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25.0
本书由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窦桂梅主编,作者均为全国中小学一线教师中的佼佼者。他们将教育理念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前瞻的教学理念,又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新课程改革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九月:“飘风不终朝”
十月:每天给自己献一朵花
十一月:一切都在摸索、变动、进步中
十二月:世界上最美最珍贵的东西
一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呼唤
拜托
感谢配合
做和不做,怎会一样
定能生慧
你是真正的收信人吗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
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
课外阅读开始啦
家长之间也要多沟通
纠正一个错误观念
教育写作并不难
让我们跟上他们吧
请站在孩子的角度
让我们凭着自己的热情和毅力
必经之路
听听,花开的声音
水涨船高的三个层次
给徐会
不要性急
真诚的祝福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二月:面朝澄江,背靠青山
三月:如果没有了研究与发现的快乐
四月:音乐无法表达的时候,风便飏起来
五月:不紧不慢,安辔而行的重复
六月:抬脚是走路,正如落脚也是走路
前言
满园春色关不住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出版社要我给《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写个序,读完全书之后,心里不禁惶惶然:除了年龄痴长而外,无论哪个方面,比起作者我都差得太远,有写序的资格吗?
但我确实有要说话的冲动。因为,惶惶然的同时还有强烈的欣欣然,我感觉到多少人一直以来的一种期盼已经或者很快就会实现:诞生当代中国自己的教育家。
我对当前许多称之为“家”者一向是期期不以为然的,他们经常只会用些空洞理论、晦涩的概念、时髦的词语来炫耀自己,蒙哄群众,而这些东西又其实是从别人(主要是西方)那里鹦鹉学舌得来的。对于这样的人,艾森豪威尔这句话实在是人木三分:“我听到过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非常有趣的定义:一个人用比必要的词语更多的词语,来说出比他知道的东西更多的东西。”没有丰满的实践经验怎么可能成为“家”?教育家只能从薛瑞萍(或薛瑞萍们--包括她的那些同行者们)这样的人中产生,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学识,有宝贵的实践,有深邃的思考,有不辍的探索,有坚定的信仰,有特立独行的品格,有不同凡响的创思。
由于各级行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以及“教育产业化”口号的蛊惑,不少校长与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金钱的工具,教育的“神圣”光环早已消失,而且几乎成为社会的“首黑”行业。毛泽东当年所言旧教育“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教师抱一个金钱主义”的幽灵似乎又在我们头上徘徊。
由于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中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比皆是,各个年龄段的各种人群都承受着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而许多教师又远未真正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远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做“人”来平等地理解、尊重与沟通,因而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摩擦与严重地对立。特别是教师体罚、虐待甚至残害学生的案例在报刊上屡见不鲜,有一些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些情况的普遍、多发与严重程度,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
由于我国人口太多,而就业机会相对困难,用人制度又远未达到科学与完善,使得不少人升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找一条出路,这样,受教育者的动机便悖离了教育的宗旨。而教育者由于急功近利与旧观念的束缚,以及教育评价的偏颇,也远未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在全社会的压力下,升学成了头等大事,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情势有增无减。这一切压到师生的头上,他们便成了出题与做题的机器。一个国家的出版利润绝大部分来自于基础教育的教辅、练习题,这在全世界大概是独一无二的。这既是出版界的悲哀,也是教育界的悲哀。学生从清晨做题到半夜,教师从清晨忙到半夜,这已是目前中小学里习以为常的情况了。
为什么我要说上面这些?这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的现实。但是,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从薛瑞萍那里看到的,却是与这严峻的现实截然不同的样子。在薛瑞萍所追求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中,我们看到的是难能可贵的和谐的境界: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在为基础教育而忧心如焚的时候,读薛瑞萍的书,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薛瑞萍面临着同样的现实,她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和谐的境界呢?读完薛瑞萍的书,梳理一下她每一天都在做些什么,大概是可以寻到答案的。
首先,她在不间断地读书。作为一个小学教师,那么热爱读书,读了那么多的书,以至于哪天没读书就觉得缺少了什么,我以为这是薛瑞萍成功的要素之一。现在,相当多的教师(包括语文教师)不读书,或者不爱读,或者没时间读,或者不会读。而有关部门的所谓教师培训(什么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等),其计划与作法实际上根本不符合教师眼前工作与长期发展的需要,只是在浪费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而已。其实,读书才是教师提高的必走的途径。有的教师以为把教的那本教科书弄明白就行了,但是正如陆游所说,学诗“功夫在诗外”一样,教学其实也是要靠大量摄取相关知识,不断补充文化修养才能胜任的。薛瑞萍说,“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明白了这一点,才会成为好教师。
其次,她在不间断地沟通。薛瑞萍说:“教育没有可以普遍适用的所谓规律,富有魅力和人性的教育,永远是这个教师--这个班级--这个孩子--这群家长的一对一。”她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切中了当前教育弊端的要害。人们总把教师对学生的爱比喻作母爱(当然,即使是这一点现在也远未做到),其实,教师的爱要博大得多。它包含着慈祥的母爱、严厉的父爱与知心的友爱,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友爱:知心朋友之间的理解、尊重、信任与交心。薛瑞萍不仅注意了与学生之间这种平等的沟通,而且与家长沟通。为了一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她给家长写了那么多信,引领着家长向正确的教育理念前行;她在网上与网友们沟通,以至于“看云”有了那么多的崇拜者、追随者与同行者。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儿叫“大教育”,从薛瑞萍身上,我们才真正看到了教育之“大”。
再次,她在不间断地反省与思考。人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工作难免有不顺利的时候,关键在于能否从中反省自己,思考原因与对策。有些老师在课上得不好的时候,常爱说一句话:“这些学生不行,”启而不发。他们从根本上误解了孔夫子的深邃思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与“发”都是对教师而言,不是要教师“启”,学生“发”。天底下没有不接受启发的学生,只有不会启发的老师。薛瑞萍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从全书中可以看到,她时时在反省自己,时时在思考面对的新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又不懈地探索、研究,还能不进步吗?这样的人,想不做个好教师都难。
最后,我想说说对语文教学的一点想法。薛瑞萍是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灵魂的,她不止一次地说:“我想语文和数学的不同,在于语文是可以混着拖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语文不比数学,有课外阅读作暖窝,生柿子是可以慢慢捂熟的。”她在语文教学上的思考与实践实在是太漂亮了,按着她的路子走下去,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痼疾一定可以药到病除。
这里我只想提出一点质疑。从书中看,薛瑞萍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教拼音,而学生学习效果并不令她满意,所以她才不断告诫自己“不要着急”。薛瑞萍这样的优秀教师用这么长时间教拼音都感到有难度,不能不让我们更加怀疑:小学一年级学拼音对吗?不必说中华民族的孩子入学开始学的不是自己的文字而是a、b、c,不必说过早学拼音,过多依赖拼音对学生感悟母语、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所带来的缺欠与伤害,就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来说,过几年再学拼音不是可以省时省力得多吗?这个问题这里不能细说,而且课本就是那么编的,但我还是建议薛瑞萍和其他老师们根据实践进行再思考。
真心地祝福薛瑞萍:坚持下去,一定能成正果。
张翼健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完整的班级教学手记。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秩序,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书,本书全程记录了一名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工作历程,对于刚踏上教育一线的您,或许是不无裨益的! 薛瑞萍,网名:看云。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曾获合肥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合肥市优秀教师。《中国教师报》2005年元旦首期曾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和整版的篇幅对其进行了报道。自称“布衣”“草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 本书为她的代表作品《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掀起了低年级教师和家长的追看热潮。【作者简介】 薛瑞萍:网名“看云”。1965年生,籍贯江苏省海安县。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至今。人生观: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新教育理念与实践丛书 | ||
9787806649916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长春 | 出版单位 | 长春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印数 |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是长春出版社于2005.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32.3 的主题关于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小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