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一路向西

歌斐木, 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2.0

书籍简介:

2009年3月11日,作者和金少泽、宁振全三人从西安出发追寻历史的痕迹,徒步行走西部,穿越十三个市县,归而完在此书。作者用相机和笔,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内容生动,感人。

书籍目录:

第一辑在路上/1

旅途众生相/2

赌鬼卖驴/6

长安:时间的端点/9

悲伤且舞蹈着/12

伏羲:天水一悟/16

我的小毛驴哟/21

麦积山:不朽的标本/24

第二辑缺水的画卷/29

哪一酢罐罐茶哟/30

水之殇/34

一个学生的记忆/39

隐匿在书画里的世界/43

第三辑黄河边的梦境/47

兄弟,我们冲一冲吧/48

龙湾:远方的渡口/52

从剑到犁的传说/61

盘龙洞:和平相处的神仙们/64

半山的洞穴和宝藏之谜/67

临河故事/71

兰州:流淌情谊的城市/76

风雨铁桥忆千秋/80

第四辑梦幻气韵/85

浪漫凉州/86

走进雷台汉墓/89

鸠摩罗什的舌头/93

湮没的帝国和天书/100

我们一直往前走/105

第五辑消失的罗马军团/113

醇厚的永昌人/114

从历史上的古罗马人到我见过的骊靬人/121

阁老府里的古怪老头儿/125

寻访者来寨/129

骊靬怀古/133

雪山下的黄昏/138

刘堃:流淌着远古部族血液的歌者/142

祁连山上放风筝的人/146

第六辑河西之光/153

山丹路上的冥想/154

河西:汇聚英雄的传说/161

《六州歌头》:某一种历史陈迹/171

归义军的记忆/175

太阳的恐惧/181

佛境异宝/187

牛圈里的情歌/191

一座城的爱情/196

桥湾古城和人皮鼓/199

挂在墙上的天堂/203

道士和师爷/206

拈花一笑和虚幻之梦/214

敦煌那一夜/218

后记/223

前言

三人行

有一种人把行走当作生活的重要部分,而我就是这种人。我行走的目的并不是形而上的追寻,恰恰相反,我的行走完全颠覆了人在旅途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形而下的体验。不过,经过多年的人文驯化,这种体验还是免不了沾染某种朝圣的念头,这也许和某种存在有关,也许无关。不过,没有一种思想是从人的内心直接诞生的,它必须有一个诱因,而我对人文和历史的大多数思考都是在行走中诞生的,这也许可以理解为旅行的文化心理,但在我看来这实在很可笑。我蔑视把过往的生活推向祭坛的做法,而明天的历史正是今天消逝的这些平常的生活。我必须保持普通人的心态,以此来追踪曾经的时光。在这种心境下,我所看到的历史是普通人的历史,而非神和英雄的历史。那些像尘埃一样落定的人曾经活过,笑过、哭过、战斗过,但是今天他们都已作古,而我就站在他们曾经存在过的土地上。

2009年3月初的一个夜晚,北京下起了大雪,我在丰台花园一间屋子里和摄影师宁振全、策划人金少泽谈起了关于行走的问题。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我们三个人畅谈一夜。雪花一直在飘,我们三个人越谈越热烈,彻夜未眠,决定进行一次真正的行走。首先是选取路线的问题,最初决定从北京骑自行车去四川,但是任意选择一条行走路线并不符合我们“行走”的目的,我们必须选择一条能印证生命色彩的路线。

晨曦透进窗户的时候,我们最终确定了方向走向西北。之所以选择向西走,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汉唐时代有过一条著名的道路“丝绸之路”。当然,我们并不准备原原本本的重走这条路线,而是为了摘这条线上的一颗“大葡萄”,所谓“大葡萄”和我多年前看到的一则新闻有关。报道说在中国西北部的河西走廊生活着一群金发碧眼的人,他们有着欧洲人的体格和外貌特征,但却说着一口西北方言。有人说他们是古罗马军团的后裔,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古代西亚人,总之他们有别于东方人的外貌引起了各种猜测。我们决定把它作为此次行程的一个重点,我曾经打比方说此次行程是一条藤,我们所停留的地方就是一颗颗葡萄,而那颗最大的葡萄叫作“骊轩”,一群特殊的人生存的地方。大致方向确定后,已经是次日中午。我们三人分头查找相关资料,调查路线,准备器材,金少泽戏称我们是“三剑客”。就这样,三剑客开始了“江湖路”。

当我们真正踏上旅途后,我才明白,旅途上绝没有千里走单骑的豪迈,也没有仗剑载酒行的快意,“亲密接触”的多是灰尘,嘈杂,失望……甚至欺诈。不过旅途的好处就在于能跳过这些令人不快的东西,发现意外的惊喜。这种惊喜不是来自冒险心理,而是有趣的东西。这就够了,只要在行走,就不乏有趣的事,当然也不乏有趣的人。我一贯认为,一个人若是不够有趣,那么这人活的就有点失败;若是他的生活中也缺乏趣味,那么他的人生就完全失败了。而我,在旅途中常常遇到一些惊喜的事情,不但有趣而且令我着迷,这不能不说是人生快事。

可能我本性就是一个容易陷入历史幻想的人,因此到达西安后,我极力想从人们的脸上搜索到一丝历史的痕迹。此后,这种企图一直弥漫在我的旅途中,从西安到天水,从天水到定西,白银、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瓜州,一直到敦煌。我在人们的脸上看到了醇厚而灿烂的笑容,当然这种笑容是能够穿越历史的,并且作为一种特质凝结在人们的脸上。我在埋怨现代科技破坏了农业文明营造的浪漫时,又庆幸高明的科技手段使我能够轻易记录这些面孔。作为旅途最重要的伙伴,相机是一个象征。他的存在意义在于,随时定格历史,而历史最真切的一面就是人们脸上的笑容平凡人的笑容。这些笑容,将成为我人生回忆中最精彩的部分。

我在旅途中文思如泉涌,在任何环境下都有提笔写作的冲动。在车上,在旅馆里,在牛圈里,在雪山上的茅屋里……我写下了很多片断式的文字,这也是我后来写这本书的主要材料。这次旅行,和这本书的写作是我的两位好友金少泽,宁振全促成的,特此感谢他们。

相机和笔,这是记录旅途的两种最好方式,它是真正出自旅途的影像。

2009年6月12日于北京恒锐堂

后记

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说,生活是一种感受,一种冒险,也是一种表现形式。我想最能够记录这种形式的应该是文字,它不仅能够记载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还能记载一个人的思想历程,尽管这种记载是片断式的。生活本身就是片断,因此才产生传奇。当然,所有的传奇都是由人来演绎的。以何种方式生存?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如何平衡,人生之旅可以给出多个答案。

生命的真谛在于爱和奋斗,尽管所有的人随着时光的加深会慢慢变老,但是爱的内核不会变,只要一个人执着奋斗,爱就能保持永久的新鲜。在旅途中,我一再阅读那些为爱而书写的文字的时候,我常常激动得双手发颤,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深情的眼睛,他们为爱而痛哭,为爱而奔走,为爱而费尽心机,甚至为爱而疯狂。这就是生命的偏执,也是生命的可爱,为了爱不计一切后果,为了爱而坚强。我喜欢这种感觉,因为爱能激发一个人奋斗的雄心,也能触动向善的心弦。我愿意做一个奋斗的讴歌者,更愿意做一个爱的传播者,这是我写作的重要理由。

我始终相信一个入一生必须找到一个目标,而我的目标就是文字。邓肯曾经说,除了跳舞我不知生来何为?我想说,除了写作,我不知生来何为?我想这一目标在我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就已经清晰了,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明白了写作对我之重要,爱对我之重要。那一年我组建了校园里第一个文学社,也开始了我的初恋。可是我的生命一直在蹉跎,青春在近乎残酷的消磨中度过。大学毕业,我和所有的平凡人一样开始了工作,尽管我的内心无时不刻的发出一个声音:你绝不应该放弃最初的梦想。我已经28岁了,这个年龄的海明威已经写出了《丧钟为谁而鸣》,这个年龄的李敖写出了旷世奇文《老年人与棒子》,这个年龄的余杰已经成为文坛黑马……是的,我不应该沉浸在凡俗的世界里,我必须开拓一个文字的世界。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面对拿破仑的小像曾经写道:你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来完成。这是怎样的雄心壮志?巴翁确实做到了,91部作品汇成的《人间喜剧》诠释了他的豪言壮语。我以巴翁为参照也许有些好高骛远,不过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的好,人的活动既是偶然性,又是对偶然性的超越。也许,这次偶然性的开端已经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超越了。拿破仑走出科西嘉岛的时候并未料到自己将来会纵横欧洲,巴尔扎克写下第一篇文字的时候也未料到自己将来独步欧洲文坛。好吧,就把这本书当作我的偶然,也当作我的开端。

从本质上来说,我更倾向于哲学性的探索,但是在情感上我更倾向于诗意的旅行。从踏上旅途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的记录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性,更不能反映一个人,若说我们所面对的“相”是个多棱镜,那么写作至多只能反映一个面,剩下的那些“面”在文字的背后,不属于作者,而属于读者。为了多个层面,而写一个层面,我是愿意的,并且死心塌地。我想这是所有为爱而写作的共性,我多次在文章中说,爱至少有三种境界,一种是自我之爱(自爱和自我体认),一种是情之爱(包含亲情和爱情),一种是众生之爱(包含对所有人的爱和所有生命的爱),这是心灵僵化的人不能领悟的,必须是性情中人才能明白。我始终认为,对爱的执着,以及对艺术,对宗教的执着具有共通性,能把这三种感情统一在一体的人才算是完整的人。路遥先生说过,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拿破仑和巴尔扎克都始终保持着初恋的热情和宗教般强烈的意志,例如拿破仑,即便是在战场上他还在给情人写情书。或者说他们一直处在爱和朝圣的状态,因此他们成就了天才的事业。

从这本书,我将踏上一条我梦中的路,爱和奋斗。秋天来临了,那些来北京寻梦的年轻人急匆匆地走在大街上,风肆无忌惮的剥蚀着人的身体,我静静地看着它们啸叫着走远,想起了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那段话:我坐在河边破旧的码头上,望着新泽西上空的长天,心里琢磨那片一直延伸到西海岸的广袤的原始土地,那条没完没了的路,一切怀有梦想的人们……我知道今夜可以看到许多星星,你知不知道大熊星座就是上帝?今夜金星一定低垂,在祝福大地的黑夜完全降临之前,把它的闪闪光点洒落。金风飒飒,此书将要付梓出版,谨在此感谢那些爱护我和支持我的人。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教会我勇敢和坚强;感谢我的朋友金少泽、宁振全、丁玲花、张春燕、郑丽君、翟东东、李明阳、张静、石洋、刘晓蕾、王洪广、金军政、池忠富、武晓芳……他们给予我精神上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坚春杰、吉琳和曾琪三位朋友,他们为本书拍摄了部分照片;特别感谢旅途中一再帮助我们的朋友,其中特别感谢甘肃省永昌县文化馆王馆长和宋国荣老师,他们在某一些历史问题上使我获益匪浅。最后感谢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父老乡亲,以及车岔小学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他们带给我难忘和感动的日子,此后不久,听说他们的学校要盖新校舍了,真替他们高兴,我们拍摄的照片和所记载的文字,也将成为一段过往的见证。今夜,北京飘着绵绵细雨,一声又一声敲击着我的窗子,那么淡,那么轻,那么温柔。犹如遥远的地方我爱人的声音,她一直牵挂着旅途中的我。2009年秋夜

内容摘要:

  这并非单纯的旅行者书,而是一种思考。作者从西安出发,经过天水、定西,白银、兰州、武威、金昌、山丹、张掖、临泽、酒泉、嘉峪关、瓜州、敦煌等十余个县市,既描写了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也写了自然状况,尤其对当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思考。他的思考并不是从历史本身出发,而是从“人”出发,他笔下的人不是神化和英雄化的人,而是平凡的人。在他的文字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罕见的,而且非常强烈的平民气质。字里行间的平民色彩,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那种关怀。他不论是写到英雄,还是最普通的乘客,都带着一种冷静的,近乎残酷的笔锋。他不美化他们,也不放大他们,有时候甚至不作全面的描摹,而只是对人性的一个面进行浮光掠影的勾画,把更多的东西留给读者。  三个人背起行囊,揣着梦想,踏上了一条未知的路。在路上,就有冒险;在路上,就有故事。火车上的老人,西安城中酒吧的羌族女子,他们拥有怎样的故事?伏羲庙的猜测,麦积山的风光,诠释着怎样的文化积淀?一路走来,有荒寒之地,有淳朴之民;有千年古刹,有无名高僧;有皑皑雪山,有隐居的情人;有夜宿丘山,有浪漫之约。这条路上,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猜想。为了更多的了解西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作者简介】  歌斐木,本名尚论聪,1981年生于中国西部,现居北京。酷爱古典文学和哲学著作,高中时代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大学毕业后曾在平面媒体担任记者,后参与图书编辑工作。目前担任恒锐传媒文化总监。2009年3月11日从西安出发追寻历史的痕迹,徒步行走西部,穿越13个县市,归而完成此书。始终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字出自心灵,文字的力量在于对自由的启蒙,人只有像飞鸟一样热爱自由,像圣哲一样心怀悲悯,才是完整的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一路向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0149516
如需购买下载《一路向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长春出版单位吉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一路向西是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4 ,J421 的主题关于 摄影集-中国-现代 ,游记-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