了他们的理论成果。
运用历史观点与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同样需要付出“代价”。本书所记述的并非那些同等重要或更为重要的事例。首先,它不是一部世界贸易史。它关注的是发生在农业革命至商业革命期间某些时间或地点的商业行为。正因为如此,它虽以时间的发展为主轴,其意却并不在囊括所有重要的商人或贸易路线。我筛选例证的原则是看其是否能够体现跨文化贸易的多样性,而非看其是否对承载货物数量有重要意义或是对历史的其他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横跨亚洲的陆上贸易航线,或中俄陆上贸易就极少会被提及,其原因并不在于它们不重要,而是有关这些商业活动的史料记载相对其他时间和地点的记载仍显匮乏。因此,许多文化类型被忽略了,许多时间段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然如果有人问及同样的问题,另一位历史学家也许会对例证做另一种选择。
其次,这本书“摒弃”了另一重要的历史方面,即主流文化领域的贸易史。我们把范围锁定在跨文化贸易同样也付出了“代价”合弃了公元1000年后不久中国宋朝国内贸易的兴盛,以及西欧的商业繁荣等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们所付出的第三个“代价”是对政治历史及个体事件的有意的忽略。此外,这一研究还打破了按历史事件的顺序性这一传统历史著作的潜规则。
本书与以往不同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一种略显重复的模式。尽管我们寻求的不是诸如历史“法则”之类固定的东西,但研究“特定行为方式最有可能出现在哪种情况下”这一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对模式的研究也就意味着抽象化的必要性。事实上,一切历史资料均是对某特定时间或地点所有可得资料的抽象概括。在此,我所关注的仅是人类活动的“冰山一角”,即人们如何与那些同自己生活方式迥异的人交换物品。
我尝试从“非欧洲中心论”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历史,但也遇到了一个重要的难题。任何一位社会学家都困在了自己所处文化与时代所编织的网络中。即使他们试图把研究建立在本族中心论的基础上,但历史不得不使用我们这个时代西方文化共同的社会科学概念解释并用西语进行阐述。同样不可避免的是,可利用的信息种类及范围限制了历史研究,而且这种信息一直处在变换之中。我所查阅的大部分有价值的文献都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开始有了写这本书的想法。
材料的选择同样也受到了语言的限制。我仅仅会用西欧及北美国家的少数普通语言。如果我能很好地阅读俄罗斯、亚美尼亚或中国的文献,这一研究也许在很多领域会更具权威性。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即使我花费了必要的时间来学习所有相关的语言,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就能完全用它来写东西。
最后,再说一下写作意图。近几十年,历史性的和社会性的科学知识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学者们的专业性也越发明显。因此,他们更愿意在一种专门的非专业框架下,面对少数但优秀的读者进行研究性写作。我相信这一研究会给历史及社会科学领域带来新的东西,当然也会让受过教育的公众易于理解并有所感触,只有他们知道我成功与否。
感谢许多朋友、同事及学生,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对本书作出的贡献令我无以言表。感谢巴尔迪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艾森豪威尔纪念图书馆馆内贷款部细心的帮助。此外,特别感谢派特瑞希亚.罗麦罗.柯丁、理查德.海利、艾伦.伊萨克曼、保尔.拉夫乔伊、威廉.H.尼克内尔、安东尼.雷德,约翰.F.理查德,威廉.罗伊以及A.J.R.罗斯一福,感谢他们拨冗审阅我的手稿并提出了具体的批评意见。毫无疑问,我本人对本书内容负责,特别是“错误地”坚持引用那些事例,尽管他们已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同样感谢纽约卡耐基公司(通过威斯康星大学比较世界史计划)及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在这部著作准备期间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菲利普.D.柯丁
菲利普.柯丁又一次撰写了一部了不起的著作该书记录了历史上的商人和商人团体如何跨越地区和教区的界限,并把分离的世界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的一项杰出的研究。历史学研究先锋人物的开创性贡献,跨文化贸易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英文版从1984年至今已再版重印8次,剑桥大学出版社中文简体版独家授权。 本书中延续了一个单一的主题贯穿整个世界历史的各不同文化民族间的贸易,从古代世界到商业革命的到来,柯丁教授研究的贸易关系极具广泛性和多样性。他从经济历史和人类史的观点出发,试图远离欧洲中心的历史观,并以一个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整个人类历史社会范畴的观点为基础。事例的选择显示了文化之间贸易关系最为广阔的多样性,开篇两章放眼非洲,随后各章分别论述了古代世界、中国同地中海贸易、东海的亚洲贸易、欧洲人涉足亚洲海上贸易、17世纪亚美尼亚贸易运送人以及北美皮革贸易。 作者进行了一次比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范围更大的经济与社会研究,勾画出更宽泛的人类发展模式,分析了散居的犹太人贸易的现象商人(代理商、经纪人和其他为了远距离贸易的利益而跨越文化边界的人)的社会,运用中心区理论解释了世界主要贸易中心的命运。【作者简介】 菲利普.D.柯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赫伯特.巴克斯特.亚当斯历史学教授,一直是非洲历史现代研究的先锋人物,共出版了19部著作,如《非洲印象》(TileImageofAfrica)、《大西洋奴隶贸易:一项人口调查》(TheAtlanticSlaveTrade:ACensus)等,所著的《迁移致死:19世纪欧洲遭遇热带世界》(DeathbyMigration:Europe’sEncounterwiththeTropicalWorldintheNineteentbCentury)被《美国历史评论》杂志誉为“开创性的作品”;1983年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并曾获得麦克.阿瑟奖。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世界史上的跨文化贸易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7137597 《世界史上的跨文化贸易》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济南 | 出版单位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世界史上的跨文化贸易是山东画报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749 的主题关于 国际贸易-经济史-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