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0.0
本书以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技术学习行为和创新绩效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摘要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1.1.2 高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基于知识图谱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领域识别 1.2.2 两大领域关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概述 1.2.3 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1.3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内容安排 1.3.1 本书的研究思路 1.3.2 本书的內容安排 1.4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1.4.2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2.1.1 企业网络理论 2.1.2 社会网络理论 2.2.3 创新网络理论 2.2.4 网络理论的评述 2.2 学习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2.2.1 组织学习理论 2.2.2 技术学习理论 2.2.3 学习理论的评述 2.3 技术创新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2.3.1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2.3.2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演化 2.3.3 技术创新理论的评述3 理论模型 3.1 概念界定及分析维度划分 3.1.1 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內涵及结构维度 3.1.2 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学习的内涵及其维度划分 3.1.3 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维度 3.2 理论模型的提出 3.2.1 总体模型 3.2.2 模型深化 3.2.3 理论模型成立的前提 3.3 待证明的假设4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 4.2 问卷设计 4.2.1 问卷的基本内容 4.2.2 问卷设计过程 4.2.3 避免产生偏差的措施 4.3 数据收集过程 4.4 变量度量 4.4.1 创新网络的度量 4.4.2 技术学习的度量 4.4.3 创新绩效的度量 4.5 分析方法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4.5.3 相关分析 4.5.4 结构方程模型5 实证分析 5.1 数据分析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信度和效度检验 5.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2.1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5.2.2 模型检验 5.3 对实证研究结果的讨论 5.3.1 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 5.3.2 实证研究结果的启示6 进一步研究:基于创新网络与技术学习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6.1 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位及基本模型 6.2 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2 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6.3 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6.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6.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6.3.3 评价指标的模糊层次分析 6.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6.4 实例评价 6.4.1 样本企业选择与数据收集 6.4.2 大森数控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7.2.1 论贡献 7.2.2 实践意义 7.3 研究展望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7.3.2 未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调查问卷 附录D 层次分析权重计算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为了抢占全球竞争的制高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均把高技术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加以重点扶持与发展。为了促进高技术的产业化,实现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而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和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从创新网络和技术学习的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书由潘雄锋著。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0177984 如需购买下载《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长春 | 出版单位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是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11.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6.44 的主题关于 高技术产业-企业管理-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