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封面图

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

卢祥之, 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3.0

书籍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仅由国家权威机构评选公布过30名当代的“国医大师”。《国医大师国医圣手经验良方丛书》编入的施今墨、孔伯华、蒲辅周、岳美中、邓铁涛、路志正等几十位中医临床大家,就是现代“国医大师”“国医圣手”的杰出代表。本书是《国医大师国医圣手经验良方丛书》中的一本。颜正华是我国著名中医大家,其制方遣药,素有所宗,使用成方、复方,谨严而列,有大家风范。该书汇集了颜老几十种常用的临床方药方剂,每种方剂详细列出组成、功用、适用证,特别精选了李老的部份临证心得、用药体会。最后由编著者们对方药方剂加以按语,做出阐发和提示。丛书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高年资的文献专家经过数年多方收集、整理而成,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作者介绍:

颜正华,男,1920年2月生于江苏丹阳市。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和“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医学药学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医药组成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全国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暨药学专题委员会委员等。先生是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谙熟本草,医药兼通。   先生回忆年少时的学医历程时曾说:“当时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维持生计,后来便越来越喜爱中医。”先生17岁师从江苏省名医杨博良先生,杨氏为清末“孟河学派”著名国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名震江、浙、皖数省,门庭若市,求诊者日逾百人。先生师从杨氏3年,白天随师侍诊,晚上整理病例、背诵医经。先生以其出类拔萃的颖悟和勤奋,深受杨氏赏识,因此得“孟河学派”真传,成为孟河学派嫡传弟子。   1956年,先生在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中药教研组组长。当时,全国刚开始建立中医学院,还没有中药学教材。先生昼夜奋战,主编了适合中医本科学习的第一版《中药学讲义》,为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的建立及开设中医学课程创造了条件。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成立,先生奉卫生部之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当时全校只有4位老师。先生一来就开始讲中药学课程,后负责组建中药系,担任中药教研室主任、中药研究所所长。先后主讲了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课等,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专业人才,是我国首批中医药学教授与研究生导师。   先生主编的《中药学》教材,确立了当代高等中医院校中药教学的基本框架与内容,也奠定了先生成为新中国中药学学科高等教育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的地位。   先生在中药教学中,以药物功效主治为核心,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加以阐明,并结合临床讲授药物的配伍、用量、用法及禁忌等。除了筹建学校最早的中药标本室外,还带领学生上山采药、制作标本。先生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奠定了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科的教学基础。中药界有“南凌北颜”之说,说的是颜正华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凌一揆教授共同构建了我国《中药学》教材的理论框架,拟订了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从1986年起,先生又开始研究新中药制剂,有的品种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投放市场,影响很大。   颜正华先生勤于临证,医药兼通。临床用药崇尚平和,通常达变,主张“四两拨千斤”,不投猛剂,不用大剂,平中见奇,临证处方,随处可见孟河医风。他说:“要成为中药名师,首先要成为中医名医,两者相得益彰。”“要想成为名医,必须谙熟药性,并合理应用之;必须早临证、多临证,揣摩体会,积累经验。”“医之本,精于术。”   “用药当知药,知药才能善用。”颜正华先生总结的开方用药经验:巧用多效药,善用平和药,慎用毒烈药,分用同名药,不拘成方,因证遣药。治疗复杂病证,颜正华先生常根据治疗需要,将数个成方融为一体。如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多、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喉痒、胸闷不畅,颜正华将银翘散、杏苏散、止嗽散三方合用。并且,辨证辨病,有机结合,善抓主证,照顾兼证,调护脾胃,贯穿始终。   辨证辨病,知微杜渐,善抓主证、主因。譬如治疗萎缩性、肥厚性甚至癌前型多年顽疾慢性胃炎,认为“因滞而病”。胃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只有使其保持通降的特性,才能奏受纳腐熟之功。因此,胃痛之发生,突出表现了“滞”字。“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种乃居。”(《灵枢·平人绝谷》)胃以降为顺,以通为用,通是降的结果和表现,通降是胃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故治疗本病,“通滞”是核心大法。临床上许多久治不愈的患者,不辞千里,找到颜正华先生,数剂而大愈,常常是几天前来诊面萎神暗,数剂后精神焕发,故患者交口齐赞。又如治冠心病,颜正华深究药性,用药讲求“心为火脏,火气宣明,则能化生血液,流畅筋脉,血脉流行,则其志常喜”。《医经精义》在处方用药方面多着眼“通”字,以调畅气血而安脏腑为总治则。   颜正华先生治疗胸痹,提倡首先辨明胸痹之虚实,然后根据其虚实所在进行辨证论治。在活血通脉、益气养心等常法之外灵活应用祛痰诸法。胸痹发作之轻证,症见肢体懈怠、痰多气短等,治宜理气宽胸,芳香化浊,行气与化湿并重,方选柴胡疏肝汤、二陈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之类。胸痹发作稍重,邪盛正亦不虚之候,见症较前为重,且湿浊之象更著,治宜用仲景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酌加竹茹、贝母、紫菀、款冬花等清化热痰之类。条分缕析,经验弥足珍贵。   颜正华先生认为,有机结合辨证论治是辩证法思想在辨治疾病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具有普遍性和恒变性。不论疾病如何复杂,也不论其如何变化多端,皆可通过辨证论治,辨清机体阴阳消长和邪正斗争的情况,从而找出疾病的症结,提出恰当的治疗措施。而辨病施治则是前人实践经验在辨治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具有专一性和稳定性,临证时对于有些疾病,只需参照前人经验,用专药专方进行治疗即可取得预期疗效。   病和证的含义虽有所不同,但就具体疾病而言,两者又密不可分。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病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患者身上,可表现出不同的证。这说明,一病中包含多个证,病可以概括证,而数个相关具体证的综合即为病。如痢疾在不同患者身上或在该病发展过程中,可表现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阴虚痢、虚寒痢及休息痢等数个具体证型,而这数个相关的具体证型,综合起来即是痢疾。而有些病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出的证基本相同,这时证与病又基本统一,证即是病,病即是证,如虫积、疥癣等。由此可知,证与病很难截然分开。颜正华先生强调,辨证与辨病相辅相成,临证中必须将辨证与辨病综合考量。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才能取得理想的诊疗效果。

书籍目录:

加减止嗽散

银翘散

九味羌活汤加减

疏风化痰方

薄荷荆芥止咳方

白前清热化痰方

柴胡疏肝止咳方

苏子润肺下气方

黄芩降气养阴方

百部化痰止咳方

肺气肿方

慢性气管炎方

支气管哮喘方

支气管扩张方

急、慢性胃炎方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

慢性腹泻方

肝、胆疾病方

心律失常方

冠心病、心绞痛方

眩晕方

妇科疾病方

儿科疾病方

山楂化痰消积方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权威机构授予当代30名著名中医师“国医大师”光荣称号。《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编入的邓铁涛、路志正、何任、周仲瑛等几十位中医临床大家,都是享有盛誉的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汇集了国医大师颜正华先生24种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颜正华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了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是对珍贵中医资料整理、研究的结晶,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
9787509165997
《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29 印数 4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是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3.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89.5 ,R249.7 的主题关于 验方-汇编-中国 ,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