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探源
秦可卿探源封面图

秦可卿探源

霍国玲, 紫军,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5.0

书籍简介:

该书是一部红学论文集。主要文章是《秦可卿探源》及有关的内容,其篇幅占全书的60%以上。另外百分之三四十,主要集中在对于红学研究方法的论述。红学百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一是研究方法。因而,通过对秦可卿的研究,着重探讨红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005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推出刘心武主讲的系列讲座《揭秘红楼梦》,掀起收视热浪。与此同时出版发行了由刘心武撰写的《红楼望月》等多种著作,推波助澜。但是到了2005年10月份,风向突转,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两个刊物《艺术评论》和《红楼梦学刊》,都刊出了对刘心武的批判文章。许多报刊,乃至网络也都纷纷卷了进来。进而将这种热浪推向了高峰。现在这种热潮表面看起来有所平息,但实际上秦可卿身上的各种疑点均未得到解决,人们期待解决这些疑点的愿望并没有平息,也不可能平息。

书籍目录:

《红楼解梦》的创新思维(代序)/1

上编解析秦可卿

第一章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大量的“谜”/3

第一节秦可卿身上有“谜”是客观存在/3

第二节秦可卿身上存在着哪些“谜”?/4

第三节以错误的研究态度和方法解决不了秦可卿之“谜”/7

第四节采取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才可能解决秦可卿之“谜”/10

第二章研究与解析秦可卿的必要前提/12

第一节研究与解析秦可卿须依据脂评本/12

第二节研究秦可卿不能脱离《红楼梦》的基本特点/13

第三节曹雪芹要为一个女子写传?/14

第四节曹雪芹怎样通过众多女子来为一个女子写传?/16

第五节秦可卿与历史人物竺香玉(红玉)的关系/19

第三章秦可卿的身世及隐喻/22

第一节秦业所任“营缮郎”隐喻曹■任江宁织造/22

第二节秦可卿抱自养生堂隐喻着竺香玉不知自己的身世/23

第三节秦业隐喻着曹■/26

第四章秦可卿的身份隐写着竺香玉皇后/29

第一节秦可卿与元春相绾系的隐喻/29

第二节秦可卿丈夫贾蓉隐写着雍正皇帝/31

第三节秦可卿的房间隐喻着宠后内宫/33

第四节秦可卿的长相、品格隐喻着竺香玉皇后的长相、品格/36

第五章秦可卿将宝玉引入太虚幻境的隐喻/39

第一节秦可卿为贾宝玉准备了休息的房间/40

第二节秦可卿将宝玉引入梦境/42

第三节警幻仙姑的隐喻/44

第四节“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的隐喻/46

第五节“群芳髓”的隐喻/48

第六节可卿仙子的隐喻/5l

第七节可卿仙子与宝玉的“成姻”及其隐喻/53

第八节“秦氏引梦”和“秦氏出梦”的隐喻/55

第六章可卿仙子与宝玉的“成姻”隐写着两段历史/57

第一节宝玉与可卿仙子“成姻”隐写着雪芹与香玉进宫前的情爱/57

第二节宝玉与可卿仙子“成姻”还隐喻着雪芹与竺香玉于乾隆十一年以后的情爱/61

第三节《红楼梦》中写贾珍“爬灰”的用意/64

第七章秦可卿病后为何插入贾瑞和凤姐的故事?/66

第一节秦可卿患病,疑点重重/66

第二节秦可卿病后,作者插入了贾瑞与凤姐的故事/69

第三节秦可卿从病到死历时三年/71

第八章秦可卿的死隐写着香玉皇太后的死/74

第一节秦可卿判词的含义/74

第二节竺香玉真正的死因隐写在了香菱身上/75

第三节竺香玉死于“悬梁自缢”的进一步论证/78

第四节竺香玉死的根本原因在于清官/80

第九章秦可卿的托梦及死后人们的反映及隐喻/83

第一节“树倒猢狲散”的寓意/83

第二节秦可卿嘱咐的两件事/86

第三节批书人对秦可卿建议的感慨/88

第四节瑞珠“撞柱而亡”的隐意/91

第五节秦可卿死后周围人对她的评价及其隐喻/92第六节宝玉听说秦可卿死后竞急火攻心,“奔出一口血来”/94

第十章为大办秦可卿的丧事而做的各种准备及其隐喻/98

第一节秦可卿死后的“大族之丧”及其隐喻/98

第二节秦可卿的丧事由贾珍来办隐喻着由清皇宫来办/100

第三节为秦可卿三处设坛及其隐喻(上)/101

第四节为秦可卿三处设坛及其隐喻(下)/104

第五节秦可卿所用棺木“非常人可享”/107

第六节协助宁国府办理丧事的“凤姐”,隐写的是曹雪芹/110

第十一章秦可卿的殡仪及其隐喻/113

第一节秦可卿的灵位说明其背后所隐写的是皇太后/113

第二节从秦可卿祭吊者身份可以看出,秦可卿的葬礼隐写的是国葬/117

第三节“五七正五日”实是发丧之日/120

第四节王爷和贵族都来祭吊或搭祭棚/123

第五节秦氏的灵柩被送入铁槛寺的隐喻/125

第六节在整个殡仪过程中贾蓉到哪里去了?/126

第十二章北静王前来送葬及其隐喻/128

第一节北静王同时隐喻着弘瞻、弘昼和弘历(乾隆)及雍正其他有爵位的子侄/128

第二节北静王阻止宁国府送葬队伍隐写着香玉的儿子弘瞻阻止送殡队伍前进/13l

第三节北静王赠宝玉念珠隐喻着乾隆少年时曾赠雪芹念珠/134

第十三章秦可卿这个人物是怎样写成的?/139

第一节秦可卿隐写了竺香玉的哪些方面?/139

第二节秦可卿死后一年多竞凭空又出现一个“蓉妻”/142

第三节“蓉妻”与“秦氏”不同,完全符合小说人物的身份/143

第四节秦可卿是乾隆十六年以后添加进《红楼梦》中的人物/147

第十四章解析秦可卿小结/149

第十五章历史验证:竺香玉皇后实有其人/151

第一节有关竺香玉的史料/152

第二节关于竺香玉皇后(皇太后)的物证/154

第三节竺香玉皇后(皇太后)故居/154

第四节竺香玉皇后(皇太后)的葬地/155

[附件]孝庄文皇太后下嫁多尔衮/157

下编评论文章

评冯其庸《做学问要有学问的品格》/169

一、如何体现“道德上的责任,知识上的责任”?/170

二、刘心武的电视讲座是“社会问题”吗?/172

三、“丰润说”竟是为了“商业炒作”?/174

四、《红楼解梦》被“拆穿”了什么?/176

五、两种对立的“良知”/181

六、谁在“胡闹”?/184

七、吹捧胡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187

八、冯先生真的不知道“自传说”产生于何时?/190

九、以现代的高度看待索隐派和考证派自传说/193

十、曹雪芹家世研究“毫无意义”是“妄猜”吗?/196

十一、冯先生真的不知道评点派亦有“索隐”吗?/198

十二、冯其庸为何赞赏有很大局限性的胡适考证方法?/20l

小结/204.

[附件]冯其庸、李希凡、张庆善访谈录

关于刘心武“秦学”的谈话/207

做学问要有学问的品格  冯其庸访谈录/207

评张庆善先生批驳刘心武的言论/21l一、张庆善先生的言论摘要/211

二、析张庆善先生主张的研究方法/213

(一)分不清唯心论和唯物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区别/213

(二)分不清学术与文学之间的区别/216

(三)不知道“索隐”属于学术/218

(四)分不清评论和考证的区别/219

(五)谁个“做学问”不是“很个人的”?/221

评红学界领导人的所谓“学术规范”/224

一、“学术规范”出笼的背景/224

(一)红学界领导是代表落后学术思想的集团/224

(二)同红学界领导相比较,刘心武代表着先进学术的一方/225

(三)刘心武进行索隐,但不是索隐派/226

二、红学界领导人的所谓“学术规范”行得通吗?/228

三、红学界领导提出所谓“学术规范”的目的/232

四、处理学者之间的关系有严格的“规范”

即党的学术方针/233

五、“学术规范”不过是进行围剿的借口/235

读者对“解梦”学说的理解、思考、补充和看法/240

一、网民对《做学问要有学问的品格》一文的评论选登/240

二、《红楼梦》中的隐喻/244

(一)“曹”、“贾”是两个可以互换的字/244

(二)关于薛蟠的名字/245

三、有关考证问题/245

(一)对雍正“十一年之后竞崇佛至极”论点的佐证/245

(二)“大马猴”就是狼/247

四、读者对《解梦》的简略评论/248

(一)朱伯厚先生来信/248

(二)陈春辉先生来信/248

(三)王志明先生来信/249

(四)李天椿先生来信/249

五、对《解梦》具体文章、具体观点的看法/250

(一)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的看法/250

(二)对《红楼史诗》的看法/250

(三)对《芙蓉女儿诔  为竺香玉作的诔文》的看法/251

(四)对《(红楼梦)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体系》一文的看法/252

(五)对《(红楼梦)是一部奇书、谜书》一文中的“《红楼梦》不是‘密电码’吗?”部分的看法/252

(六)对《正确对待索隐派》一文的看法/253

(七)对《读者对“解梦”学说的理解、思考和补充》的看法/253

六、读者的诗词/254

七、读者的来信/258

(一)刘子英先生的两封信/258

(二)网友笑吟女士的评论/263

启事/267

内容摘要: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十二钗之一,在小说情节刚刚展开时,仅仅到第十三回就命丧黄泉了,然而在她身上却存在着格外多的“谜”。刘心武先生由这些“谜”入手,探考其原型,建立了“秦学”,并于一年多以前,在“百家讲坛”推出,进行揭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讨论,赞成者、反对者形成对垒形式,红学界则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并对其展开大规模“围剿”。刘心武则在自己出版物的封面上声明:“讨论《红楼梦》请不要以专家身份压人!”“上央视是我决不放弃的公民权利!”本书既对秦可卿之“谜”,进行了全方位的详尽解析,又对曾经发生的“围剿”刘心武事件提出批评,这部书将使读者对于“秦可卿问题”有一个新的领悟。
作者简介:  霍国玲,女,1936年12月生,原任工程师。1980年开始研究《红楼梦》。紫军(本名张晖),1938年4月生,退休前在中国外文局工作,是霍国玲研究红学的主要合作者。霍国玲于1980年开始将脂砚斋批语与《红楼梦》正文结合一起进行研究,开辟了一条红学研究的新道路。1982年开始发表红学论文。为能集中精力研究红学,于1985年提前退休。1989年与其弟霍纪平合著的《红楼解梦》(一卷本)出版。1995年与弟弟霍纪平、姐姐霍力君、丈夫紫军一起,出版“解梦”系列丛书。紫军在红学理论、红学史,红楼隐史的考证等方面写出多篇论文。现这套论丛已出版八集(含编外集),近300万字,分12册,包括论文79篇,论题68个。此外,还校勘、出版了《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等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秦可卿探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红楼解梦
9787506026949
《秦可卿探源》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东方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6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秦可卿探源是东方出版社于20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411-53 的主题关于 《红楼梦》研究-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