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6.0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一是资中筠从历史的角度和国际的视野来谈论一些具有研究性质的话题,比如:近代中国各个时期的留学生,德国的历史教训及其现实意义,以美国为参照来谈中国公益事业,还有一些是对社会上的陋习成规(比如奢靡殡葬现象)的批评和反思;二是资中筠答一些年轻学者的访谈以及一些杂志比如《文学报》记者的访谈,等等;三是过去一些已经出版或者发表的采访的集结,比如收入2008年的《学问有道》中的采访等;四是资中筠关于自己的一些回忆,有关于自己学术研究历程的回忆,也有关于家庭过往生活的追忆等。以上这些文章有的写得比较平实严谨,属于研究性质,带有论文的痕迹;有的写得比较有感情,带有回忆散文的韵味。
自序
关于“在场主义”散文
毕生的追求:学识、思想与独立之精神
身居斗室观天下
美国研究三十年
走上学术研究之路
常识·良知·底线
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与启蒙——对“为中国而教”成员讲话
百年中国“人”
个人的独立与社会健康息息相关
近代中国各个时期留学生
人性·文化·制度
沉渣泛起之一
沉渣泛起之二
本书一以贯之的,是作者对现实的忧思和焦虑,拳拳之心,感人肺腑。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和问题的反思,常常是深入历史,放眼世界,既有深厚的学养,又有独特的视角。本书还有几篇涉及作者自己治学经验、人生特殊的经历等,读来感人、新奇、有趣,可以反映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作者自谦说:题材庞杂,东拉西扯,没有什么足以振聋发聩的惊人之语。无以名之,名之曰《老生常谈》。其实作者本着事实和逻辑,怀揣很大的勇气和思维的力量,娓娓道来,时而尖锐时而苦口婆心,其实是给人们上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