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本书围绕“文化延续的多学科对话”这一学术课题,讨论了地域性、时间性、空间性对文化的形成、发展、延续、变化起到的影响作用。
关于开展南岭民族研究的构想
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定位与职能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大连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延续与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可行吗
旅游经济开发与无形文化保护刍议
——兼评纳尔逊·格雷本的《无形遗产:如何保护?为谁保护?》一文
用现代意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姚古镇文化遗产的形成、保护与开发
梁启超的遗产保护思想
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农业民俗与文化产业开发
乡村旅游发展与民族传统艺术变迁
——以湘西德夯苗寨为例
民俗文化与审美之关系研究
民族性与人类性的高度统一:少数民族文学的未来
——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概况与未来
从阴山岩画等文化遗产来看古代社会的广告文化
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谈维吾尔语中的习惯用语
民族传统节日的现代变迁与传承思考
——彝族葫芦笙节个案研究
傩与猎首祭
——傩起源的文化人类学假说
我国北方地区清代民间“另类”婚俗
“东北三大怪”——逝去的关外民俗经典
传统文化生态变迁与保护研究
——以广州牙雕技艺为例
意义演进
——佛山木版年画《二十四孝图》探析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以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
广西融水苗族服饰的变迁与传承
分离还是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工艺品
——以靖西绣球为例
壮族婚姻观念与婚姻制度的现代变革
融水三防舞龙文化的人类学田野考察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苗族系列坡会群
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图画文字初步探讨
壮锦: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及其晚近变迁
对歌的程式性
——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民间“吟诗”的歌路
及其在歌赛中的实践
后记
《历史记忆与文化表征》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历史记忆与文化表征》文章除少数讨论某些文化事项的历史演进之外,大多探讨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碰撞与整合以及相关的文化保护、文化政策问题,大致而言,属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的范畴,作者大多以中青年学者与研究生为多,年轻的目光从边缘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变迁与文化延续的问题,也许自有一番不同的感悟,在稚嫩中也不乏闪光点,重要的是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留下思考的印迹作为进一步完善的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