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品格
中国的品格封面图

中国的品格

楼宇烈,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书,它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与体系。内容包括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儒家与传统文化等8部分。

书籍目录:

前言缘起/1

第一篇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1

一、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主体性/3

二、百年悲情/5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5

持续至今的西化浪潮/11

传统的反抗:中国文化本位宣言/14

中国与西方:剪不断,理还乱/16

三、文化也一定要全球化吗?/19

四、出路在何方/22

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22

传统是现代化取之不尽的源泉/27

内忧外患的中国文化/30

重树中国文化主体意识/32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37

一、以人为本/39

惟人万物之灵/39

养人之欲,给人之求/41

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42

对西方的启示/44

二、天人合一/46

顺自然/46

王者以民为天/50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54

三、人文思维/57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61

一、三玄、四书、五经/63

二、五经要义/67

不学《诗》,无以言/67

不学《礼》,无以立/68

帝王之学一一《书经》/71

中国人的价值观  《春秋》/71

宇宙的奥秘  象数之《易》/73

三、三玄要义/77

不易、变易、简易  义理之《易》/77

道法自然  《老子》的智慧/78

逍遥游  《庄子》的精神/79

四、四书要义/82

如何达到至善之境  《大学》/82

为人之道  《论语》/83

完美政治  《孟子》/84

最高的德  《中庸》/84

五、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冲击/87

第四篇儒家与中国文化/89

一、什么是儒?什么是儒家?/91

二、儒家的发展历史/94

克己复礼  先秦原始儒学/9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一汉代儒学/97

理一分殊  宋明理学/101

以西学解释中学  近现代儒学/103三、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105

以王道仁政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105

“要在中央,事在四方”的政治制度/106

大同与小康的社会理想/107

“长幼有序,惟道是从”的人际伦理/109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观念/110

乐观而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111

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112

四、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儒者/113

奉天法古/113

内圣外王/114

知行合一/114

重在体悟/114

执两用中/115

和而不同/115

守常明变/116

五、儒家的教育思想/117

第五篇道家与中国文化/119

一、什么是道家?/121

二、道家的发展历史/125

先秦道家/125

两汉黄老之学/128

魏晋玄学/131

道教的出现/136

三、道家思想要义/139

道法自然/139

道常无为/1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43

权与术/145

四、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47

第六篇佛教与中国文化/151

一、佛教的创立、发展与佛教的主要思想/153

三业八苦/153

无明与空性/155

解脱生死之道/157

二、佛教的传入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159

金人托梦,白马驮经/159

出家与孝道/160

灵魂问题/162

三、佛教的本土化及其对大乘佛教人文精神的发

扬/165

佛经翻译中的中国智慧/165

以出世法做入世事/169

万法归禅/172

四、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176

第七篇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183

一、中国文化不仅是伦理的文化,更是艺术的文

化/185

礼教与乐教并重/185

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186由艺入道  中国艺术的根本追求/187

艺术家的责任/190

中国传统艺术的社会作用/192

二、中国艺术的根本特征/197

得意忘言,得意忘象/197

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双重创作/2O0

万事造画,终得心/201

依仁游艺/202

艺术欣赏是一种领悟/205

继承中的创新/207

三、中国人的艺术与生活/209

第八篇中医与中国文化/211

一、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13

二、中医的生命观/215

三、中医的根本理论/217

阴阳平衡之道/217

五行生克之学/221

整体的医学/222

四、中医养生要诀/225

不服药为中医/225

顺其自然/227

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2282006年6月里的一天,北京读书人VIP俱乐部的汤小明、张顺平和邓景异三位先生来茅舍茶室品茗谈事,其间谈及时下社会上“国学”热的种种现象,他们也想在俱乐部内为会员们普及一些正确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并希望我为俱乐部成员设计一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子。

当时,我按照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一个想法,即“三玄”、“四书”、“五经”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源性经典,以及想要真正把握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必须从原典入手等,向他们宣传了一番。谁知他们三位相当认同我的想法。于是,当下就一起拟了一个“三、四、五、六”(“六”是选了六部佛典)的系列讲读计划,并趁热商量了礼请哪些专家担任讲解和导读,以及争取在两三年内逐步完成等问题。谈到这里,他们说,为了让听者了解我的想法,这个原典系列讲读最好由我来开头。没想到,原来只是帮着出谋划策,结果却是“引火上身”。

不过回头一想,他们的意见也有道理。于是我就说,我来讲一个“总论”吧,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内容、特点、精神和现代意义等问题概括地讲一讲,以便大家进一步去学习原典时有一点准备。之后,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决定这个“总论”分八个题目来讲,这就是大家现在在这本书中所看到的八个部分。

在这个“总论”中,我想尽量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看法讲给大家听,但由于准备将来在网络上传播,每次讲座都要做录像,所以时间上规定为每次两小时。而且由于讲座时我只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提纲,讲着讲着时间不够了,后面的题目就只能讲得简单一点,甚至省略不讲了。

因此,一些题目中的有些问题就无法展开了,有些问题则或详或略。整个讲座既不充分,更不那么严谨、系统。这可能只能向大家说声抱歉了,或者说留些余兴,以后再来探讨吧。

此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认识、体会和思考,人各有不同,这是正常的现象。我在这里讲述的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见、陋见而已,讲出来只是想给人们提供一种参考,并不想强加给任何人。只是希望我的这些浅陋之见能引起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来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树立起一种文化主体意识,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来。

这里,我还想对最后两讲做一点说明。在我的脑子里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中国的传统文学艺术,最深刻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中国的中医,特别是中医理论,最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思维特点,最充分地体现在传统文学艺术和中医理论中;反之,通过对传统文学艺术和中医理论的了解和把握,也就可以更深刻地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思维特点。所以,我在“总论”讲座中安排了“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两讲。可是,我对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医,虽都看过一些书,但总起来讲是知之甚少的,是没有资格讲这两讲的。而我之所以不怕出丑,要勉强讲这两讲,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上述这种感觉,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把传承传统文化与保护中医和传统艺术联系起来,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以道统艺,由艺臻道,道艺并进,形神俱完。把血肉丰满,神气十足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至于讲座中的幼稚、错误之处,尚请方家见谅和指正。

这八个题目,分八次讲,从2006年7月初开始,一直到12月中才讲完。

在讲座进行过程中,汤小明、张顺平和邓景异等先生不断向我反映说,听众听了都觉得颇有启发,希望能把讲座的内容整理成文字稿,如果能出版,也许会对更多人有所启示。我同意了他们的建议,但我自己没有时间来整理,经过商量,决定由邓景异先生负责整理讲稿。当我讲完最后一讲后不久,他就把全部整理稿交给了我。邓先生为整理此稿花了不少的心血,书中的各讲提示和小标题等都是他提炼出来的。可以说,没有邓先生的精心整理,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版。最后,当然还应当感谢北京读书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汤小明和张顺平先生等,没有他们的策划、组织、督促,我也可能就完不成这一系列讲座,当然也就不会有本书的出版。

楼宇烈2007年元旦

内容摘要:

  作者以其在北京大学五十年的中国哲学研究为底蕴,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深深挚爱,厚积薄发,以聊家常般的平实语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与体系,总结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精神。
  中国正在和平崛起。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作支撑。否则,我们很难在这个全球化的舞台上保持自己的从容与独立。因此,我们需要知道中国文化到底赋予了我们怎样的品格与精神!只有在全面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经济的自信、做人的自信和国家的自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大多支离破碎,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本书为此应运而生,它是对中国文化精粹的一次全景展示。  作者以其在北京大学五十年的中国哲学研究为底蕴,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深深挚爱,厚积薄发,以聊家常般的平实语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与体系,总结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精神。
作者简介:  楼宇烈教授,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生,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桃李满天下。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并兼任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发表的主要论著有《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儒家修养论今说》、《中国儒学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王弼集校释》等。楼宇烈教授是中国文化最真诚的倡导者、实践者,他创立了北大国艺苑,并兼任校内外几十家中国文化社团的顾问和指导,退休后依然常年奔波于各地讲学,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的品格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705600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的品格》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当代中国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的品格是当代中国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12 的主题关于 传统文化-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