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4.0
本书是一本家庭教育类图书,内容涉及孩子的学习、品质、技能、特长,对家长遇到的家教困惑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内容丰富,具有实用性。
第一章孩子的内心有别于成人
第一节慧眼识英才“少年”时
孩子是个体
性格是可以被塑造的
关注生理变化
孩子心理,随时会被影响
身心发展规律
识别孩子的情绪与表达
第二节孩子的心思,你来猜
为了尊严,孩子要转学
肯定是一种关注
自由代表着一种权利
用宽容让孩子的心“软着陆”
孩子一样有烦恼和忧愁宣泄
第三节听,来自孩子的声立
假如可以选择父母
保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灵
孩子不是家长的木偶
其实我也很脆弱
妈妈,我来做你的老师
被信任是打开孩子心扉的唯一钥匙
到底谁说了算
第二章父母也应该持“上岗证”
第一节提早准备,赶上培育英才的快车
造就英才,先打好心理这
让希望升起来
旧思想,下岗
信息时代,消息岂能闭塞
家长化身充电达人
第二节营造好氛围,无须“孟母三迁”
Ilove绿色教育氛围
搭好启蒙教育这台戏
身教胜于言传
到海的彼岸去
无言的爱
不可忽视的力量快乐
第三节你有你的魔杖,我有我的魔方
母亲孩子未来的塑造者
一桶水慢慢倒
父亲孩子灵魂的建造师
做和蔼的“权威者”
携手将“魔道”化英才大道
第三章英才的家长是善变的
第一节谁是先要改变的,孩子OR家长?
变化是永恒的
成长VS分数,孰轻孰重
品舍得智慧,造一世英才
在乎谁的在乎
吾日三省的教育方式
弯下腰交流,牵着手教育
跟孩子较什么劲
第二节家长要客串N多角色
人生第一位导师
不扮演孩子的监工
生活上的全能教练
家庭舞台的双人观众
偶尔客串学生
心理时尚SPA师
第三节听说读写家长也有教子作业
两只耳朵一张嘴
学啥,要听孩子自己的
巧妙地说出你的期望和感觉
渎懂,孩子喜欢≠爱
便条里别样的爱
第四节爱的算术运算:加减乘除
学习全能叠加的过程
帮孩子减压、卸栽
一桶水要引出一条河
平均负担,化整为零
第四章为孩子准备心灵鸡汤
第一节谁该为孩子的畸形心理埋单
心灵虐待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禁止在孩子面前上演家庭暴力
不要让孩子为失败婚姻埋单
快乐心灵源于快乐童年
第二节沟通,从心开始
代沟不是鸿沟
一起玩起来的情谊
适当的暗示情绪
怀着平常心一起探讨
为难之处显身手
第三节心灵鸡汤三味:鼓励、信任、尊重,
别让不自知的怜悯阻碍生活
该有怎样的表扬
“听话”与“不听话”问的玄妙
己所不欲,勿施于“子”
每个天使都是有面子的
第四节替孩子心灵洗个澡
心理更要健康
谎言本身不是问题
不妨给孩子贴个“好标签”
冲刷掉孩子的忌妒
攀比之风跟不得
第五节当孩子触犯了家规底线
限制与放开不是简单的“三八线”
爱的红绿灯
你也可以踏进孩子的私密空间
出了问题需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学会向孩子道歉
第五章那些普通家长不知道的事
第一节教育观念决定孩子的一生
顺其天性,不可顺其自然
不要浪费错误
艺术家的礼仪情节
自我教育最理想
与众不同的惩罚
第二节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
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
特长是造就英才的一张王牌
帮助孩子思考
管理孩子的情绪
第三节孩子,让爱为你导航
用爱发现孩子的另一种美丽
拒绝孩子需要爱意.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承担责任
让孩子自己去做
第四节聚焦爱的声声叮咛
小善积大德
“换位思考”给孩子上宽容课
让勤俭在孩子心中延续
切莫轻诺寡信
吃苦是一种福
教育孩子尊老、爱老
第五节英才教育莫入的误区
不爱孩子的真实
过度地使用惩罚
陷在溺爱的沼泽
误读“权威”的含义
主观地做心理治疗师
武断或隐讳对待孩子的异性情愫
前言
有一天,你做了一个梦。
上帝问你:“你爱自己的孩子吗?”你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呢?”上帝又问:“你会爱孩子吗?”你无语了……
事实上,你的无语并不只在梦境中才出现。
在给了你的孩子自认为是天底下最绮丽的爱之后,也许有一天,在独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并未掌握哪怕一点点点石成金之道。
的确,天下爱孩子的父母,不一定都会爱孩子。
如果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在麻醉师把我们麻醉前,外科医生走了进来,说:“我对于手术真的没有受过多少训练,但是我爱我的病人,我会利用常识来做手术。”这时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你可能会惊慌失措,赶紧逃命去了。
父母和孩子也是如此,对于那些相信爱和常识就足够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真的就不轻松了。但是孩子却不能逃跑,只能承受,除非你的“技术”让他忍无可忍,但真的等到那时,那单纯可爱的笑脸就不再存在了。
高明的医生和不高明的医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反映在同一病人身上,带来的结果可能是天壤之别。而这种天壤之别的产生也许只有从一个手术室到另一个手术室的距离一步之遥!
那些幸运的人遇到了合适的医生,而不幸的人与幸运却只是擦肩而过。
在家庭教育中,英才和庸才的命运也许就是如此,而懵懂中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演绎的呢?
拿破仑.希尔,这个在美国家喻户晓、享誉世界的成功学家,他的成才之路也许印证了点石成金的神奇。
小时候他曾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甚至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人。无论出了什么问题,人们都会说“这一定是小拿破仑.希尔干的。”而他也干脆一心想着要表现得比别人形容的更坏。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延续,直到一位新母亲走进他的生活。
母亲去世后,继母发现了拿破仑.希尔的优点。在她的引导下,希尔开始改正缺点,发奋学习。就这样,人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拿破仑.希尔。
拿破仑.希尔在他的著作《人人都能成功》中这样形容继母对他的影响:
这个陌生的女人第一次走进我们家的那天,我父亲站在她身后,让她独自应付这个场面。她走进每一个房间,很高兴地问候我们每一个人,直到她走到我面前。我倚墙站着,双手交叠在胸前,凝视着她,眼中没有丝毫欢迎的神色。我的父亲说:“这就是拿破仑,希尔兄弟中最差劲的一个。”
我决不会忘记我的继母是怎样回应他这句话的。她把双手放在我的双肩上,两眼中闪耀着光辉,凝视着我的眼,这使我意识到我将永远有一个亲爱的人。她说:“这是最差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帮他把自己所具有的好品质发挥出来。”
一股暖流涌向我的心底。这一时刻是我生命历程的转折点。我的继母总是鼓励我依靠自身的力量,制订大胆的计划,坚毅地前进。后来证明这种计划就是我事业的支柱。我决不会忘记她教导过我的话。
我的继母造就了我。因为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激励着我,使我努力成为她相信我所能成为的那种孩子。
经典故事给人以回味和启迪,而那些真实的平凡的故事却依然在每天上演。倘若更多的父母能够谙透真谛,些微的改变或许就能使“最差”变为“最好”。
一棵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我们少的也许就是那么一点点方法、一点点耐心、一点点改弯……
天下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但不一定会爱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逐步提升家教智慧。毕竟,成功的家庭教育是造就英才的基础。 这是一本简单、实用、贴心的家教智慧书,为您揭秘英才教育不可不知的细节。 本书采用独特的视角、真实生动的案例、客观多元化的分析,给父母提供了一些实用性的指导,家长首先要懂孩子,才能更科学地培养自己的孩子,只有懂得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思想,支持孩子的行为,才能造就出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