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9.8
本书从不完全契约理论入手,介绍了相关会计准则及其不完全性,分析了企业从事表外融资的动因,探讨表外融资活动由创新到失控的过程,提出了完善会计准则、改进公司治理、协调推进融资方式创新与监管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政策框架。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表外融资及相关界定
1.2.1 表外融资的会计学内涵
1.2.2 表外融资的外延
1.2.3 表外融资与表外业务的界定
1.3 研究方法、研究约定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约定
1.3.3 主要内容及观点
1.4 本书的主要贡献
第2章 契约、不完全契约与基本分析框架
2.1 契约与契约理论
2.1.1 契约
2.1.2 契约理论
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2.2.1 从完全契约到不完全契约
2.2.2 契约不完全性的原因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观点简述
2.3 会计准则、管理者动机与融资方式:基于不完全契约的基本分析框架
2.3.1 会计准则、管理者动机与融资方式
2.3.2 基本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表外融资的相关会计准则及其“缺口”分析
3.1 表外融资的相关会计准则(一):租赁
3.1.1 概述
3.1.2 FASB与IASC/IASB关于租赁的会计准则及变迁
3.1.3 租赁的表外影响
3.2 表外融资的相关会计准则(二):非合并权益投资
3.2.1 概述
3.2.2 FASB与IASC/IASB关于合并问题的会计准则及变迁
3.2.3 非合并权益投资的表外影响
3.3 表外融资的相关会计准则(三):金融资产转移
3.3.1 概述
3.3.2 FASB与IASC/IASB关于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准则及变迁
3.3.3 金融资产转移的表外影响
3.4 表外融资的相关会计准则(四):衍生金融工具
3.4.1 概述
3.4.2 FASB与IASC/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及变迁
3.4.3 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影响
3.5 会计准则存在“缺口”的必然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外融资的管理者动机分析
4.1 会计准则“缺口”如何诱致表外融资?——一个简单的经济博弈分析
4.2 相关文献回顾
4.2.1 国外学者关于表外融资动因的研究
4.2.2 国内学者关于表外融资动因的研究
4.3 主观动因分析:报酬契约下的会计选择
4.3.1 会计信息与报酬契约
4.3.2 管理者的会计选择
4.4 客观动因分析:三元融资结构下的资产替代
4.4.1 债权契约的不完全性
4.4.2 Jensen & Meckling(1976)的资产替代模型
4.4.3 三元融资结构下的资产替代和债权人财富转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创新背景下的表外融资及其扩散
5.1 金融创新与表外融资
5.1.1 创新理论概述
5.1.2 约束诱导、管制规避与金融创新
5.1.3 表外融资和既定约束和管制下的金融创新
5.2 创新型表外融资的典型形式及其会计含义
5.2.1 资产证券化
5.2.2 衍生金融工具
5.2.3 合成租赁
5.3 表外业务的扩散效应——基于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
5.3.1 表外业务的扩散路径
5.3.2 模型与变量
5.3.3 模型选定
5.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从创新到异化:影子银行体系、表外融资失控与金融危机
第7章 案例分析:关于雷曼“回购105”交易的再思考
第8章 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主要英文缩写
后记
《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表外融资研究》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论证了完善会计准则、改进公司治理、协调推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必要性。例如,作者研究发现,债务的存在和不合理的薪酬激励有可能助长管理者承担过度风险的意愿,违背债权人利益,因此,改进薪酬激励机制和强化债权人保护是规范表外融资的两个重要环节。就改进薪酬激励机制而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作为金融机构国有资产出资人,财政部致力于规范我国金融机构薪酬管理,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激励和约束并举。至于债权人保护,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政府财政在事实上承担的隐形担保构筑了公众对中国金融业的信心。《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表外融资研究》思路开阔、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分析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