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5.0
本书以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变迁(1897~1949年)为主要线索,对银行监管的法规依据、主体特征、客体构成、市场准入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对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作出了总体评估。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银行监管的法规依据:构成及沿革
第一节 银行监管通行法
第二节 储蓄银行法
第三节 非常时期行政性规定
第二章 银行监管的主体特征:以政府机构为中心
第一节 中央政府常设(派出)监管机构
第二节 中央政府战时及辅助监管机构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与银行监管
第三章 银行监管的客体构成:分类及演变
第一节 国家银行
第二节 地方银行
第三节 私营商业银行
第四节 专业银行
第五节 外商银行
第四章 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基本要素及变迁
第一节 市场准入:从特许制到核准制
第二节 银行注册与审批
附案例:对四川省灌县非法设立行庄之查处
第三节 分支行设立之监管
第四节 资本金监管
第五节 业务范围监管
第六节 银行所有权结构
第七节 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
第五章 银行业务的持续监管:以抗战时期为中心
第一节 银行利率之监管
第二节 银行资金来源之监管:以节约储蓄运动为中心
附案例:关于存款本名制的监管
第三节 控制银行授信业务
第四节 银行投资业务之监管
第五节 银行汇兑业务之监管
第六章 问题银行与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银行、同业与政府的选择
第一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第二节 银行业的同业救助
第三节 银行业危机与政府处置
第四节 银行业的停业清理
附案例:镇江通商银行亏空案的非常处置
第五节 债权人权益保护:以银行业战前存款放款清偿为中心
第七章 银行发行监管:以纸币发行权监管为中心
第一节 从《银行通行则例》到《兑换纸币则例》
第二节 银行监理官与《取缔纸币条例》
第三节 法币政策与发行权的相对集中
第四节 战时管制与发行权的最终统一
第八章 银行监管的方式:基本模式及演进
第一节 银行的非现场监管
第二节 银行的现场检查
附案例:成都区监理官办公处对中国银行成都支行的现场检查
第三节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以抗战前为例
第四节 银行监理官制度
第九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以上海为例
第一节 新金融体系的构建与金融的稳定
第二节 《华东区私营银钱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颁行
第三节 整肃金融市场与引导资金投向生产
结语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总体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1897-1949)》以1949年之前约五十年间的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变迁为主要线索,涉及晚清政府、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近代中国的银行监管制度变迁进行了相对较完整的考察和分析,并从整体构建起了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变迁的体系。全书除导论外,共分九章,包括银行监管的法规依据、主体特征、客体构成、市场准入监管、业务持续监管、问题银行与市场退出的监管、发行监管、监管方式,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对银行的监管等内容,结语部分对近代中国的整个银.行监管制度作出了总体的考察与评估。该书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并借鉴了行政管理学、法学、经济金融学等学科的方法,使得这部书稿体现了相当的学理性。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1897-1949)》对于中国近代银行史、金融史和法制史等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对于从事银行经营管理和监管的实际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多年来,有关近代中国金融的机构、市场的个案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关于近代中国金融制度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至于从长时段跨度和较大的地域范围来对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加以全面的研究,则尚属空白,值得对基本的文本与相关史实进行较系统的梳理、总结和专门研究。 本书运用相应的实证分析,对有关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的各基本文本,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全书除了导论外,正文共九章,分别从银行监管的法规依据、主体特征、客体构成、市场准入监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金融史专刊 | ||
9787309063097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76 | 印数 | 2100 |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2.96 的主题关于 银行监督-经济史-研究-中国-1897~1949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