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叙述1949~1976年中国文学史。从新中国建立到“文革”10年结束。选材主意都有独到之处。史料详实。
概说
第一章新时代与“十七年”的湖南文学
第一节制度变革中的文学蜕变
第二节“十七年”湖南文学掠影
第二章湖南文学界的一面旗帜
第一节周立波建国后创作的发展
第二节《山乡巨变》:秀丽清新的南国画卷
第三章从抗争走向革命
第一节杨沫的生活与创作道路
第二节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第四章卓越的人民戏剧家
第一节田汉戏剧创作的新阶段
第二节《关汉卿》:响当当的铜豌豆
第三节新编历史剧《谢瑶环》
第五章诗词大国推盟主
第一节毛泽东诗词的思想与艺术
第二节现代旧体咏物诗《沁园春.雪》
第三节《卜算子.咏梅》:新时代的红梅颂
第六章一个时代文艺思想的阐释者
第一节周扬的文艺思想及其时代特征
第二节现实主义的多维结构
第三节历史责任与偏向矫正
第七章新生活的歌者
第一节《水滴石穿》:敏锐揭示现实生活的矛盾
第二节小说的耕耘者与散文诗的开垦者
第三节《六十年的变迁》:回首历史话沧桑
第四节幽默与辛辣兼具的讽刺艺术
第五节深情地吟唱普通劳动者
第六节《石子小粒粒》与《武陵山下》
第八章各领风骚的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回响着劳动与斗争的旋律
第二节内与外、常与变的艺术展示
第三节思想风采与山川情怀
第四节意味深长的改编剧目与情趣盎然的地方小戏
第九章千姿百态的文学批评与旧体诗词
第一节诗词的豪放与学者的睿智
第二节在鲁迅研究与“花边文学”之间
第三节戎马倥偬的挥就诗篇
第四节精雕细凿的华美词章
第十章推陈出新的国学通才
第一节通识与创新兼善的国学宗师
第二节诗学与文献学的双向建构
第三节一部名著三次修订的历史尴尬
第四节千年赋史的拓荒者
第十一章歧途与抗争:“文革”中的文学
第一节“文学”的时代病
第二节艰苦顽强的文学抗争
第三节《园丁之歌》:低气压下绽出的新蕾
后记
所谓新湖南文学,从时间概念上说,是指新中国17年、“文革”10年(1949-1976)中国这一时期的湖南文学创作。从地域作家的概念上说,包括湘籍作家的文学创作和非湘籍作家在湖南本土上的文学创作。湘籍作家的文学创作又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湖南本土作家在湖南创作的作品,如周立波、蒋牧良、康濯、柯蓝、刘勇、谢璞、未央、孙健忠等;二、湘籍作家在湖南本土之外创作的作品,如毛泽东、林伯渠、谢觉哉、彭德怀、萧克、周扬、田汉、张天翼、杨沫、廖沫沙、朱子奇、汪承栋、刘永济、程千帆、刘大杰等;三、湘籍作家在台湾创作的作品,如洛夫、向明、琼瑶、钱歌川等。非湘籍作家在湖南本土的文学创作,如张行、彭燕郊、任光椿、叶蔚林等。以上的文学创作或时间上或空间上都与湖南有密切关系,故称新湖南文学。本书对新湖南文学史作了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新时代与“十七年”的湖南文学;湖南文学界的一面旗帜;卓越的人民戏剧家;诗词大国推盟主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新湖南文学史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3851283 如需购买下载《新湖南文学史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长沙 | 出版单位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新湖南文学史稿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9.7 的主题关于 文学史-中国-1949~1976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