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政党权威是政治学和当今中国现实政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必将在执政能力和执政合法性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如何在变革社会中提高和加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并将执政党的权威内化为制度性权威,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其现实意义也不可忽视。本书正是以解决此问题为目的的一部政治学专著。
序王邦佐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及相关说明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主要观点
五、基本的架构与分析方法
第一章政党权威、社会整合与嵌入:理论解析
一、权威与政党权威
(一)比较视野中的政党理论
(二)权威概念的理论分析
(三)政党与权威的理论连接
(四)政党权威的特质
二、社会整合与政党权威
(一)社会整合的理论内涵
(二)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的关联
三、“嵌入”视角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一种比较分析
(一)政党权威与“嵌入”:概念上的关联
(二)政治层面与政党权威的嵌入
(三)社会层面与政党权威的嵌入
(四)文化层面与政党权威的嵌入
第二章政党权威、社会整合与嵌入模式:历史考察
一、社会整合的危机与政党权威的生成
(一)近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危机与艰难
(二)政党权威的生成与“革命性嵌入”
二、革命后政党权威的构成要素与社会整合
(一)集权的政治体系
(二)权力结构中的人格化要素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树立
(四)政治动员
三、政党权威与“一元性嵌入”
(一)政党推动与执政体系的“一元化”特征
(二)政党权威的“一元性嵌入”与自主性问题的产生
第三章合法性挑战吁求“法治性嵌入”:政党权威重塑的现实背景
一、合法性视角中的政党与政党权威
(一)合法性:经验与规范之间
(二)政党合法性与政党权威
(三)政党合法性的结构性要素
二、市场社会、整合的限度与政绩合法性困局
(一)再分配体制的弱化与市场社会的形成
(二)单位体制的弱化与单位整合的限度
(三)利益整合与绩效合法性困局
三、价值多元与意识形态的挑战
(一)价值的多元与秩序感的缺失
(二)社会意义的缺席与认同的迷失
四、合法性中的制度需求与法治性嵌入的逻辑、基础
(一)合法性与政治现代化中的制度需求
(二)法治性嵌入的逻辑与基础:权利与市场
第四章政党权威的重塑与执政党政治层面的嵌入
一、理性化:执政党在政治层面嵌入的价值取向
(一)理性化是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
(二)执政党理性化嵌入的动因
二、组织与人事:政党嵌入的双重路径
(一)组织嵌入与党组功能的开发
(二)人事嵌入与党管干部
三、党政关系的规范化与执政党的制度性嵌入
(一)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关系的厘清
(二)党政关系与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第五章政党权威的重塑与执政党社会层面的嵌入
一、社会的重组、生产与政党权威
(一)政党权威形成的社会基础
(二)政党嵌入与社会的重组
(三)社会的生产:价值、任务与动力
二、治理视野中的政党权威与公民社会的生产
(一)治理视野中的政党权威
(二)公民社会的生产:自组织与他组织
三、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执政党的组织嵌入
(一)公民社会的发展及其对政党权威的冲击与影响
(二)组织延伸与有效运转:政党的组织嵌入
第六章政党权威的重塑与执政党文化层面的嵌入
一、制度、文化与政党权威
(一)制度与文化:一种理论关联
(二)政党权威的文化意蕴:嵌入性视角的分析
二、政党权威与转型期政治文化的构建
(一)政治发展、政治文化与政党权威
(二)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
三、意识形态整合与政党权威
(一)意识形态及其功能
(二)挑战与回应:政党权威重塑背景下的意识形态
第七章执政党的“内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
一、政党的自组织力与政党权威的重塑
(一)政党的“内整合”与政党权威
(二)选择性激励与政党权威的树立
二、党内民主中的制度建设与政党权威的重塑
(一)执政党的“内整合”与党内民主
(二)党内民主中的制度建设
结论执政党的制度性权威
参考文献
后记
政党权威是政治学和当今中国现实政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必将在执政能力和执政合法性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如何在变革社会中提高和加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并将执政党的权威内化为制度性权威,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其现实意义也不可忽视。本书正是以解决此问题为目的的一部政治学专著。 在现代社会,政党权威主要来自人们的认同与支持。政党权威的形成与散布过程是一个以政党为中心的社会整合过程,同时,有效的社会整合也是政党在社会层面汲取资源和权威不断提升的过程。政党要有效地整合社会,离不开对自身的“内整合”。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层面的变动,政党权威的基础也会发生变化,因而。政党权威树立并不意味着其权威问题得到永久解决,政党必须关注其作用空间的变化及由此引发的对其权威基础的侵蚀。本研究在对权威与政党权威、整合与社会整合以及嵌入等概念进行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历史地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权威生成模式与嵌入方式,针对转型期(改革开放以来)对政党权威基础的挑战,执政党必须从政治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进行回应,将其权威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执政党的制度性权威。 在理论基础部分,本研究在政党与权威、社会整合与政党权威、政党权威与“嵌入”间建立起理论关联。政党主要是“嵌入”到一定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中,这些权力网络和社会结构为政党权威的形成与散布提供了平台。“嵌入”理论强调具体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因素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政党权威的树立与拓展,政党的社会整合要能有效展开,它们需要政党同其关联的政治体系、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 在历史考察部分,本研究认为,在近代中国,中国社会整合上的危机(主权不独立、政权的分割、政治组织的缺失和文化认同的迷失)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它将追求民族解放的现实性要求同自身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并通过观念引领、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和政治革命来展示自己的权威性力量,实现着对社会的有效整合。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党权威和社会整合是通过“一元化”的执政体系、人格化要素、意识形态的树立和政治动员等来维系的。新中国执政体系的构建具有明显的政党推动的特点,政治关系的设定和制度化是执政党主导的结果。 在现实挑战部分,本研究认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侵蚀了单位体制,出现了单位整合的限度;市场社会强调了利益整合,却可能形成政绩合法性困局;社会价值的多元与社会意义的缺席、认同的迷失提高了执政党价值整合的难度;政治现代化的制度需求呼唤着执政党的“法治性嵌入”。 在回应挑战部分,本研究认为,在转型期,执政党要回应挑战、重塑权威,必须有效解决“外整合”与“内整合”的问题。“外整合”要求执政党要尊重其行动空问中其他主体的发展逻辑和运作规律。具体来说:在政治层面,执政党在其组织嵌入和人事嵌入过程中,要考虑公共权力理性化的要求,注重党政关系的规范化;在社会层面,执政党的嵌入与公民社会的生产以及对公民社会的引导和规范联系在一起,其组织嵌入要考虑其嵌入的有效性;在文化层面,执政党的嵌入既要考虑形成一种有利于政党组织发展和政党功能履行的政党文化,又要考虑意识形态整合的有效性,在价值整合中要注意其适应性、包容性以及其社会化手段的科学性等问题。“内整合”要求执政党要提高自组织力,通过制度激励、价值内化、精英发展、党内关怀和惩治腐败等“选择性激励”来促成有效的集体行动。 执政党制度性权威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执政党、国家和社会的合力推动,并且在现实中应遵循渐进性的原则。【作者简介】 罗峰,1972年12月生,湖北大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行政管理硕士、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政府研究所副所长,先后于《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术月刊》和《浙江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合著《行政监督论》(2001)、《政治文明:历史维度与发展逻辑》(2004)、《中加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2006)和《执政党与社会整合》(2007)等,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六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8090620 如需购买下载《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25 的主题关于 中国共产党-执政-研究 的书籍。