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9.0
本书编著者选取“赤、橙、黄、绿、青、蓝、紫、白、黑、灰、金、银、桃红、绛色、缃黄、赭色、苍色、褐色、藕荷色、绀色”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色彩符号,对其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义作出自己的阐释和分析。作品用优美、鲜活的散文笔调,融汇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
总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前言
一赤色
二橙色
三黄色
四绿色
五青色
六蓝色
七紫色
八白色
九黑色
十灰色
十一金色
十二银色
十三桃红
十四绛色
十五缃黄
十六赭色
十七苍色
十八褐色
十九藕荷色
二十绀色
后记
前言
一个人从落地睁开眼睛起,就开始接受了世界上的各种色彩,如初升的太阳,春天的芳草,姹紫嫣红的花朵,秋天的金黄色的田野,冬天皑皑的白雪。各种色彩在人们眼睛的感知中呈现出来。于是在我们有了色彩的概念。我们生长在一个充满着色彩的世界,色彩一直以最直接的表象刺激我们的视觉器官。
色彩即颜色,但古代的“颜色”一词的意义与今天大不相同。《楚辞.渔父》里有“颜色憔悴”,《说文解字》里说:“颜,眉之间也;色,颜气也。”段玉裁注:“凡羞愧喜忧谓之颜色”,因为“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可见古时“颜色”一词指的是面色,而非万物之色彩。但是起码从唐代开始,“颜色”就有了指自然界色彩的含义,杜甫《花底》:“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成语“五颜六色”也反映了“颜色”的这种意思。无生命的色彩与有生命的人的世界相联系,是色彩成为符号的基础,这符号的所指是人赐予的,它与作为物质外衣的能指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是任意的,其中介为人的普遍的审美趣味和民族文化观念,《孟子.告子上》:“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人对于色彩,有大致相近的审美的感觉,所以每种色彩才会有大致相近的意义。
沧海桑田,陵谷变迁,朝代更替,一切事物都在变,但色彩却不变,古往今来,总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几种色彩,古人所见到的太阳也同今天一样是红彤彤的,看到的芳草碧树,也一定与今天相差无几。今人看到的颜色,将来的人看到的也仍会如此。科学发展之后,可以借助机器识别越来越多的色彩,但对于人的肉眼来说,却就是这几种色彩,与世界万物结合在一起,会变幻出万紫千红,千姿百态,让世界更为精彩。
色彩是生活的衣裳,正是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不同色彩,这个世界才是美丽的多样的,有那么多令人目不暇接之感,假如全是灰蒙蒙的,这个世界也就失去了美感。色彩是世界上美感最普通的表象。客观的世界给我们提供了这么美妙的物质条件。而这些多姿多彩的世界,也还需要我们眼睛的观赏,需要我们的审美,如果没有人们的眼睛,没有人的欣赏愉悦,再好的色彩与美景也是枉然。欣赏观照,是眼睛的客观构造所能达到的。我们会本能地对色彩做出反应,在七彩变化中感到愉悦、悲伤或躁动,《文心雕龙》“物色篇”说:“物色之动,心也摇焉。”当我们的视觉器官感受到色彩时,除了会感觉其物理方面的影响,心理也会立即产生感觉,这种感觉我们一般是细微的,也是捉摸不定的,难以用言语形容,我们称之为印象,也就是色彩意象。我们会无端地喜欢某一些色彩,是因为我们朦朦胧胧的审美意识在导引着。歌德说:“人们一般地都很喜欢颜色,眼睛感到有看颜色的要求,正和它感到有看光明的要求一样;我们试图想一下,阴沉沉的日间,忽然阳光射到眼前一片景物上,被照耀的物体色彩无比鲜明,我们因而体会到了愉快的情绪。”这一段文字出自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色彩学》一书,他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悟着色彩的真谛,他的《色彩学》既是科学著作又是艺术著作。
与世界上种种现象一样,色彩给了人们视觉上的不同感受,不光是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审美情感上的,因此色彩就逐渐被人们认识,被赋予了一定的涵义。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对不同的色彩,赋予它不同的文化上的含义。这种含义是基于人们视觉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上升到文化层面中的。如古代人很早就有了“正色”与“间色”的观念,赤、青、黄、白、黑是正色,红、紫、缥、绀、流黄是间色。正色是纯正的,好的,间色就是低下的,不好的色彩。但后来,观念抵不过人们对色彩的审美爱好,如被先秦儒家视为间色的红、紫等色彩由于视觉上的愉悦感,它们不再被鄙视,反而越来越占有极高的地位,后代这种间色与正色的差别观念也就消失了。
色彩是一种表象的属性,是第二性的。如花卉,它的植物的属性与分类是本质性的,而色彩只是这种植物所呈现的表象。但作为表象,它却是被人们最先、最直接感知的,并通过她去进一步认识到内在的含义。
中国的先民们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对色彩的认识,在色彩自然的语言中,又加上许多文化的内涵,所以每一种色彩孤立地看来,仅仅是一种色彩,如果放在中国的文化的语境中,那就是比色彩更缤纷丰满的色彩语言了。
我们权做一次中国色彩文化的苦旅吧,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密林里,透过落英缤纷的语林,寻找已经或正在失落的色彩语言。你会发现,几千年来文明的土壤中,随时撒落着的一堆零珠碎玉,铜钱吉贝,令人目不暇接,虽然这么一本小册子,我们还很难找一根绳子串起来。只是随手撷取,捧之一掬而已。
后记
这本小书,第一次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符号及其含义做一个较系统的梳理。说是系统,其实也很难说。因为古往今来,世上万物莫不有其色彩,非常纷繁复杂,而文化中色彩涵义的变迁又难以计数,地异时异,解释就各有不同。我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依据古代文献、考古资料和历史遗存下来的少数实物,进行勾稽考据。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文字资料只是生活的糟粕,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很少数的留存的实物可以佐证。
文献中对色彩的论述歧异互见,即使同一种色彩的描述也各有不同,不知是文献的歧异,还是古人色盲多,导致对色彩的记述棼乱如丝,很难梳理。文献的记载与今天实物也常常不一致,如许多绘画实物流传至今色彩已与当初大不相同。所以只能用现代人的色彩视觉对古代文献进行判断选择,甄别选择起来,是很困难的,不可避免过多地引用文字资料进行考证。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非这本小书所能容纳,如果有机会,将来可以进一步写成更完整宏大的专著。那么这一本书,就算椎轮之于大辂吧,或许也有它的用处的。
至于书中的不足与错误之处,那是不消说的,诚恳期待读者专家的批评指正,使它更加完善。参考了前人今贤的许多资料,谨致谢忱。
本书初稿名为《色彩符号文化阐释》,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学术著作基金立项资助,黄悖、方仪先生给予许多指导帮助,一并致谢。
2006年10月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这本小书,第一次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符号及其含义做一个较系统的梳理。 我们权做一次中国色彩文化的苦旅吧,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密林里,透过落英缤纷的语林,寻找已经或正在失落的色彩语言。你会发现,几千年来文明的土壤中,随时撒落着的一堆零珠碎玉,铜钱吉贝,令人目不暇接,虽然这么一本小册子,我们还很难找一根绳子串起来。只是随手撷取,捧之一掬而已。 一个人从落地睁开眼睛起,就开始接受了世界上的各种色彩,如初升的太阳,春天的芳草,姹紫嫣红的花朵,秋天的金黄色的田野,冬天皑皑的白雪。各种色彩在人们眼睛的感知中呈现出来。于是在我们有了色彩的概念。我们生长在一个充满着色彩的世界,色彩一直以最直接的表象刺激我们的视觉器官。 这本小书,第一次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符号及其含义做一个较系统的梳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升平春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神祇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 | ||
9787536055308 《升平春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花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升平春色是花城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120.9 的主题关于 色彩-影响-传统文化-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