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9.0
“实践”常被崇拜为孕育一切力量、奠基一切真理、打开一切命门钥匙的自明性存在,这迫切需要“祛魅”。它是理念、计划的贯彻,还是复杂“习性”左右的结果?行动者所处情境,及其作为诠释者所理解的情境,非施动者的诠释者所理解的情境,是不同的。遗憾的是,常见的解释恰是第三种情境的产物。以“劳动”和“制作”替代“实践”;“实践”的科学化;理论与实践的二分法;近代主体性解释模式的日益伸张,尤其值得反思。以“劳动”作为主体性根基解释“实践”,仍是从“自然”而非“社会”出发,把“实践”自然化,视之为先验的自然性事实(而非社会性事实),故未超出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的解释模式。“自然化”必导致“浪漫化”的反拨。马克思继承黑格尔试图使两者和解。这必然把实践与辩证法融为一体。告别自然性模式,真正走向辩证论模式,在检思“实践”观念当代变迁的基础上,凸现实践内含的复杂、异质、多元、自悖谬性,区分不同层次,把“劳动”逻辑提升到“实践”逻辑,尤其关注和约束其中日趋加重的外推逻辑的延展,合理释解和规范“实践”,构成本书的基本指归。
第一部分去魅“实践”
第一章去魅及方法
一去魅
二方法论的反思
第二章实践解释模式的症结:“劳动”的替代与科学化
一症结之一:以“制作”和“劳动”替代“实践”
二症结之二:实践及实践世界的科学化
第三章实践解释模式的症结(三):理论一实践二分法(从哲学写作的角度看)
一三种模式
二大众社会的哲学写作
三马克思的写作模式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章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批判
一视角的转变:从个体到群体
二从主体性模式到生活世界模式
三自悖性的凸现
四总结:走向一种新的主体性
第二部分实践的近代逻辑及具突破
第五章从主体性到社会性
第六章整合“实践”的“劳动”:迈向自然化
一出发点:“自然”还是文化(意识形态)
二物质与文化,自然与社会的不可分性
三“劳动”是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概念?
四从“劳动”的自然化到唯物史观的自然化
第七章“实践”的自然化:从“发展”的视角看
一(超历史的)一般对(历史的)特殊
二“历史”的现代化=普遍化?
三发展主义与三种“情境”
第八章自然化与浪漫化及其统一
一实践的自然化及其后果
二实践的浪漫化
三和解与统一是否可能
第九章实践、和解与现代辩证法
一现代启蒙辩证法:范围与根基的拓宽
二现代辩证法的主体性根基
三整合与裂变:现代辩证法的两种状态
第三部分实践的逻辑
第十章解释的递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实践”的模式变迁
一以“劳动”充作“实践”
二从生活世界解释模式到生存论模式
三认识论意义上的经验积累型“实践”
四向伦理一政治型活动的“实践”的恢复
五面临生活的自悖谬、昭示审慎的“实践”
六几点简要结论
第十一章从“劳动”到“实践”
一概念的讨论
二“劳动”的承载与负重
三坍塌与重思
四“劳动的终结”
五劳动的社会性进一步凸现“实践”出场
六时尚与劳动的融合:社会性的强化
七内容的表现重于内容本身:符号与指涉物的新关系
八两种方案的选择
九从“劳动”走向“实践”
第十二章实践的逻辑
一学院派思维与实践逻辑
二三点结论
三从学院派逻辑到形而上学抽象:“实践逻辑”消解的对象?
第十三章自悖谬、外推与实践逻辑
一去远与推远:两种不同的机制[主体性与外推]
二外推的逻辑与空间的拓展
三越推越远的外推:从个体到群体
四更远的外推:国际层面
五最远的外推
本书分《去魅“实践”》,《实践的近代逻辑及具突破》和《实践的逻辑》等三个部分。内容包括: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批判;自然化与浪漫化及其统一;实践、和解与现代辩证法;从“劳动”到“实践”;实践的逻辑等。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实践”常被崇拜为孕育一切力量、奠基一切真理、打开一切命门钥匙的自明性存在,这迫切需要“祛魅”。它是理念、计划的贯彻,还是复杂“习性”左右的结果?行动者所处的情境,及其作为诠释者所理解的情境,非施动者的诠释者所理解的情境,是不同的。遗憾的是,常见的解释恰是第三种情境的产物。以“劳动”和“制作”替代“实践”,“实践”的科学化,理论与实践的二分法,近代主体性解释模式的日益伸张,尤其值得反思。以“劳动”作为主体性根基解释“实践”,仍是从“自然”而非“社会”出发,把“实践”自然化,视之为先验的自然性事实(而非社会性事实),故未超出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的解释模式。“自然化”必导致“浪漫化”的反拨。马克思继承黑格尔试图使两者和解,这必然把实践与辩证法融为一体。告别自然性模式,真正走向辩证论模式,在检思“实践”观念当代变迁的基础上,凸现实践内含的复杂、异质、多元、自悖谬性,区分不同层次,把“劳动”逻辑提升到“实践”逻辑,尤其关注和约束其中日趋加重的外推逻辑的延展,合理释解和规范“实践”,构成本书的基本指归。【作者简介】 刘森林,1965年生,山东昌乐人,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系副主任、副所长,兼任《现代哲学》副主编。主要代表作:《发展哲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辩证法的社会空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追寻主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曾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