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6.0
本书介绍了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绪言上篇总论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治法概述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第三节常用治法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一节方剂配伍的目的
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方剂的变化形式
第五章剂型
第六章方剂的服法下篇各论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止嗽散
第二节辛凉解表
银翘散
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柴葛解肌汤
升麻葛根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
败毒散
参苏饮
麻黄细辛附子汤
加减葳蕤汤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
大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第二节温下
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第三节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
第四节逐水
十枣汤
第三章和解剂
第一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
四逆散
逍遥散
痛泻要方
第三节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第四章清热剂
第一节清气分热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清营凉血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第三节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仙方活命饮
第四节清脏腑热
导赤散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
苇茎汤
泻白散
玉女煎
清胃散
葛根黄芩黄连汤
芍药汤
白头翁汤
第五节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清骨散
当归六黄汤
第五章祛暑剂
清络饮
香薷散
六一散
桂苓甘露饮
清暑益气汤
第六章温里剂
第一节温中祛寒
理中丸
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第二节回阳救逆
四逆汤
回阳救急汤
第三节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阳和汤
第七章补益剂
第一节补气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
生脉散
玉屏风散
完带汤
第二节补血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第三节气血双补
炙甘草汤
八珍汤
第四节补阴
六味地黄丸
左归丸
大补阴丸
一贯煎
第五节补阳
肾气丸
右归丸
第六节阴阳并补
地黄饮子
龟鹿二仙胶
第八章固涩剂
第一节固表止汗
牡蛎散
第二节敛肺止咳
九仙散
第三节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四神丸
第四节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桑螵蛸散
第五节固崩止带
固冲汤
固经丸
易黄汤
第九章安神剂
第一节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第二节滋养安神
酸枣仁汤
天王补心丹
第十章开窍剂
第一节凉开
安宫牛黄丸
紫雪
至宝丹
第二节温开
苏合香丸(吃力伽丸)
第十一章理气剂
第一节行气
越鞠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
半夏厚朴汤
金铃子散
厚朴温中汤
天台乌药散
暖肝煎
第二节降气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第十二章理血剂
第一节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复元活血汤
温经汤
生化汤
失笑散
桂枝茯苓丸
鳖甲煎丸
第二节止血
十灰散
咳血方
小蓟饮子
槐花散
黄土汤
第十三章治风剂
第一节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
大秦艽汤
小活络丹
牵正散
玉真散
消风散
第二节平息内风
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饮
大定风珠
第十四章治燥剂
第一节轻宣外燥
杏苏散
桑杏汤
清燥救肺汤
第二节滋阴润燥
增液汤
麦门冬汤
益胃汤
养阴清肺汤
百合固金汤
第十五章祛湿剂
第一节燥湿和胃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第二节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八正散
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
连朴饮
二妙散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
第三节利水渗湿
五苓散
猪苓汤
防己黄芪汤
五皮散
第四节温化水湿
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
实脾散
萆薢分清散(萆薢分清饮)
第五节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第十六章祛痰剂
第一节燥湿化痰
二陈汤
温胆汤
茯苓丸
第二节清热化痰
小陷胸汤
清气化痰丸
滚痰丸
第三节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第四节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子养亲汤
第五节化痰息风
半夏白术天麻汤
定痫丸
第十七章消食剂
第一节消食化滞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第二节健脾消食
健脾丸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
葛花解酲汤
第十八章驱虫剂
乌梅丸
第十九章涌吐剂
瓜蒂散
参考文献索引
本书根据现行高等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并汲取学界同行的研究心得,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按照证、法、方、药贯通一体的方剂临床应用思维模式设计成了简洁的图表,进行形象展示与阐释,特别是对难点、疑点内容作了必要的浓缩提炼,可使初学者更好更快地掌握和记忆《方剂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从而为方剂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奠定基础。 本书可作为《方剂学》教学参考材料,便于教师授课;亦可作为学习《方剂学》的入门读物,便于学生学习;也可作为中医师资格、晋升职称的考试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