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封面图

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温祖荫,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3.0

书籍简介:

本书撷取外国文学史以及世界名家名派艺术创作之精华,辅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独特的艺术鉴赏、可操作的学习方法,为教师们提供有关外国文学的人文素养。全书内容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东西方文学概览;中编:世界名家创作艺术荟萃;下编: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荟萃。本书的特色在于:点面结合,综述扎实,重点突出,专为教师度身定做,一书在手,既可提高个人的素养,又可作为授课资料来阅读参考。

内容摘要:

本书撷取外国文学史以及世界名家名派艺术创作之精华,辅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独特的艺术鉴赏、可操作的学习方法,为教师们提供有关外国文学的人文素养。作者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外国文学教授,在高校执教并研究外国文学50年。深厚的学术底蕴力透纸背,全书既有文学史的概览,又有名家艺术性分析以及对文学史影响较大的流派介绍,内容系统、丰富,论述深入浅出,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并可作为简明的资料或教材使用。作者简介 温祖荫,1934年生,福建上杭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50年,对欧美文学、东方文学、俄苏文学、比较文学以及旅游文化均有精湛研究。在国内外出版各类著作50本(其中合作10本)、发表文章420余篇。主要著作有《世界名家创作论》《东方文学鉴赏》《世界百家文学名著鉴赏》等。编辑推荐 该书是一位执教50年的老教授写给青年教师的外国文学笔记。基础知识系统、扎实;艺术鉴赏独特、到位。特别适合一线语文老师、中文系学生阅读。读者定位 一线语文老师、大学生目录前言上编 东西方文学概览第一部分 西方(欧美)文学概览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文学\第二节 中世纪文学\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第四节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第五节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第六节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七节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八节 现当代文学\第二部分 东方文学概览第一节 埃及文学\第二节 巴比伦文学\第三节 希伯来文学\第四节 波斯文学\第五节 阿拉伯文学\第六节 印度文学\第七节 朝鲜文学\第八节 日本文学\第九节 越南文学\第十节 泰国文学\第十一节 印度尼西亚文学\第十二节 菲律宾文学\中编 世界名家创作艺术荟萃第一节 印度两部大史诗艺术特色的比较\第二节 迦梨陀娑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三节 荷马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四节 紫式部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五节 但丁《神曲》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六节 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七节 塞万提斯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八节 莫里哀名剧《伪君子》的艺术特色\第九节 斯威夫特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节 歌德《浮士德》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一节 拜伦《唐璜》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二节 司各特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三节 雨果《悲惨世界》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四节 司汤达《红与黑》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五节 巴尔扎克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六节 福楼拜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七节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艺术创作的特色\第十八节 狄更斯《双城记》的艺术特色\第十九节 普希金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二十节 果戈理讽刺艺术的特色\第二十一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二十二节 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二十三节 契诃夫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二十四节 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创作特色\第二十五节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艺术特色\第二十六节 高尔基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二十七节 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观\第二十八节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二十九节 普拉姆迪亚艺术创作的特色\第三十节 茨威格《象棋的故事》的艺术特色\第三十一节 卡夫卡《变形记》的艺术特色\第三十二节 怀特《五点二十分》的艺术特色\下编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大观第一节 象征主义文学\第二节 印象主义文学\第三节 唯美主义文学\第四节 感伤主义文学\第五节 颓废主义文学\第六节 意象主义文学\第七节 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第八节 直觉主义文学\第九节 未来主义文学\第十节 表现主义文学\第十一节 达达主义文学\第十二节 超现实主义文学\第十三节 意识流文学\第十四节 存在主义文学\第十五节 新批评派的理论\第十六节 结构主义文学\第十七节 自然主义文学\第十八节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第十九节 黑色幽默文学\第二十节 怪诞与荒诞文学\如何提高学习外国文学的素养节选中编 世界名家创作艺术荟萃第一节 印度两部大史诗艺术特色的比较《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的两部大史诗,是印度人民的骄傲,也是印度对世界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与荷马史诗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印度这两部史诗有哪些共同和不同的地方呢?我们从反映时代、情节结构、主题思想、史诗格律、典型塑造、语言特色等六方面作一些比较。(一)反映时代。一般认为两部史诗的基本内容在公元前5世纪已经形成,到笈多王朝时期才编定。也就是说,它们反映的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并在奴隶制社会编定成书。《摩诃婆罗多》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后,向恒河流域迁徙和奴隶制国家形成初期的历史;《罗摩衍那》反映了雅利安人越过文底耶山时期的史实。从《摩诃婆罗多》的核心故事而言,比《罗摩衍那》更加早些。关于《罗摩衍那》的成书问题,有的学者也提出产生于封建社会的说法。认为主人公罗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以农业为生。史诗中宣扬的伦理道德也属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但我们应当看到,印度由于某种特殊的历史原因,它在奴隶制社会已出现了封建的剥削因素,尤其是在奴隶制后期,贵族私人占有土地日益增加,原来处于自由民地位的农村公社社员,逐渐被固定在土地上,从而陷于封建依附关系之中。在笈多王朝时期,我国东晋僧人法显曾去过印度。他曾记载当时印度奴隶制社会的情形:“唯耕国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又说国王、贵族常将“民户”和“土地、牛犊”一起施舍给寺庙。这都说明了具有双重关系的社会特点。在奴隶制后期,并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有某种封建关系,也就有可能孕育出封建的意识形态。(二)情节结构。《摩诃婆罗多》讲述的是争夺王位的故事。《罗摩衍那》通过人国、猴国、魔国,也分别展现了争夺王位的斗争。这在情节上有其相一致的地方。《摩诃婆罗多》中有一篇很大的《罗摩传》,是用来安慰流放中的坚战王的插话,实际上也是《罗摩衍那》的情节梗概。如果说,《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那么《罗摩衍那》的内容则比较集中统一。从篇幅上说,《罗摩衍那》只相当于《摩诃婆罗多》的四分之一,全诗分7篇,约二万四千颂。一般认为,第一篇和第七篇是后代人加进去的。第一篇主要是讲罗摩出世,把他编入神的家谱,并加进一些神话传说。第七篇主要讲罗摩弃妻和复位,给人画蛇添足之感。两部史传的中心部分(也是最精彩部分)是描写大战。《摩诃婆罗多》从第六篇到第十篇,写了为时18天的大战全过程;《罗摩衍那》第六篇描写了楞伽大战,其中包括罗什曼那大战因陀罗耆,巨魔鸠槃羯叻拿大战猴兵,哈奴曼从喜马拉雅山捧回药山,罗摩和罗波那决斗等。两部史诗都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症结问题的。两部史诗描绘的地点都是在印度北部,但婆罗多族王城——象城,较靠西;而罗摩都城——阿逾陀城,较靠东。在《罗摩衍那》中,还专门写到南印度和一个岛国——楞伽,一般被认为是现今的斯里兰卡(即锡兰)。两部史诗有许多插话,《摩诃婆罗多》较集中在《森林篇》(第三篇)和首尾部分,《罗摩衍那》主要集中在首尾部分(而这部分恰恰被认为是后人加入的)。《摩诃婆罗多》中许多插话与中心故事关系不大,而《罗摩衍那》中的插话和中心故事关系较密切。因此,从整体结构来说,《摩诃婆罗多》显得松散、庞杂,《罗摩衍那》显得紧凑、简洁(但也有一部分属啰唆重复的诗段)。(三)主题思想。两部史诗宣扬的思想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宣扬正义战胜邪恶的思想。罗摩兄弟代表了正义和善的力量,十首魔王是邪恶的化身。罗摩对魔王的斗争,不仅是要夺回妻子,而且是代表了受迫害群众抗恶的思想,也代表了神的意志。《罗摩衍那》比《摩诃婆罗多》更加侧重于伦理道德的宣传。强调家族和睦,兄弟团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教师基本素养丛书
9787533463946
如需购买下载《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福州出版单位福建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线装
页数 225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是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14.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06 的主题关于 外国文学-文学欣赏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