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导论
犯罪学导论封面图

犯罪学导论

(美) 博格 (Berger,R.J.) 等,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书具有明确的社会学方向,试图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以指导他们思考犯罪与刑事司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犯罪问题透视 第一节 传媒在犯罪与打击犯罪中的作用 一、新闻与娱乐媒体 二、犯罪潮与道德恐慌 三、毒品恐慌 第二节 犯罪控制的政治学 一、自由派与保守派 二、里根一老布什时期 三、克林顿时期 四、小布什时期 第三节 犯罪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 二、对犯罪的法律定义的质疑 三、不平等、权力与犯罪上编 方法与理论

第一章 犯罪问题透视 第一节 传媒在犯罪与打击犯罪中的作用 一、新闻与娱乐媒体 二、犯罪潮与道德恐慌 三、毒品恐慌 第二节 犯罪控制的政治学 一、自由派与保守派 二、里根一老布什时期 三、克林顿时期 四、小布什时期 第三节 犯罪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 二、对犯罪的法律定义的质疑 三、不平等、权力与犯罪上编 方法与理论 第二章 犯罪数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犯罪统计:《统一犯罪报告》   一、公民报案不足  二、犯罪数据的组织化生产  三、破案率与逮捕数据  四、20世纪90年代犯罪率的降低 第二节 其他犯罪统计  一、全国犯罪被害调查  二、自我报告式调查   三、白领犯罪问题 第三节 其他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及评估研究  二、观察性田野研究与深度访谈  三、历史犯罪学与比较犯罪学 第三章 犯罪行为的个体解释  第一节 超自然解释  第二节 古典犯罪学与新古典犯罪学   一、威慑与理性犯罪人  二、当代的威慑力研究 第三节 实证主义犯罪学:生物学和心理学方法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早期生物犯罪学  二、当代生物学研究  三、弗洛伊德心理学  四、人格与犯罪  五、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第四章 犯罪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第一节 早期欧洲的贡献  第二节 社会解组理论与犯罪的社会生态学.   一、肖与麦凯的贡献  二、社会解组理论的衰落和复兴  三、日常活动与犯罪 第三节 犯罪与美国梦:失范/紧张理论  一、对压力的适应  二、自由主义改革的十年  三、性别与压力  四、广义紧张理论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与符号互动理论  一、埃得温·萨瑟兰与差异交往理论  …… 第五章 冲突理论与批判主义犯罪学中编 犯罪与被害类型 第六章 公司犯罪与有组织犯罪  第七章 街头犯罪  第八章 性别与犯罪 第九章 性暴力 第十章 政治犯罪与政府犯罪下编 刑事司法与问题解决路径之探索 第十一章 警察与法院 第十二章 刑罚与监狱制度 第十三章 社区矫正与替代性解决方案参考文献索引关于本书及其作者译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适合作为社会学和刑事司法方向的大学本科犯罪学课程教科书。它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种有趣的方法,并且通过体系的创新来适应传统犯罪学课程的结构。 在本书的第二版中,作者修订和更新了相关的资料以反映新世纪变化着的经济和政治现实,从安然公司数十亿的丑闻、其他公司的腐败行为,到恐怖主义问题以及“9·11”后美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反应。同时,我们增加了一章来阐述冲突理论和批判犯罪学,以便更好地整合与犯罪学思考这条主线相关的观点。 第一章:以“犯罪问题透视”作为开篇。鼓励学生反思那些可能影响过他们思考犯罪问题的大众传媒和政治结构。我们在此回顾了法律解释者(宪法解释者)对枪支、毒品、连环谋杀案等问题的解释。然后我们举了社会学观点的价值的例子,将本书的中心理论介绍给大家。 上编:《方法与理论》。第二章,《犯罪数据与研究方法》,作者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定量犯罪数据的官方及非官方资料。同时我们也关注其他研究方法,比如实验和评价的方法、观察法,以及历史犯罪学与比较主义犯罪学。第三~第五章——“犯罪行为的个体解释”,“犯罪行为的社会学解释”,“冲突理论与批判主义犯罪学”——我们通过加人犯罪人的声音,以及强调各种理论性观点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避免采取典型的理论章节的枯燥记述,使资料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中编:《犯罪与被害类型》。以第六章《公司犯罪与有组织犯罪》为开篇。我们关注了有影响力的犯罪,并强调了合法公司与非法公司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本章中,我们探讨了公司违法行为的历史发展与当代表现形式,公司与有组织犯罪之间的联系以及有组织犯罪网络的结构。 第七章,《街头犯罪》,关注传统犯罪(如暴力犯罪、财产犯罪、毒品犯罪、帮派犯罪)中的阶级、人种/种族因素。我们阐述了城市街头犯罪的经济背景,分析了有关人种/种族的刑事司法偏见和差别对待问题。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城市和城市郊区社区中的违法青少年群体与帮派问题。 尽管性别问题贯穿了本书,但是,我们认为仍有必要特别关注妇女和女孩的经历。第八章,《性别与犯罪》,我们探讨了女性与男性的社会结构如何影响女性与男性犯罪行为的属性。通过特别关注女性犯罪人,我们考察了犯罪的传统性别模式中连续性与变化性问题,并探讨了犯罪人如何在城市帮派、街头抢劫、毒品交易、卖淫及谋杀行为中“标示性别”。同时,我们也分析了有关“胎儿施虐者”的堕胎行为犯罪化的持续争论。 第九章,《性暴力》,以讨论作为一种持续性暴力(包括非暴力的性恐吓和残忍的暴行等)的性暴力为开篇。同时,我们也批判性地分析了色情在助长一种鼓励和推动暴力行为的文化温床中的作用,并详细探究了强奸、性侵犯、对儿童的性虐待及妇女受虐的问题。虽然我们用两个独立的章节来关注女性,但是,我们承认并不能完全将妇女和女孩归为犯罪人或者被害人/幸存者的类别。因此我们的分析反映并阐明了这些模糊的界限。   中编以第十章《政治犯罪与政府犯罪》为终结。在该章中,作者探讨了通常被忽视的犯罪学主题,如集体暴力、温和抵抗,恐怖主义与仇恨犯罪。同时,作者论述了其他主题下的“水门事件”、有争议的小布什政府等重要的总统丑闻。 下编:《刑事司法与问题解决路径之探索》,本部分用两章的篇幅批判性地分析了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运行:第十一章《警察与法院》,第十二章《刑罚与监狱制度》,第十三章《社区矫正与替代性解决方案》,该章分析了作为监狱和各种预防措施的变通方式的社区矫正制度,指明了处理犯罪问题的前进方向。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犯罪学导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法律与社会丛书
9787302199632
如需购买下载《犯罪学导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376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犯罪学导论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17 的主题关于 犯罪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