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5.0
本书对《诗经》进行了分类分体研究,蠡测《诗经》四言体的成因,阐释《诗经》农事诗的诗体来源、功能与诗学意义,解析《诗经》作为史诗的诗体源流及演述方式,论述《诗经》宴饮诗的起源、演变及诗学意义,探究周代民族关系与《诗经》战争诗的演变,评论《诗经》哲理伦常诗及其意义,发掘《诗经》风俗诗与周代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关系。全书对《诗经》进行分类辨体,立足分类,重在辨体。以科学的文体研究方法,严谨的治学作风,对《诗经》在分类基础上兼顾文体构成诸要素,作了全面整体性的研究。
《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序
序
前言 《诗经》分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设想
一、《诗经》分类辨体的客观基础
二、《诗经》分类辨体的理论基础
三、《诗经》分类辨体的构想
第一章 《诗经》四言诗体成因蠡测
第一节 《诗经》诗体研究现状
一、古代学者论《诗经》诗体
二、20世纪《诗经》诗体的研究
三、当代学者对《诗经》诗体的研究
第二节 《诗经》四言体成因及审美特征
一、《诗经》四言体成因试探
二、《诗经》四言体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兴”为“取譬引类”说——兼论风、雅诗篇的一个重要创作特征
一、“兴”是一种古老的歌唱形式
二、《诗》之“兴”为“取譬引类”
三、风、雅兴辞的来源
第二章 《诗经》农事诗的诗体来源、功能与诗学意义
第一节 农事诗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一、以往农事诗研究的三个视角
二、以往农事诗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农事诗体式形成的文化背景
一、农耕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播促使农事谣谚的产生
二、季节性农事祭典导致农事祭祀乐歌的产生
三、季节性农事祭祀的族群认同功能促使农事诗的传播与展演
第三节 农事诗的类型及文体来源
一、农事生活诗及其来源
二、农事祭歌的诗体来源及其演变
第四节 农事诗的诗性智慧及其影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其诗学意义
一、时间观念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得时”、“失时”主题
二、农事诗中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及其诗学意义
三、农事的伦理化、政治化及其诗学意义
第三章 《诗经》史诗的诗体源流及演述方式
第一节 史诗范畴与《诗经》史诗内容、类型的独特性
一、“史诗”、“《诗经》史诗”的范畴
二、《诗经》史诗主题的产生时代及民族特色
三、《诗经》史诗的独特形态
第二节 《诗经》史诗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历史意识的早熟和重史传统是《诗经》史诗生成的前提
二、上古史官制度与原始史诗向经典史诗的过渡
三、祭祀仪式是史诗展演的文化场域
四、《诗经》史诗的多重启示
第三节 “祀谱”、“世系”与史诗——对《诗经》“史诗”诗体源流及演述方式、文化场域的考察
一、祀谱刻辞与“帝系”、“世系”
二、卜辞“工典”、“祭册”与周代祭祀中的“讽诵诗世”
三、“祀谱”、“诗世”的演速与“史诗”的生成
四、从讽诵到引证:演述方式的转变及其结果
五、史诗演述场域的转移与“史诗精神”的延续
第四节 中、希史诗吟诵比较
一、史诗起源及演述场域的比较
二、史诗吟诵者的比较
三、史诗与“图画”相关性的比较
第四章 《诗经》燕饮诗的起源、演变及诗学意义
第一节 《诗经》时代的燕飨礼仪及其社会意义
一、燕飨礼的内容
二、燕飨礼的社会功能
三、燕飨仪程及其诗学意义
第二节 《诗经》燕饮诗的类型、演变及其蕴含的诗学原则
一、燕饮诗的类型
二、燕饮诗文体盼演变
三、燕饮诗创作与先秦诗学相关命题
第三节 周宣王朝宴饮诗及其文化内涵
一、《鹿鸣》的创作动机与主题
二、《伐木》的主题与周人的“处世哲学”
三、《常棣》的创作动机与主题
第五章 周代民族关系与《诗经》战争诗的演变
第一节 周代民族关系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周初民族政策与周人和东方殷遗的关系
二、西周中后期与东方、西北方民族的关系和民族政策
三、周代民族关系演变与战争诗创作
第二节 周代战争诗主题及体式的演进
一、周初尚武精神与《大武》等仪式乐歌
二、“耀德不观兵”与西周中后期战争诗
三、东周战争诗主题及其诗体的多元化
第六章 《诗经》哲理伦常诗及其意义
第一节 哲理伦常诗主题之一:个人修养和人生态度
一、好修树德,积极有为
二、敬畏免祸,谨慎成功
第二节 哲理伦常诗主题之二:人际交往与行为规范
一、重情重义,忠诚守信
二、有礼有节,礼尚往来
第三节 哲理伦常诗主题之三:家庭关系与伦常规范
一、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二、交友有道,互帮互勉
第七章 《诗经》风俗诗与周代民俗文化
第一节 《诗经》风俗诗与先秦崇玉习俗
一、《淇奥》、《鹤鸣》与攻玉之俗
二、《旱麓》、《江汉》等诗中的以玉祭祀之俗
三、《有女同车》、《公刘》等诗与佩玉之俗
四、《木瓜》、《女日鸡鸣》等诗与赠玉之俗
五、《小戎》、《君子偕老》与以玉喻人、以玉比德
第二节 《诗经》风俗诗与先秦休闲习俗
一、《叔于田》等诗与先秦田猎习俗
二、《溱洧》等诗与先秦踏青游观习俗
三、《汉广》、《柏舟》、《竹竿》等诗与游泳、钓鱼活动
四、《简兮》、《宛丘》等诗与歌舞聚会
五、《猗嗟》、《行苇》等诗与射箭、投壶娱乐
第八章 《诗经》诗体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周王畿及王化之区的诗歌
一、王畿地区的地理范围与历史文化的变迁
二、《王风》对“二雅”诗歌传统的延续与革新
第二节 周南、召南地域文化与“二南”诸诗
一、“二南”地域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特征
二、南国的自然环境与《周南》、《召南》独特的意象、情调
三、姬姓族群对周礼的延续与《周南》、《召南》婚恋主题
四、杰出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对“二南”的影响
第三节 商业文化的兴起与《郑风》
一、郑国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二、郑国诗歌的地域性特征
第四节 周礼西渐与秦诗的仪式文化内涵
一、秦襄公始封与周礼西渐
二、秦襄公用周礼与《车邻》等诗的仪式文化特征
三、秦穆公时代秦文化的内在冲突与秦诗的二重性风格
第五节 崇巫文化与《陈风》
一、陈地崇巫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大姬治陈与《宛丘》、《东门之扮》所见歌舞之风
三、陈地羽舞祀高禖之俗与大姬求子
四、《陈风》:巫风激荡下的情爱主题
附录:上博简《孔子诗论》“邦风纳物”说与先秦诗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分类辨体》对《诗经》进行了分类分体研究,蠡测《诗经》四言体的成因,阐释《诗经》农事诗的诗体来源、功能与诗学意义,解析《诗经》作为史诗的诗体源流及演述方式,论述《诗经》宴饮诗的起源、演变及诗学意义,探究周代民族关系与《诗经》战争诗的演变,评论《诗经》哲理伦常诗及其意义,发掘《诗经》风俗诗与周代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关系。全书对《诗经》进行分类辨体,立足分类,重在辨体。以科学的文体研究方法,严谨的治学作风,对《诗经》在分类基础上兼顾文体构成诸要素,作了全面整体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