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
本书按照历史时期,全面、系统地叙述和研究了我国1949年以前历代土地资源的法律制度,内容涉及各个时期土地资源的管理机构和职能、土地资源的立法、土地资源的所有制形式、土地资源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土地资源的买卖与租佃、土地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等。
绪论
一、我国古代私有土地的出现与发展
二、秦汉以降“公”、“私”土地所有制并存,而且延续到近现代
三、土地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发展变化概述
四、余论与启示
第一章夏商周时期的土地法制
第一节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夏代社会经济状况
二、商代社会经济状况
三、周代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夏商周时期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
一、夏商西周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
二、春秋战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
三、先秦时期土地管理的特点
第三节商周时期基本的土地立法
一、商与西周的土地国有制立法
二、春秋郑国的土地立法
三、春秋鲁国的“初税亩”
四、战国商鞅的土地变法
五、秦武王与赢政的土地立法
第四节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占有方式与经营方式
一、井田制
二、授田制
三、爰田制
四、私田制
第五节周代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
一、土地资源保护
二、山林资源保护
三、川泽资源保护
第六节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实践的基本经验
一、注意土地立法,按照法律规范进行管理
二、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农官职能
三、发挥农官的专业特长,加强农业技术指导
四、总结农业实践,发展农学理论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土地法制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秦代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西汉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东汉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秦汉时期土地资源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方式
一、管理机构
二、管理方式
第三节秦汉时期的土地资源立法
一、立法形式
二、立法内容
三、秦代的《田律》
四、汉代的《田律》与《户律》
第四节秦汉时期的土地占有形态
一、公田
二、私田
第五节秦汉时期的土地分配方式与经营方式
一、授田制
二、赐田与赋田制
三、假田制
四、屯田制
第六节秦汉时期的土地立法经验与土地管理经验
一、土地立法经验
二、土地管理经验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法制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屯田制
一、三国时期的屯田制
二、曹魏的屯田制
三、西晋的屯田制
四、东晋南朝的屯田制
五、十六国时期的屯田制
六、北朝的屯田制
第二节三国西晋时期的土地法制
一、三国及西晋初对地主土地私有权的管理
二、三国及西晋前期对自耕农小土地所有权的管理
三、西晋的占田制、租调制和荫客制
四、魏晋时期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
第三节东晋南朝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及其管理
一、东晋南朝大土地私有权的极度膨胀与立法限制
二、东晋南朝维护自耕农小土地所有权的立法
三、土断:东晋南朝特有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四、两晋南朝国有土地资源的其他管理形式
五、魏晋南北朝寺院土地所有权及其管理
第四节北朝的均田制及其他国有土地资源的管理
一、北魏的计口授田制
二、北魏前期国有牧场的经营管理
三、北朝后期的均田制
四、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均田制
五、十六国、北朝前期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土地资源管理的启示
一、必须满足农民基本的土地要求
二、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土地资源立法的实施
三、皇权与吏治的腐败,难以实施良好的土地资源立法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土地法制
第一节隋唐五代时期土地所有权形式与法律保护
一、土地所有权形式及其变化
二、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节隋唐五代时期对土地的耕垦、清丈与法律调整
一、土地耕垦法令的颁布实施
二、对于土地耕垦管理的调整
三、对土地的清丈与户口田产簿籍的编制
四、隋唐五代时期封建政府对于违反土地法的惩罚措施
第三节隋唐五代对于土地买卖、租赁和继承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土地买卖的法律规定
二、关于土地租赁的法律规定
三、土地继承的法律规定
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的均田法以及赋税立法
一、隋唐时期的均田法
二、赋税立法
第五节隋唐五代时期的土地管理机关与管理体制
一、土地行政管理体制
第六节隋唐五代时期关于土地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得失
一、土地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经验
二、土地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教训
第五章两宋土地法律制度
第一节两宋的土地管理机构及其对公私田的管理职能
一、中央土地管理机构
二、地方土地管理机构
三、不常置的土地管理机构
第二节宋代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调整
一、宋代的私人土地所有制
二、土地国有制
三、寺院土地所有制
四、宋代对公私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宋代的田赋管理制度
一、宋初两税法
二、方田均税法
三、青苗法
四、南宋经界法
第四节宋代土地租佃制度
一、租佃制的种类官田租佃制与私田租佃制
二、地租的形态
三、铲佃与永佃权
四、租佃关系的多层次化
“二地主”的出现
第五节宋代土地交易法律制度
一、灵活复杂的田土交易方式
二、田土交易的法定程序
三、田土交易的实质要件
第六节宋代的土地兼并问题
一、土地兼并兴盛的原因
二、土地兼并的发展状况
三、“摧制兼并”的失败
第七节宋代土地管理法制的得失
一、两宋土地管理法制的正面经验
二、两宋土地法制的失败教训
第六章辽金元土地法制
第一节辽金土地法制
一、辽代土地法制概况
二、金代土地法制概况
三、辽金土地法制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元朝土地法制
一、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二、垦荒与屯田制度
三、土地经营方式
四、土地管理机构
五、元朝土地法制建设的意义
第七章明朝土地法制
第一节土地所有权形式与法律保护
一、土地所有权形式及其变化
二、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节土地耕垦管理与法律调整
一、垦田法令的颁布实施
二、土地耕垦管理的法律调整
第三节土地清丈核查与管理控制
一、核田法的实施与户口田产簿籍的编制
二、土地清丈核查的管理控制
第四节屯田法的颁布实施与管理控制
一、军屯法的实施
二、民屯法的推行
三、商屯法的创立
四、屯田法的管理控制
第五节土地管理机关与管理体制
一、中央土地管理机关
二、地方土地管理机关
第六节明朝土地资源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意义
一、积极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打击非法侵占土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重新确认和依法保护土地产权关系,严惩侵犯土地所有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认真开展土地资源的清丈核查,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控制
第八章清朝土地法制
第一节土地所有权形式与法律保护
一、土地所有权形式
二、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节圈地法的颁行与法律调整
一、入关前的“计丁授田”法
二、入关后的圈地法
三、投充制度
四、圈地法的社会弊端
第三节土地耕垦管理与法律调整
一、顺治、康熙时期的垦田法
二、雍正、乾隆时期的垦田法
第四节更名田法的颁布实施
一、更名田的来源
二、清初对明朝藩田的政策
三、更名田法的颁行
第五节清末土地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大清民律草案》的制订
二、《大清民律草案》的土地立法内容
三、其他土地立法内容
第六节土地管理机关与管理体制
一、中央土地管理机关
二、地方土地管理机关
三、掌辖旗务的八旗都统衙门
四、土地管理体制
第七节清朝土地资源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意义
一、土地资源管理及其法制建设,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严惩破坏垦荒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重新调整和依法保护土地产权关系,严惩土地资源方面的违法侵权行为
四、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控制,严惩破坏土地资源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尝试建立近代土地资源法制体系
第九章民国时期的土地法律制度
第一节民国时期土地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民国时期土地资源管理机关的设置及职责
一、土地管理机关的设置及职责
二、其他土地资源管理机关的设置及职责
三、垦殖机关
第三节民国时期的土地管理措施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土地管理措施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土地管理措施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管理措施
第四节民国时期的土地立法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土地立法
二、北洋政府的土地立法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立法
第五节民国时期的土地问题及对策
一、土地分配问题:地权分配不均、租佃制度不良
二、土地的利用和经营问题:土地利用的分散和贫乏
三、土地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六节违反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地籍整理的法律责任
二、违反土地税征收之法律责任
三、违反土地承垦之法律责任
四、违反土地使用管理之法律责任
第七节土地管理和立法的经验和教训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之经验和教训
二、北洋政府时期之经验和教训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之经验和教训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法史论丛 | ||
7301103476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9 的主题关于 土地资源-法制史-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