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9.0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云计算的理念、架构、对产业的影响以及具体应用,深入分析了云计算即将带来的深刻变革,并分享了作者们在实施云计算“落地”过程的第一手宝贵经验。本书第2版新增了讨论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章节,对于物联网当前的发展、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书清晰、详实的内容对于身处IT大变革浪潮中的技术人员、管理者以及关注技术发展的各个群体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参考价值。
第1章 智慧地球上的云计算
1.1 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智慧
1.2 云计算与物联网
1.3 云计算与智慧地球
1.3.1 物联网和互联网智能融合,构建智慧地球
1.3.2 云计算解决构建智慧地球的4大关键问题
1.4 回顾2010年云计算的发展
1.4.1 电信企业主导的云计算
1.4.2 政府主导的云计算
1.4.3 厂商主导的云计算
第2章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什么是云计算
2.1 无人不知的云计算
2.2 云计算的定义
2.3 计算模式的演进过程
2.3.1 主机系统与集中计算
2.3.2 效用计算
2.3.3 个人计算机与桌面计算
2.3.4 分布式计算
2.3.5 网格计算
2.3.6 软件即服务(SaaS)
2.4 云计算的出现
2.4.1 云计算的推动力
2.4.2 云计算如何走进公众视野
2.4.3 云计算与网格计算
2.5 云计算的特点和公共特征
2.5.1 云计算的特点
2.5.2 云计算的9大特征与成熟度模型
2.6 云计算的分类
2.6.1 根据云的部署模式和云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
2.6.2 针对云计算的服务层次和服务类型进行分类
第3章 万木争春次第开——云计算群雄逐鹿
3.1 IBM公司
3.1.1 蓝云计划
3.1.2 IBM CloudBurst
3.1.3 IBM公共云服务支撑平台
3.1.4 IBM桌面云(Desktop Cloud)解决方案
3.1.5 Tivoli Service Automation Manager(TivSAM)
3.1.6 Tivoli Usage and Accounting Manager(TUAM)
3.1.7 WebSphere CloudBurst
3.1.8 WebSphere Virtual Enterprise(WVE)
3.1.9 DB2 pureScale
3.1.10 LotusLive
3.1.11 IBM云存储解决方案
3.1.12 BigInsights
3.1.13 CastIron
3.1.14 ISDM
3.1.15 BI云
3.2 亚马逊(Amazon)公司
3.2.1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
3.2.2 Elastic Compute Cloud(EC2)
3.2.3 Simple Queue Service(SQS)
3.2.4 SimpleDB(SDB)
3.3 谷歌(Google)公司
3.3.1 Google App Engine(GAE)
3.3.2 Google Apps
3.4 微软(Microsoft)公司
3.4.1 Windows Azure
3.4.2 Microsoft Live
3.5 Salesforce公司
3.5.1 Salesforce.com CRM
3.5.2 Force.com
第4章 祥云飞瑞万家宝——云计算的价值
4.1 云计算的价值概述
4.1.1 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的价值
4.1.2 平台即服务(PaaS)的价值
4.1.3 软件即服务(SaaS)的价值
4.2 公共云经济学
4.2.1 按使用量付费的意义
4.2.2 迁移到云平台的经济分析
4.3 私有云投资回报率(ROI)分析
4.3.1 私有云收益的5个方面
4.3.2 云计算客户收益和投资回报率案例
4.3.3 硬件回报分析
4.3.4 软件回报分析
4.3.5 自动化部署回报分析
4.3.6 生产率提高的回报分析
4.3.7 系统管理方面的回报
4.3.8 如何追踪记录回报率(ROI)
4.4 云计算引领绿色未来
第5章 云应用的孵化器——平台云
5.1 平台云的缘起
5.2 平台云生态系统和商业价值分析
5.2.1 平台云的生态系统
5.2.2 平台云的运营方式
5.2.3 平台云的商业价值
5.3 平台云的体系架构分析
5.3.1 平台云的开发环境
5.3.2 平台云的运行环境
5.3.3 平台云的运营环境
5.4 平台云的技术基因
5.5 SOA的平台云
第6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计算的案例分析
6.1 业界知名案例:亚马逊
6.2 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无锡云计算中心
6.2.1 背景介绍
6.2.2 建设方案
6.2.3 价值所在
6.2.4 发展历程
6.3 IBM内部云
6.4 全球第一个财富500强企业的云数据中心:中化云计算中心
6.4.1 背景介绍
6.4.2 价值所在
6.5 中国第一个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中心
6.5.1 背景介绍
6.5.2 建设需求
6.5.3 价值所在
6.6 智慧城市:东营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
6.6.1 背景介绍
6.6.2 建设需求
6.6.3 建设方案
6.6.4 价值所在
6.7 云计算在电信行业的应用:贵州移动云计算增值业务平台
6.7.1 背景介绍
6.7.2 建设方案
6.7.3 价值所在
6.8 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应用:X银行云计算开发测试平台
6.8.1 背景介绍
6.8.2 建设方案
6.8.3 价值所在
6.9 云计算在政府部门的应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公共服务云平台
6.9.1 背景介绍
6.9.2 建设需求
6.9.3 价值所在
6.10 云计算在政府部门的应用:大连高新区公共服务云平台
6.10.1 背景介绍
6.10.2 建设需求
6.10.3 价值所在
第7章 开启云计算的金钥匙——实施云计算的方法论
7.1 需求分析
7.1.1 云的类型选择
7.1.2 公共云的需求
7.1.3 私有云的需求
7.2 方案选择与设计
7.2.1 云计算方案参考架构
7.2.2 硬件选型
7.2.3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选择
7.2.4 服务管理平台
7.3 实施流程
7.4 云计算服务的运营
7.4.1 组织架构
7.4.2 成本核算与收费
7.4.3 系统运维
7.4.4 业务支撑系统
第8章 云路漫漫,发现之旅——云计算的应用场景
8.1 从客户行业看云计算
8.1.1 电信行业
8.1.2 政府部门
8.1.3 教育科研行业
8.1.4 金融行业
8.1.5 广电行业
8.2 从应用场景看云计算
8.2.1 测试开发云
8.2.2 高性能计算云
8.2.3 企业数据中心云
8.2.4 云计算IDC
第9章 壁垒铁骑绕龙城——云计算的安全性
9.1 关于云计算安全性的调查
9.2 云计算用户在安全领域的机会
9.3 云计算安全的技术手段
9.4 基础架构云安全框架
9.4.1 用户认证与授权
9.4.2 数据隔离
9.4.3 数据加密
9.4.4 数据保护
9.4.5 分级安全控制
9.4.6 网络隔离
9.4.7 灾备管理
9.5 采用专业的安全设备
9.6 云计算安全的非技术手段
9.6.1 企业信誉
9.6.2 实施安全流程及计划
9.6.3 云计算系统应用的安全解决方案
9.6.4 服务等级合约
第10章 金鳞化龙云驰腾——云计算带来的变革
10.1 对终端用户的影响
10.2 企业IT部门的职能转变
10.2.1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与IT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10.2.2 “计费”——IT企业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10.2.3 IT人员的职能转变
10.3 更加强大的开源力量:云计算背后的推动力
10.4 IT企业的新身份:云服务商
10.5 创业型企业和个人:产业链中的亮点
10.6 IT新格局形成,向第三产业的更深层次发展
10.6.1 以服务为交付手段的云计算适应全球IT产业经济状况
10.6.2 云计算对我国的机遇
10.6.3 在我国推广云计算的意义
10.6.4 云计算的推广措施
第11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云计算的标准化
11.1 为什么要建立云计算标准
11.2 云计算标准化现状
11.2.1 国际云计算标准化现状
11.2.2 国内云计算标准化现状
11.3 云计算标准化对企业的影响与启示
11.4 云计算标准化的趋势
11.5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
第12章 云计算的延伸——物联网
12.1 物联网简介
12.1.1 物联网的概念与架构
12.1.2 物联网的关键要素
12.1.3 研究物联网的意义
12.1.4 物联网的政策环境
12.2 物联网的应用
12.2.1 物联网的行业应用
12.2.2 物联网应用的发展趋势
12.2.3 物联网是实现智慧地球的重要因素
12.2.4 物联网应用范例
12.2.5 物联网在中国
12.3 云计算:物联网的智慧平台
12.3.1 物联网云的缘起
12.3.2 物联网云的概念与架构
12.3.3 物联网云的使用模式
12.3.4 物联网云的意义
12.3.5 IBM物联网云方案
第13章 关于云计算的一些问答
13.1 关于常见问题的解答
13.2 对一些误解的澄清
附录 参考文献
《智慧的云计算:物联 网的平台(第2版)》系统地阐述了云计算的理念、架构、对产业的影响以及具体应用,深入分析了云计算即将带来的深刻变革,并分享了作者们在实施云计算“落地”过程的第一手宝贵经验。《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的平台(第2版)》第2版新增了讨论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章节,对于物联网当前的发展、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的平台(第2版)》清晰、详实的内容对于身处IT大变革浪潮中的技术人员、管理者以及关注技术发展的各个群体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