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封面图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

严世芸, 等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70.0

书籍简介:

本书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专著,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对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作了回顾,对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诸法作了评析。第二章就确立“藏象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阐发。第三章对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及女子胞、三焦等藏象生理作了详尽论述,其间涉及形质结构、经络联系、生理特性、生理功能及生理联系。第四章是“藏象辨证论治”与定位、定性和定量。其中包括脏腑经络定位、病因病机定性、系统模糊定量等内容。第五章是“藏象辨证论治”,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分为辨证与论治两大部分。辨证部分,按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病证及三焦病证、脏腑相兼病证分别论述。论治部分,首论重要论治法则及用药,包括六淫犯脏用药、脏腑虚实标本用药、五脏五味补泻用药、引经报使用药诸法则,以及脏腑病补泻温凉药物举要。次述脏腑病论治,也按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病证及三焦病证、脏腑相关病证分述,其内容包括脏腑病治法、适应证、常用方药、医方必备及医案辑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医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评析

第一节 辨证论治历史沿革

第二节 辨证论治诸法评析

一、八纲辨证法

二、六经辨证法

三、卫气营血辨证法和三焦辨证法

四、经络辨证法

五、脏腑辨证法

六、气血津液辨证法

七、病因辨证法

第二章 确立“藏象辨证论治”体系

第三章 藏象生理

第一节 肝、胆藏象生理

一、肝

(一)肝的形质结构

(二)肝的经络联系

(三)肝的生理特性

(四)肝的生理功能

(五)肝的生理联系

二、胆

(一)胆的形质结构

(二)胆的经络联系

(三)胆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胆与其他脏腑

第二节 心、小肠藏象生理

一、心

(一)心的形质结构

(二)心的经络联系

(三)心的生理特性

(四)心的生理功能

(五)心的生理联系

二、小肠

(一)小肠的形质结构

(二)小肠的经络联系

(三)小肠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小肠与其他脏腑

第三节 脾、胃藏象生理

一、脾

(一)脾的形质结构

(二)脾的经络联系

(三)脾的生理特性

(四)脾的生理功能

(五)脾的生理联系

二、胃

(一)胃的形质结构

(二)胃的经络联系

(三)胃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胃与其他脏腑

第四节 肺、大肠藏象生理

一、肺

(一)肺的形质结构

(二)肺的经络联系

(三)肺的生理特性

(四)肺的生理功能

(五)肺的生理联系

二、大肠

(一)大肠的形质结构

(二)大肠的经络联系

(三)大肠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大肠与其他脏腑

第五节 肾、膀胱藏象生理

一、肾

(一)肾的形质结构

(二)肾的经络联系

(三)肾的生理特性

(四)肾的生理功能

(五)肾的生理联系

二、膀胱

(一)膀胱的形质结构

(二)膀胱的经络联系

(三)膀胱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膀胱与其他脏腑

三、女子胞

(一)女子胞的形质结构

(二)女子胞的经络联系

(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四)女子胞与其他脏腑

第六节 三焦藏象生理

一、三焦的形质结构

二、三焦的经络联系

三、三焦的生理特性

(一)三焦的功能

(二)上焦、中焦、下焦的功能

四、三焦的生理联系

(一)三焦经与其他经脉

(二)三焦与其他脏腑

第七节 脏腑相关生理

一、脏腑之间的生理联系

(一)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二)六腑之间的生理联系

二、五脏功能的整体调节

(一)神志活动的调节

(二)血液循行的调节

(三)呼吸功能的调节

(四)运化吸收的调节

(五)水液代谢的调节

(六)生殖功能的调节

第四章 “藏象辨证论治”与定位、定性和定量

第一节 脏腑经络定位

一、本脏定位

(一)五脏疾病定位

(二)五脏生理与五行联系

(三)五脏疾病病机

二、本经定位

三、脏腑经脉循行部位及其病候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络脉、经别、经筋及皮部

四、头面诸窍与疾病定位

(一)头部

(二)面部

(三)目部

(四)耳部

(五)鼻部

(六)口部

(七)咽喉部

第二节 病因、病机定性

第三节 辨证论治中的“模糊定量”概念

第四节 藏象辨证的“定位”与“定性”合参

一、肝、胆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

二、心、小肠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

三、脾、胃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

四、肺、大肠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

五、肾、膀胱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

第五章 藏象辨证论治

第一节 辨证

一、肝、胆病藏象辨证

(一)肝病藏象辨证

(二)胆病藏象辨证

(三)肝、胆相兼病证

二、心、小肠病藏象辨证

(一)心病藏象辨证

(二)小肠病藏象辨证

(三)心、小肠相兼病证

三、脾、胃病藏象辨证

(一)脾病藏象辨证

(二)胃病藏象辨证

(三)脾、胃相兼病证

四、肺、大肠病藏象辨证

(一)肺病藏象辨证

(二)大肠病藏象辨证

(三)肺、大肠相兼病证

五、肾、膀胱病藏象辨证

(一)肾病藏象辨证

(二)膀胱病藏象辨证

(三)肾、膀胱相兼病证

(四)女子胞病藏象辨证

(五)男子精室病藏象辨证

六、三焦病藏象辨证

七、脏腑相兼病证

(一)心脾相兼证

(二)心肾相兼证

(三)心肺相兼证

(四)心肝相兼证

(五)心胃相兼证

(六)肝脾相兼证

(七)肝胃相兼证

(八)肝肺相兼证

(九)肝肾相兼证

(十)肺脾胃相兼证

(十一)脾肾相兼证

(十二)肺肾相兼证

(十三)胆胃相兼证

(十四)胃肠相兼证

(十五)小肠、大肠相兼证

(十六)脾、肾与肠相兼证

八、五脏绝候

第二节 论治

一、重要论治法则及用药

(一)六淫犯脏用药法则

(二)脏腑虚实标本用药法

(三)五脏五味补泻法

(四)脏腑病用药引经报使

(五)脏腑病补、泻、温、凉药物举要

二、脏腑病论治

(一)肝、胆病证论治

1.肝、胆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

2.肝、胆病医方备要

3.肝、胆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

(二)心、小肠病证论治

1.心、小肠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

2.心、小肠病医方备要

3.心、小肠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

(三)脾、胃病证论治

1.脾、胃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

2.脾、胃病医方备要

3.脾、胃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

(四)肺、大肠病证论治

1.肺、大肠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

2.肺、大肠病医方备要

3.肺、大肠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

(五)肾、膀胱病证论治

1.肾、膀胱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

2.肾、膀胱病医方备要

3.肾、膀胱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

(六)三焦病论治

1三焦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

2.三焦病医方备要

3.三焦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

(七)脏腑相关病论治

1.脏腑相关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

2.脏腑相关病医方备要

3.脏腑相关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

4.奇经八脉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专著,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对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作了回顾,对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诸法作了评析。
第二章就确立“藏象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阐发。
第三章对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及女子胞、三焦等藏象生理作了详尽论述,其间涉及形质结构、经络联系、生理特性、生理功能及生理联系。
第四章是“藏象辨证论治”与定位、定性和定量。其中包括脏腑经络定位、病因病机定性、系统模糊定量等内容。
第五章是“藏象辨证论治”,为《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的核心内容。分为辨证与论治两大部分。
辨证部分,按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病证及三焦病证、脏腑相兼病证分别论述。
论治部分,首论重要论治法则及用药,包括六淫犯脏用药、脏腑虚实标本用药、五脏五味补泻用药、引经报使用药诸法则,以及脏腑病补泻温凉药物举要。次述脏腑病论治,也按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病证及三焦病证、脏腑相关病证分述,其内容包括脏腑病治法、适应证、常用方药、医方必备及医案辑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7147026
如需购买下载《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7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精装
页数 286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1.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23.1 的主题关于 脏腑-辨证论治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